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警务辅助人员综合能力素质测试题库
2025年警务辅助人员综合能力素质测试题库涵盖法律知识、应急处置、沟通技巧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辅助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2025年警务辅助人员综合能力素质测试题库”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2025年警务辅助人员综合能力素质测试题库
说明
1.考试时间:90分钟
2.满分:100分
3.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四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
1.辅警在协助民警执行任务时,遇到群众对执法行为不理解并进行辱骂,正确的做法是()
A.立即与群众对骂
B.冷静克制,耐心解释
C.直接使用警械制止
D.置之不理,继续执行任务
答案:B
解析:辅警工作中遇群众辱骂需保持冷静,以平和态度解释执法依据与目的,避免矛盾激化。A.会升级矛盾,C在不符合警械使用条件时使用错误,D不利于问题解决。
2.下列不属于辅警职责范围的是()
A.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B.参与侦查刑事案件
C.协助开展安全检查
D.协助疏导交通
答案:B
解析:侦查刑事案件是公安机关正式民警的法定职责,辅警仅可协助开展治安维护、安全检查、交通疏导等工作。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内未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答案:B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二条,该期限为六个月。
4.辅警在工作中遇到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案件时,应采取的态度是()
A.偏袒利害关系人
B.主动回避
C.装作不认识,正常处理
D.帮助利害关系人逃避责任
答案:B
解析:为保证执法公正客观,辅警遇利害关系案件需主动回避,A、D违反公正原则,C可能存在主观偏向。
5.下列哪种警械是辅警在工作中可依法使用的()
A.枪支
B.手铐
C.警棍
D.辣椒喷雾
答案:D
解析:辅警可使用辣椒喷雾等符合规定的警械自我防护与协助执法,枪支、手铐仅限正式民警使用,警棍一般不配备给辅警。
6.对醉酒的人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时,()使用手铐、脚镣等警械
A.可以
B.不得
C.视情况而定
D.经领导批准后可以
答案:B
解析:相关规定明确,对醉酒人采取保护性约束时,不得使用手铐、脚镣等警械,防止造成不必要伤害。
7.不满()周岁的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14
B.16
C.18
D.20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从轻或减轻处罚。
8.下列不属于正当防卫情形的是()
A.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反击保护自身安全
B.对已经停止的不法侵害行为进行攻击
C.为保护他人人身安全反击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D.在合理限度内对不法侵害人进行防卫
答案:B
解析:正当防卫针对的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已停止的侵害进行攻击不属于正当防卫,可能构成违法犯罪。
9.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不包括()
A.警告
B.罚款
C.拘役
D.行政拘留
答案:C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拘役是刑罚的一种,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范畴。
10.辅警在协助民警维护大型活动现场秩序时,重点关注内容是()
A.活动现场环境卫生
B.现场人员拥挤情况
C.活动节目安排
D.现场广告宣传
答案:B
解析:大型活动秩序维护需重点关注人员拥挤情况,防范踩踏等安全事故,A、C、D与秩序维护无直接关联。
1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不包括()
A.人口规模巨大
B.全体人民同步富裕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D.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答案:B
解析: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而是先富带后富的长期过程。
12.某社区通过“居民议事厅”组织居民讨论公共事务,体现的基层治理方式是()
A.法治方式
B.德治方式
C.自治方式
D.智治方式
答案:C
解析: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决策属于基层群众自治范畴,法治强调法律规范,德治强调道德引导,智治强调科技支撑,均不符合题意。
13.下列属于辅警可独立开展的工作是()
A.对违法嫌疑人当场盘问
B.登记居民身份证信息
C.作出罚款50元的治安处罚决定
D.扣押涉案物品
答案:B
解析:辅警可从事信息采集等辅助性工作,当场盘问、作出处罚、扣押物品均属执法权限,需由民警实施或在民警带领下进行。
14.公安机关区别于其他行政机关的最显著特征是()
A.具有武装性质
B.依法管理社会治安
C.行使刑事司法权
D.维护国家安全
答案:A
解析:公安机关是具有武装性质的行政机关,其他行政机关一般不具备这一特征,B、C、D是其职能但非最显著特征。
15.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是()
A.坚持群众路线
B.坚持依法执法
C.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D.坚持公平正义
答案:C
解析:公安工作根本原则是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包括政治、思想、组织、决策领导等方面。
16.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人民主权原则
B.三权分立原则
C.法治原则
D.基本人权原则
答案:B
解析:我国宪法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治等原则,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原则,非我国宪法原则。
17.甲趁他人不注意偷走钱包(内有现金5000元),其行为构成()
A.抢夺罪
B.盗窃罪
C.抢劫罪
D.诈骗罪
答案:B
解析:盗窃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甲的行为符合盗窃罪构成要件,与抢夺罪(公开夺取)、抢劫罪(暴力胁迫)、诈骗罪(欺骗处分财产)均不同。
18.刑罚中的主刑不包括()
A.管制
B.罚金
C.有期徒刑
D.死刑
答案:B
解析: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属于附加刑。
1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新发展理念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D.中国梦
答案:C
解析:“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其他选项均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20.新发展理念中,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是()
