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社区工作者职业能力测试题库
社区工作者职业能力测试题库涵盖政策法规、服务技能、沟通协调等内容,旨在提升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促进社区发展与和谐。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2025年社区工作者职业能力测试题库”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2025年社区工作者职业能力测试题库
考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与社区工作专业知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说明
1.本试卷涵盖公共基础知识与社区工作专业知识两大模块,重点考查知识掌握与实践应用能力。
2.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及案例分析题,各题型均按规范设置分值。
3.答题需遵循题目要求,字迹清晰、逻辑严谨,解析部分供考生参考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5分,满分30分)
1.社区工作的目标分为过程目标和任务目标,下列属于过程目标的是()
A.解决社区停车难问题
B.提升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
C.为独居老人建设日间照料中心
D.完成社区垃圾分类设施改造
答案:B
解析:过程目标侧重提升居民能力、增强参与意识等过程性成果,ACD均为解决具体问题的任务目标。
2.社区内由家庭、亲友提供的照顾属于()
A.正规照顾
B.非正规照顾
C.专业照顾
D.机构照顾
答案:B
解析:非正规照顾指社区内非专业力量提供的照顾,正规照顾由政府、专业机构等提供。
3.社区工作者在处理矛盾时应秉持的核心原则是()
A.偏袒弱势群体
B.客观公正
C.服从多数意见
D.依赖上级决策
答案:B
解析:处理社区矛盾需全面了解情况、依据规范解决,偏袒或盲从均不利于矛盾化解,客观公正是核心原则。
4.社区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的核心内容是()
A.社区内部利益冲突
B.社区与环境的动态互动
C.符号交流的重要性
D.功能模块的独立性
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理论将社区视为复杂生态系统,注重人与环境的动态交互作用,A属冲突理论,C属符号互动论。
5.下列关于居民委员会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政府派出机构
B.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C.行政事业单位
D.企业法人组织
答案:B
解析:居民委员会是党领导下的群众自治组织,接受政府指导但非行政机构,不直接执行政府政策。
6.社区服务中针对老年人的日间照料服务属于()
A.福利服务
B.便民利民服务
C.就业服务
D.文化服务
答案:A
解析:社区福利服务侧重为特殊群体(如老人、残疾人)提供帮扶,日间照料服务属于典型的福利服务范畴。
7.社会策划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A.强调居民自主决策
B.依赖专业人员规划
C.以非正规照顾为核心
D.注重冲突化解
答案:B
解析:社会策划模式注重专业人员的规划和决策,地区发展模式更强调居民自主参与。
8.社区需求分析中,居民通过信访等方式表达的需求属于()
A.感觉性需求
B.表达性需求
C.规范性需求
D.比较性需求
答案:B
解析:表达性需求指居民通过行动明确表达的需求,如信访、提案等,感觉性需求为主观感受层面的需求。
9.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核心措施不包括()
A.打击
B.教育
C.惩罚
D.管理
答案:C
解析:社区治安综合治理涵盖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六大措施,惩罚不属于核心措施范畴。
10.社区工作者接触居民时,首先应掌握的技巧是()
A.展开话题
B.介绍自己
C.维持对话
D.结束对话
答案:B
解析:接触居民的核心技巧依次为介绍自己、展开话题、维持对话、结束对话,自我介绍是建立联系的基础。
11.下列不属于社区基本构成要素的是()
A.人口
B.地域
C.政策
D.文化
答案:C
解析:社区基本要素有人口、地域、文化、组织、共同意识等,政策是外部影响因素而非基本构成要素。
12.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不包括()
A.设施建设
B.活动开展
C.产业开发
D.队伍建设
答案:C
解析:社区文化建设包括设施、活动、队伍建设及氛围营造等,产业开发并非核心内容。
13.社区照顾模式强调的核心结合方式是()
A.政府与企业结合
B.正规照顾与非正规照顾结合
C.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结合
D.机构服务与家庭服务结合
答案:B
解析:社区照顾模式的核心特点是整合正规与非正规照顾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内各类力量的作用。
14.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的标准时长为()
A.2年
B.3年
C.5年
D.7年
答案:C
解析:根据最新政策,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为5年,成员可连选连任,部分地区过渡阶段仍沿用3年任期。
15.社区自治的核心主体是()
A.政府部门
B.社区居民
C.驻区企业
D.社会组织
答案:B
解析:社区自治主体是社区居民及相关自治组织,政府起指导作用,企业为参与力量而非自治主体。
16.社区服务方案执行的筹备阶段,首要工作是()
A.经费筹措
B.人力安排
C.场地安排
D.宣传推广
答案:A
解析:方案执行筹备阶段需优先落实经费,为人力、场地等后续工作提供保障。
