2025年职业院校公共基础知识与写作综合试卷
职业院校公共基础知识与写作综合试卷涵盖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文化素养等方面,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2025年职业院校公共基础知识与写作综合试卷”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2025年职业院校公共基础知识与写作综合试
卷
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8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满分45分)
1.下列公文文种中,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是()
A.请示B.报告C.批复D.函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B.世界是否运动的问题
C.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D.世界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
3.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B.民法典C.宪法D.行政法
4.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是()
A.促进经济增长B.稳定物价C.增加就业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5.下列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
A.免疫性B.潜伏性C.自愈性D.遗传性
6.“万物皆备于我”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朴素唯物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7.下列不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是()
A.平等权B.劳动权C.依法纳税D.人身自由权
8.公文格式中,置于版头正中的要素是()
A.发文字号B.标题C.发文机关标志D.抄送机关
9.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哪个国家()
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
10.下列属于行政处分的是()
A.罚款B.拘留C.撤职D.吊销执照
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性B.客观实在性C.可知性D.多样性
12.下列不属于公共管理核心考点的是()
A.公共政策评估B.企业财务管理C.行政决策过程D.公共事务治理
13.下列文种中属于下行文的是()
A.报告B.请示C.通知D.函
1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不包括()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改革开放
15.微观经济中,生产者追求的核心目标是()
A.销量最大化B.利润最大化C.成本最小化D.产量最大化
16.下列不属于现代科技前沿领域的是()
A.人工智能B.基因编辑C.蒸汽机技术D.5G通信
17.法的本质是()
A.全体社会成员意志的体现B.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神的意志的体现D.自然规律的体现
1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的观点
19.下列关于操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系统是应用软件B.Windows是常用操作系统
C.操作系统不管理硬件资源D.同一台电脑只能安装一种操作系统
20.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
A.1911年B.1919年C.1921年D.1949年
21.下列属于民事权利的是()
A.行政处罚权B.行政许可权C.物权D.司法审判权
22.公共写作的语言要求不包括()
A.准确规范B.简洁明了C.庄重得体D.形象生动
23.意识的生理基础是()
A.心脏B.大脑C.脊髓D.神经
24.下列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是()
A.减少税收B.提高利率C.减少政府支出D.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2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促进航海事业发展的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
26.下列不属于公文法定文种的是()
A.决议B.纪要C.计划D.意见
2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英雄人物
28.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不包括()
A.资源共享B.数据通信C.分布式处理D.生物识别
29.下列属于社会公德的是()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助人为乐D.尊老爱幼
30.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源泉和动力B.状态和形式C.方向和道路D.本质和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的有()
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B.坚持新发展理念C.坚持全面依法治国D.坚持改革开放
2.公文写作的基本步骤包括()
A.明确行文目的B.收集材料C.起草文稿D.审核修改
3.犯罪构成的要件包括()
A.犯罪主体B.犯罪主观方面C.犯罪客体D.犯罪客观方面
4.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
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教育手段
5.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包括()
A.仁爱B.诚信C.和谐D.中庸
6.信息技术涵盖的领域有()
A.计算机技术B.网络技术C.大数据技术D.人工智能技术
7.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有()
A.物质决定意识B.对立统一规律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历史是英雄创造的
8.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合法性原则B.合理性原则C.应急性原则D.自愿原则
9.公共写作的目的包括()
A.告知事项B.商洽工作C.反映情况D.表彰批评
10.下列属于中国近现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有()
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抗日战争D.文艺复兴
三、判断题(每题1.5分,共10题,满分15分,对的选A,错的选B)
1.公文的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
2.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3.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市场经济不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5.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U盘传播。()
6.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7.通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8.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9.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10.新能源技术包括太阳能、风能、煤炭等技术。()
第二部分主观题(共70分)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满分20分)
1.简述公文写作的规范性要求。
2.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五、写作题(满分50分)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诸多突破,从“嫦娥探月”实现月球采样返回,到“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从5G技术引领全球,到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坚守与创新。
材料二:在职业领域,许多技术能手扎根岗位,精益求精,凭借过硬的技能成为行业标杆。他们秉持“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为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以“坚守与创新”为主题,写1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结构完整,论证有力,语言规范。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等。
2.C【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中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3.C【解析】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根本性问题。
4.A【解析】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其中促进经济增长是首要目标。
5.B【解析】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传染性、破坏性等特征,免疫性、自愈性、遗传性不是其特征。
6.C【解析】“万物皆备于我”将人的主观精神视为世界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7.C【解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而非权利。
8.C【解析】发文机关标志是置于版头正中的核心要素,体现公文的发文主体。
9.B【解析】工业革命最早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