A.创新
B.协调
C.绿色
D.共享
答案:B
解析:协调发展理念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创新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绿色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共享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21.数字推理:1,3,6,10,(),21
A.12
B.15
C.18
D.20
答案:B
解析:数列相邻两项之差依次为2、3、4、5、6,空缺项为10+5=15。
22.数学运算:在一条100米的道路两侧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共需栽树()棵
A.20
B.21
C.40
D.42
答案:D
解析:单侧栽树数量为100÷5+1=21棵,两侧共21×2=42棵。
23.选词填空:辅警在工作中应保持()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项任务
A.敷衍
B.严谨
C.随意
D.懈怠
答案:B
解析:辅警工作需认真负责,“严谨”符合职业要求,其他选项均为消极态度,不符合工作规范。
24.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是()
A.他借我1000元钱
B.门口停着一辆红色汽车
C.我要煮鸡蛋
D.他的朋友找他来了
答案:B
解析:A可理解为“他借给我”或“我借给她”,C可理解为“煮鸡蛋(动作)”或“要(吃)煮鸡蛋”,D可理解为“他的(朋友找他)”或“(他的朋友)找他”,均有歧义。
25.阅读理解: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是因为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能为公安工作提供重要支持。这段话主要说明()
A.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B.群众的智慧比民警更高
C.公安工作依赖群众才能开展
D.群众愿意支持公安工作
答案:A
解析:文段核心强调群众路线对公安工作的重要性,体现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B表述绝对,C“依赖”不当,D非核心观点。
26.事件排序:①接到群众报警②到达现场处置③记录案件信息④安抚当事人情绪⑤汇报工作情况
A.①②④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①③④⑤
答案:A
解析:逻辑顺序为:先接到报警→到达现场→安抚当事人→记录案件信息→汇报工作,A符合事件发展流程。
27.演绎推理:所有辅警都需遵守工作纪律,小张是辅警,所以小张需遵守工作纪律。该推理类型是()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
D.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该推理从“所有辅警需遵守纪律”的一般前提,推出“小张需遵守纪律”的个别结论,符合演绎推理特征。
28.70周岁以上的人违反治安管理,依法应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
A.应当
B.可以
C.不得
D.经批准后可以
答案:C
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70周岁以上的人违反治安管理应给予行政拘留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29.辅警在巡逻中发现可疑物品,首先应()
A.立即打开检查
B.远离并警示他人
C.带回家中处理
D.随意丢弃
答案:B
解析:可疑物品可能存在安全风险,辅警应首先远离并警示他人,避免危险发生,A、C、D均存在安全隐患。
30.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A.维护国家安全
B.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C.管理社会组织
D.保护公民合法财产
答案:C
解析:公安机关基本任务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人身与财产安全等,管理社会组织不属于其基本任务。
31.下列属于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是()
A.合法集会游行
B.电影院内大声喧哗
C.家中亲友聚会
D.公园散步锻炼
答案:B
解析:电影院内大声喧哗破坏公共秩序,属于扰乱公共秩序行为,A、C、D均为合法或正常活动。
32.辅警协助民警处理交通事故时,首要任务是()
A.疏导交通
B.勘查现场
C.救助伤员
D.询问当事人
答案:C
解析:处理交通事故时生命安全优先,首要任务是救助伤员,再进行后续其他工作。
33.犯罪构成的核心要件是()
A.犯罪主体
B.犯罪主观方面
C.犯罪客体
D.犯罪客观方面
答案:C
解析:犯罪客体是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关系,是犯罪构成的核心要件,其他要件均围绕客体展开。
34.新发展理念中,“绿色”理念强调()
A.创新驱动发展
B.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C.区域协调发展
D.共享发展成果
答案:B
解析:绿色发展理念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解决生态环境问题,A是创新理念,C是协调理念,D是共享理念。
35.辅警不得从事的工作是()
A.信息采集
B.安全宣传
C.独立执法
D.交通疏导
答案:C
解析:辅警无独立执法权,不得从事独立执法工作,A、B、D均为其辅助性工作职责。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辅警在工作中应遵守的纪律包括()
A.不得泄露工作秘密
B.不得参与营利性活动
C.不得擅自离岗
D.不得辱骂群众
答案:ABCD
解析:辅警需遵守保密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以上选项均为其应遵守的纪律要求。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特殊对象处罚原则包括()
A.不满14周岁不予处罚
B.14-18周岁从轻或减轻处罚
C.70周岁以上不执行行政拘留
D.怀孕妇女不执行行政拘留
答案:ABCD
解析:以上均为《治安管理处罚法》中针对特殊对象的处罚原则,体现了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精神。
3.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包括()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答案:ABCD
解析: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其内涵包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下列属于辅警辅助性工作的有()
A.协助开展治安巡逻
B.协助进行信息采集
C.协助疏导交通
D.协助开展安全宣传
答案:ABCD
解析:这些工作均属于辅警可协助开展的辅助性职责,符合《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规定。
5.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A.犯罪主体
B.犯罪主观方面
C.犯罪客体
D.犯罪客观方面
答案:ABCD
