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基层服务合同制岗位适用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主要考察基层服务合同制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实务知识,旨在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促进基层工作的有效开展。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基层服务合同制岗位适用”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基层服务合同制岗位适用)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1.5分,共37.5分)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的马克思主义行”。()
A.中国化时代化B.本土化实践化C.科学化大众化D.现代化国际化
答案:A
解析: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报告的核心论断之一。
2.下列关于“新发展理念”的表述,错误的是()
A.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B.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C.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D.共享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答案:D
解析:新发展理念中,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故D选项表述错误。
3.根据《民法典》,下列行为中属于有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12岁的小明用压岁钱购买价值5000元的手机
B.李某受胁迫与张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C.王某将自己收藏的国画赠与好友赵某(双方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D.周某与陈某约定“若明天太阳从西边升起,则赠与10万元”
答案:C
解析:A选项中12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交易超出能力范围;B选项受胁迫行为可撤销;D选项条件不可能发生,行为无效;C选项双方意思表示真实且具备行为能力,赠与有效。
4.下列关于行政处罚的表述,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是()
A.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B.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C.行政机关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的处罚决定前,无需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D.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答案:A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10条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A正确);第29条规定按高额罚款处罚而非禁止多次罚款(B错误);第63条要求处罚前告知听证权利(C错误);第30条规定不满14周岁不予处罚(D错误)。
5.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建设()的农业强国。()
A.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
B.粮食产量高、农民收入高、机械化水平高、品牌影响力高、抗风险能力高
C.政策支持足、基础设施足、人才储备足、资金投入足、市场需求足
D.生产效率高、资源利用高、生态保护高、产品质量高、经济效益高
答案:A
解析: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农业强国的“五强”内涵,即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
6.下列经济学概念与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A.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B.基尼系数——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
C.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反向变动关系
D.拉弗曲线——税收收入与税率呈正相关
答案:D
解析:拉弗曲线显示税率与税收收入呈倒U型关系,超过临界点后税率提高会导致税基减少,税收收入下降,并非简单正相关。
7.下列关于公文格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组成,序号前需加“第”字
B.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月、日不编虚位
C.主送机关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居右顶格
D.公文的密级和保密期限标注为“秘密★10年”,“★”前为密级,后为保密期限
答案:B
解析:发文字号序号前不加“第”字(A错误);主送机关居左顶格(C错误);D表述虽正确,但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且不编虚位的规定更严谨(B正确)。
8.2024年5月,我国研制出的()量子计算机“悟空”,求解特定问题速度比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快约100万亿倍。()
A.超导量子比特B.光量子C.离子阱D.拓扑
答案:A
解析:2024年5月我国成功研制基于超导量子比特的“悟空”量子计算机,量子比特数达1124个,刷新全球纪录。
9.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安史之乱②贞观之治③靖康之变④开元盛世
A.②④①③B.②①④③C.④②①③D.①②④③
答案:A
解析:时间线为:贞观之治(唐太宗)→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安史之乱(唐玄宗后期)→靖康之变(北宋末年),故顺序为②④①③。
10.下列关于行政管理的表述,错误的是()
A.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是领导和决策的核心
B.行政执行的关键环节是指挥
C.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D.行政协调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冲突、优化资源配置
答案:B
解析:行政执行的关键环节是实施,指挥是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手段,而非关键环节,其余选项表述均正确。
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答案:D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及是否具有同一性两个方面。
1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
答案:C
解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定认识的产生、发展和检验标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
13.下列关于商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B.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拥有
C.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D.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答案:A