10.C【解析】撤职属于行政处分,罚款、拘留、吊销执照属于行政处罚。
11.B【解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2.B【解析】企业财务管理属于企业管理范畴,不属于公共管理核心考点。
13.C【解析】通知属于下行文,报告、请示属于上行文,函属于平行文。
14.D【解析】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15.B【解析】微观经济中,生产者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16.C【解析】蒸汽机技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不属于现代科技前沿领域。
17.B【解析】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具有阶级性。
18.B【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9.B【解析】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负责管理硬件和软件资源,同一台电脑可安装多种操作系统。
20.B【解析】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5月4日。
21.C【解析】物权属于民事权利,行政处罚权、行政许可权属于行政权力,司法审判权属于司法权力。
22.D【解析】公共写作语言要求准确规范、简洁明了、庄重得体,形象生动不属于其要求。
23.B【解析】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24.A【解析】减少税收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
25.D【解析】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极大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26.C【解析】计划不属于公文法定文种,决议、纪要、意见均为法定文种。
27.C【解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重要影响因素。
28.D【解析】生物识别属于生物科技领域,不属于计算机网络基本功能。
29.C【解析】助人为乐是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诚实守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尊老爱幼是家庭美德。
30.C【解析】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状态和形式。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改革开放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2.ABCD【解析】公文写作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行文目的、收集材料、起草文稿、审核修改等环节。
3.ABCD【解析】犯罪构成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四个要件。
4.ABC【解析】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教育手段不属于宏观调控手段。
5.ABCD【解析】仁爱、诚信、和谐、中庸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内核。
6.ABCD【解析】信息技术涵盖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多个领域。
7.ABC【解析】物质决定意识、对立统一规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历史是英雄创造的”是唯心史观。
8.ABC【解析】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应急性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自愿原则是民法基本原则。
9.ABCD【解析】公共写作的目的包括告知事项、商洽工作、反映情况、表彰批评等多种类型。
10.ABC【解析】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文艺复兴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事件。
三、判断题
1.B【解析】公文的主送机关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如普发性通知的主送机关可涉及多个单位。
2.B【解析】意识不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作用于客观事物。
3.A【解析】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履行的基本义务。
4.B【解析】市场经济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5.A【解析】计算机病毒可通过U盘、网络等多种途径传播。
6.B【解析】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特殊性是指不同矛盾及矛盾方面各有特点。
7.B【解析】公告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的事项等。
8.A【解析】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9.A【解析】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10.B【解析】煤炭属于传统能源,不属于新能源技术范畴。
四、简答题
1.【参考答案】公文写作的规范性要求主要包括:
(1)格式规范:严格遵循公文的版头、主体、版记等结构要求,规范使用发文字号、标题、主送机关、落款等要素;
(2)文种规范:根据行文目的和内容准确选用法定文种,不随意自创文种;
(3)语言规范:使用准确、简洁、庄重、得体的书面语,避免口语化和歧义表达;
(4)行文规则规范:遵循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的不同行文规则,确保行文关系合理;
(5)内容规范:确保公文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真实准确,表述明确。
2.【参考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其重要意义在于:
(1)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承载着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
(2)为社会评判是非曲直提供了价值标准,引领社会思潮和风尚;
(3)有助于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夯实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4)凝聚社会共识,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五、写作题
【写作思路】
1.开篇立论:结合材料中科技创新与工匠精神的案例,提出“坚守是根基,创新是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的中心论点
2.分论点论证:
(1)坚守是成就事业的基石,举例说明科研工作者或技术能手的坚守故事;
(2)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引擎,结合科技突破案例分析创新的重要性;
(3)坚守与创新辩证统一,坚守为创新提供方向,创新让坚守更具价值;
3.结尾升华:联系职业教育背景,强调青年应兼具坚守精神与创新意识,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范文】
坚守为基创新为翼
从“嫦娥探月”的九天揽月到“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新时代的发展画卷中,坚守与创新如同两大支柱,共同撑起了事业的高度与广度。坚守是砥砺初心的执着,创新是突破桎梏的勇气,二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共同铸就了发展的磅礴力量。
坚守是成就事业的根基。任何伟大的成就,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执着坚守。在科研领域,一代代科研工作者扎根实验室,耐住寂寞、顶住压力,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攻克技术难关。正是
这份对科学真理的坚守,让我国航天事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职业领域,技术能手们秉持“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打磨技艺、追求极致,将平凡的岗位打造成闪光的舞台。没有坚守的积淀,一切创新都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长久。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引擎。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唯有创新才能跟上时代步伐。5G技术的突破让万物互联成为现实,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推动交通领域绿色转型,这些创新成果的背后,是敢于突破传统、勇于探索未知的勇气。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是事物前进的必然规律。如果一味固守传统、不思变革,就会陷入停滞不前的困境。正如工匠精神不仅要求坚守技艺,更强调在传承基础上的技术改良与方法创新,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坚守与创新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坚守为创新划定方向,避免创新陷入盲目;创新为坚守注入活力,让坚守更具价值。科研工作者坚守的是科技报国的初心,创新的是技术方法与研究路径;技术能手坚守的是精益求精的态度,创新的是工艺技巧与应用场景。脱离坚守的创新容易急功近利、偏离本质,脱离创新的坚守则可能固步自封、失去活力。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在传承中突破,在稳定中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既要涵养坚守的定力,立足自身领域深耕细作;也要培养创新的思维,敢于突破常规、勇于探索未知。无论是投身科技创新的浪潮,还是扎根职业岗位的实践,都应秉持“坚守初心、勇于创新”的理念,以坚守筑牢根基,以创新开拓未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