17.下列属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特点的是()
A.盈利性
B.综合性
C.专业性
D.排他性
答案:B
解析:社区卫生服务以公益为核心,提供预防、保健、医疗等综合性服务,具有公益性和综合性特点。
18.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不包括()
A.促进居民参与
B.培育社区骨干
C.专业规划决策
D.整合资源
答案:C
解析:地区发展模式注重居民参与和关系建立,专业规划是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
19.社区矛盾纠纷调解的首要原则是()
A.快速解决
B.服从权威
C.客观公正
D.安抚弱势
答案:C
解析:调解社区矛盾需秉持客观公正原则,全面了解情况后依法依规处理,避免偏袒或盲从。20.社区资源中,志愿者队伍属于()
A.物质资源
B.人力资源
C.财务资源
D.组织资源
答案:B
解析:社区资源涵盖物质、人力、社会资本等类型,志愿者队伍属于人力资源范畴。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满分2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社区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包括()
A.爱岗敬业
B.服务居民
C.诚实守信
D.廉洁奉公
E.灵活变通
答案:ABCD
解析:社区工作者职业道德核心包括爱岗敬业、服务居民、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等,灵活变通不属于职业道德范畴。
2.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有()
A.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B.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C.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D.扩大民主,居民自治
E.行政主导,统一规划
答案:ABCD
解析:社区建设原则包括以人为本、资源共享、责权统一、居民自治等,强调居民主体地位,而非行政主导。
3.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分类有()
A.福利服务
B.便民利民服务
C.就业服务
D.文化服务
E.治安服务
答案:ABC
解析:社区服务主要分为福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就业服务三大类,文化、治安服务属于社区工作其他范畴。
4.社区照顾模式的特点包括()
A.强调正规照顾与非正规照顾结合
B.注重社区资源的利用
C.以机构照顾为核心
D.促进服务对象社会融入
E.依赖政府单一投入
答案:ABD
解析:社区照顾模式强调社区资源动员和两种照顾方式结合,促进服务对象融入社区,而非以机构为核心或依赖政府单一投入。
5.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有()
A.打击
B.防范
C.教育
D.管理
E.改造
答案:ABCDE
解析:社区治安综合治理涵盖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六大措施,缺一不可。
6.社区居民的核心权利包括()
A.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B.知情权
C.参与权
D.决策权
E.监督权
答案:ABCDE
解析:社区居民依法享有选举、知情、参与、决策、监督等权利,这些是参与社区治理的基础。
7.社区服务(活动)方案评估的内容包括()
A.成效评估
B.过程评估
C.需求评估
D.资源评估
E.风险评估
答案:AB
解析:方案评估主要包括成效评估(结果是否达标)和过程评估(执行是否规范),需求评估属于策划前工作。
8.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的核心职能有()
A.监督社区决策执行
B.审核财务公开情况
C.直接制定社区政策
D.质询违规事项
E.替代居民委员会履职
答案:ABD
解析:监督委员会定位为“监督不干预、议事不决策”,核心职能是监督、质询和协调,无决策和履职权限。
9.社区工作与个案工作的区别在于()
A.关注层面不同
B.工作方法不同
C.服务对象不同
D.目标导向不同
E.专业要求不同
答案:ABCD
解析:社区工作侧重社区层面集体行动,个案工作关注个体问题,在层面、方法、对象和目标上有差异,专业要求无本质区别。
10.促进社区融合的服务内容包括()
A.外来人口融入服务
B.矛盾纠纷调解服务
C.居民自助互助服务
D.社区社会组织共建服务
E.商业资源开发服务
答案:ABCD
解析:社区融合服务涵盖人口融入、矛盾调解、自助互助、组织共建等,商业开发不属于融合服务范畴。
三、判断题(共15题,每题1分,满分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社区工作者只需关注居民物质需求,无需重视精神文化需求。()
答案:×
解析:社区工作者需兼顾居民物质与精神需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能增强社区凝聚力。
2.居民委员会是政府的派出机构,直接执行政府政策。()
答案:×
解析: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接受政府指导但非派出机构,不直接执行政府政策。
3.社区建设的主体是社区居民,政府起指导支持作用。()
答案:✔
解析:社区建设以居民为主体,政府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形成多元参与格局。
4.社区照顾模式忽视非正规照顾的作用,强调专业机构服务。()
答案:×
解析:社区照顾模式注重正规照顾与非正规照顾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内非专业力量的作用。
5.社区文化建设仅指开展文艺演出等娱乐活动。()
答案:×
解析:社区文化建设还包括设施建设、队伍培育、氛围营造等多方面内容,文艺活动只是其中一部分。
6.过程目标的核心是解决社区具体问题,满足特定需求。()