解析:犯罪构成需同时具备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四个要件,缺一不可。
6.遇到暴力抗法行为时,辅警的正确做法是()
A.尽量避免冲突
B.及时报告民警
C.等待民警支援
D.以暴制暴
答案:ABC
解析:遇暴力抗法应避免冲突、报告民警并等待支援,以暴制暴会激化矛盾,属于错误做法。7.基层治理“三治融合”指的是()
A.自治
B.法治
C.德治
D.智治
答案:ABC
解析:基层治理“三治融合”是指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智治是治理的技术支撑,不属于“三治”范畴。
8.下列属于正当防卫条件的有()
A.针对不法侵害行为
B.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C.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
D.在合理限度内
答案:ABCD
解析:正当防卫需同时满足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针对侵害人本人、在合理限度内等条件。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A.新发展理念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中国梦
D.“三个务必”
答案:ABCD
解析:这些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分别从发展理念、战略布局、目标任务、作风要求等方面丰富其内涵。
10.辅警在协助办理案件时需做好的工作有()
A.记录案件信息
B.保守案件秘密
C.协助调查取证
D.作出处罚决定
答案:ABC
解析:辅警可协助记录、保密、调查取证,但作出处罚决定属于执法权限,辅警不得实施。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辅警可以独立开展治安检查工作。()
答案:×
解析:辅警需在民警带领下协助开展治安检查,不得独立进行。
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处罚。()
答案:×
解析:该期限为6个月,而非2年。
3.对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
答案:✔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
4.辅警可以使用手铐约束违法嫌疑人。()
答案:×
解析:手铐仅限正式民警使用,辅警无权限使用。
5.公安机关的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答案:✔
解析:公安机关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本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6.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同步富裕。()
答案:×
解析: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而是允许先富带后富的长期过程。
7.盗窃罪的核心是秘密窃取公私财物。()
答案:✔
解析:盗窃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
8.辅警遇到群众求助时可以置之不理。()
答案:×
解析:辅警应积极回应群众求助,置之不理属于失职行为。
9.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是“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答案:✔
解析:这一表述准确概括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内涵。
10.拘役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
答案:×
解析:拘役是刑罚种类,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
11.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答案:
解析: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12.辅警可以参与营利性活动。()
答案:×
解析:辅警不得参与营利性活动,这是廉洁纪律的基本要求。
13.对正在实施盗窃的行为,辅警应立即上前制止,无需观察。()
答案:×
解析:应先观察情况、评估环境后再视情况行动,避免打草惊蛇或陷入危险。
14.我国宪法规定了人民主权、基本人权等基本原则。()
答案:
解析:这些均是我国宪法明确体现的基本原则。
15.辅警在工作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
答案:
解析: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辅警工作期间需保持良好精神风貌。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案例一
某日,辅警小李与民警张某在街面巡逻时,发现一名男子正伸手扒窃一名路人的手机,路人尚未察觉。小李立即想上前制止,张某示意先观察。随后,该男子扒窃得手,准备逃离时,张某带领小李上前将其控制。在控制过程中,该男子大声呼喊“警察打人”,引来多名群众围观,部分群众对控制行为提出质疑。
1.民警张某示意先观察的做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5分)
2.面对群众的质疑,辅警小李应采取哪些措施?(5分)
3.该案例中,辅警小李的职责范围包括哪些?(5分)
参考答案
1.正确。理由:发现扒窃行为时,先观察可进一步掌握嫌疑人行为动态,避免直接上前打草惊蛇,同时能评估现场环境和嫌疑人情况,为后续控制行动提供更充分的准备,提高处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应采取以下措施:①保持冷静克制,避免与群众发生争执;②配合民警向群众出示工作证件,表明身份;③简要向群众说明现场情况,解释控制该男子的原因是其实施了扒窃行为;④引导群众配合执法,告知群众会依法处理;⑤若有群众拍摄,告知其不得妨碍执法,拍摄内容不得断章取义传播。
3.职责范围包括:①协助民警观察嫌疑人动态,收集现场信息;②在民警带领下参与控制嫌疑人;③协助民警向群众解释情况,维护现场秩序;④配合民警保护被盗财物,固定相关证据;⑤事后协助民警做好案件相关记录工作。
案例二
17岁的王某与同学在商场因琐事与他人发生争吵,进而相互殴打,导致对方轻微受伤。民警到达现场后,通知辅警小陈协助处理。在调查过程中,小陈发现王某是自己邻居家的孩子,与王某家人相识。
1.辅警小陈是否需要回避?请说明理由。(5分)
2.对王某的违法行为,应如何适用治安管理处罚?(5分)
3.小陈在协助处理该案件时,应遵守哪些工作要求?(5分)
参考答案
1.需要回避。理由:小陈与当事人王某存在邻里相识的利害关系,为保证案件处理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避免出现主观偏向或引发群众对执法公正的质疑,根据执法回避相关规定,小陈应主动申请回避。
2.王某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对其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应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其行为造成对方轻微受伤,需根据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罚款等相应处罚,但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若依法应给予行政拘留)。
上一篇:2025年社区工作者综合能力测试公共基础社区知识题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