答案:×
解析:解决具体问题是任务目标的核心,过程目标侧重提升居民能力和参与意识。
7.社区治安工作只需依靠公安机关,居民无需参与。()
答案:×
解析:社区治安需公安机关与居民共同参与,居民参与能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8.爱岗敬业是社区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础要求。()
答案:✔
解析:爱岗敬业是社区工作者热爱岗位、履职尽责的前提,是职业道德的基础。
9.社会策划模式强调居民自主决策,减少专业干预。()
答案:×
解析:社会策划模式注重专业人员的规划和决策,地区发展模式更强调居民自主参与。
10.社区资源仅包括物质资源,不涉及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
答案:×
解析:社区资源涵盖物质、人力、社会资本等多种类型,均需有效开发利用。
11.社区工作者在接触居民时,应直接提出问题要求快速回答。()
答案:×
解析:这种做法会给居民带来压力,不利于建立信任,应注重尊重和循序渐进的沟通。
12.社区卫生服务具有公益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答案:✔
解析:社区卫生服务以公益为核心,提供预防、保健、医疗等综合性服务。
13.冲突理论认为社区内部利益一致,无矛盾分歧。()
答案::✗
解析:冲突理论认为社区内部存在利益分化与矛盾冲突,和谐理论强调利益一致。
14.社区服务方案执行的核心是预算管理和时间进度管理。()
答案:✔
解析:方案执行阶段需重点把控预算、时间、品质和人员士气,预算与进度是核心管理内容。
15.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由政府部门任命产生。()
答案:×
解析:监督委员会成员由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确保代表性与民主性。
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5分,满分15分)
1.简述社区工作的核心目标分类及各自内涵。
参考答案:社区工作目标分为过程目标和任务目标两类。
(1)任务目标:侧重解决社区具体问题、满足特定需求,如改善基础设施、落实福利政策等,具有明确的结果导向(3分)。
(2)过程目标:侧重提升社区居民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培育互助关系等过程性成果,旨在促进社区自主发展(2分)。
解析:两类目标相辅相成,任务目标是显性成果,过程目标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列举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并说明“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核心要求。
参考答案:社区建设基本原则包括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3分)。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核心要求: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养老、托幼、就医、就业等问题,保障居民的参与权与监督权,让居民成为社区建设的受益者和主体(2分)。
解析:该原则体现社区建设的本质导向,强调居民的主体地位与实际需求的结合。
3.简述社区服务(活动)方案策划的基本流程。
参考答案:方案策划流程包括四步核心环节:
(1)前期分析:开展服务对象分析、问题分析及逻辑推进步骤分析(1分);
(2)需求确认:通过调研明确居民的感觉性、表达性等需求类型(1分);
(3)目标与方案设计:订立服务目标,评估自身能力,制定进度表与活动程序(2分);
(4)可行性论证:综合考量人财物资源,确保方案落地性(1分)。
解析:策划流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前期分析是方案科学性的基础。
五、案例分析题(共1题,满分20分)
案例背景:某社区是老旧小区,居住着大量老年人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近期,社区居民
多次反映:老年人就餐困难,缺乏日间照料服务;随迁子女放学后无人看管,存在安全隐患。社区工作者小王了解情况后,计划策划针对性服务方案,推动问题解决。
问题:
1.小王在策划方案前,应开展哪些核心分析工作?(8分)
2.结合社区照顾模式,小王可整合哪些类型的资源解决上述问题?(6分)
3.方案执行后,从过程评估和成效评估两个维度,应重点评估哪些内容?(6分)
参考答案:
1.方案策划前的核心分析工作包括:
(1)服务对象分析:明确老年人群体的数量、健康状况、就餐需求,随迁子女的年龄结构、托管需求及家长职业特点(3分);
(2)问题分析:梳理老年人就餐难的成因(如行动不便、无做饭能力),子女托管问题的关键矛盾(如家长下班晚、社区无托管场地),及现有服务的缺口(3分);
(3)资源分析:评估社区内可利用的场地、志愿者、驻区单位(如学校、企业)等资源,明确资源短板(2分)。
解析:前期分析是方案精准性的保障,需兼顾对象特征、问题本质与资源现状。
2.结合社区照顾模式可整合的资源类型:
(1)正规照顾资源:对接政府民政部门争取养老服务补贴,联系专业社工机构提供托管服务指导,协调社区卫生服务站参与老年人健康照料(3分);
(2)非正规照顾资源:动员社区志愿者组建“助老送餐队”,招募退休教师担任子女托管辅导员,链接驻区企业捐赠食材与托管物资(3分)。
解析:社区照顾模式的核心是整合正规与非正规资源,形成多元服务网络。
3.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
(1)过程评估:评估方案执行的规范性,包括经费使用是否合规、志愿者培训是否到位、服务时间是否按时保障、居民参与度是否达标(3分);
(2)成效评估:评估问题解决程度,如老年人就餐覆盖率、日间照料服务满意度,随迁子女托管参与率及安全事故发生率,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整体评价(3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