解析:商品的本质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A正确);使用价值和价值可在不同主体间分离而非绝对不能共存(B错误);有使用价值但不用于交换的物品非商品(C错误);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错误)。
14.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
C.世界货币和支付手段D.价值尺度和世界货币
答案:A
解析: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和流通手段(充当交换媒介),其余职能均为派生职能。
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以上都是
答案:A
解析:基本经济制度特指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均不属于基本经济制度。
16.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A.竞争机制B.供求机制C.价格机制D.风险机制
答案:C
解析:价格机制能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反映供求变化、传递信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17.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不包括()
A.促进经济增长B.增加就业C.稳定物价D.提高企业利润
答案:D
解析:宏观调控四大目标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提高企业利润不属于调控目标。
18.下列属于我国国家机构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华全国总工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D.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国家机构;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总工会、共青团是群团组织,均非国家机构。
19.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公民B.人民C.工人阶级D.农民阶级
答案:B
解析: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是法律概念,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人民的组成部分,并非权力主体。
20.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A.刑事违法性B.应受刑罚处罚性C.社会危害性D.主观故意性
答案:C
解析:犯罪的本质是对社会关系的破坏,即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是法律特征,应受刑罚处罚性是法律后果,均非本质特征。
21.下列权利中,属于人格权的是()
A.债权B.亲权C.肖像权D.配偶权
答案:C
解析:肖像权属于人格权;债权是财产权,亲权、配偶权属于身份权,均不属于人格权范畴。
22.下列历史事件发生时间最早的是()
A.商鞅变法B.文景之治C.光武中兴D.开元盛世
答案:A
解析:商鞅变法发生于战国时期(公元前356年),早于西汉文景之治、东汉光武中兴、唐代开元盛世。
2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造纸术发明于东汉时期B.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
C.火药在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D.指南针在北宋时期开始用于航海
答案:A
解析:造纸术在西汉时期已出现,东汉蔡伦仅为改进造纸术,并非发明者,其余选项表述均正确。
24.下列关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2年
B.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可解除聘用合同
C.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三个档次
D.工作人员受开除处分的,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解除合同
答案:B
解析:聘用合同期限不低于3年(A错误);年度考核分四个档次(C错误);开除处分无需提前通知(D错误);连续旷工超15个工作日可解除合同(B正确)。
25.2024年9月举办的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主题口号是()
A.“心心相融,爱达未来”B.“同一个亚洲,同一个梦想”
C.“激情亚运,和谐亚洲”D.“亚洲新活力,杭州新亚运”
答案:A
解析:第十九届亚运会主题口号为“心心相融,爱达未来”,彰显亚洲团结与未来愿景。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5分,共25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发展的指挥棒,下列属于新发展理念内涵的有()
A.创新B.协调C.绿色D.开放E.共享
答案:ABCDE
解析:新发展理念全面涵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维度,是统筹发展的核心遵循。
2.根据《民法典》,下列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有()
A.8周岁的小学生赵某B.16周岁的兼职打工者钱某(月收入3000元)
C.14周岁的初中生孙某D.不能完全辨认自身行为的成年人李某
答案:ACD
解析: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身行为的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能独立生活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除外)。
3.下列属于我国宏观调控常用经济手段的有()
A.货币政策B.财政政策C.价格政策D.行政处罚
答案:ABC
解析:经济手段包括货币政策(如利率调整)、财政政策(如税收优惠)、价格政策等;行政处罚属于行政手段(D除外)。
4.行政监督的主体包括()
A.国家权力机关B.司法机关C.行政机关自身D.社会公众
答案:ABCD
解析:行政监督主体具有广泛性,涵盖国家权力机关(立法监督)、司法机关(司法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及社会公众监督。
5.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有()
A.物质决定意识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答案:ABC
解析:物质决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矛盾是发展动力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原理;量变需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D错误)。
6.下列历史事件发生于唐朝的有()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安史之乱D.靖康之变
答案:ABC
解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均发生于唐朝;靖康之变是北宋灭亡的标志(D除外)。
7.公文的必备要素包括()
A.标题B.正文C.发文字号D.主题词E.成文日期
答案:ABCE
解析:标题、正文、发文字号、成文日期是公文法定必备要素;主题词已从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中删除(D除外)。
8.下列属于2024年我国科技领域重大突破的有()
A.“悟空”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B.嫦娥六号实现月球采样返回
C.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首次商业飞行D.可控核聚变实验取得新进展
答案:AD
解析:“悟空”量子计算机(2024年5月)、可控核聚变新进展属于2024年突破;嫦娥六号、C919商业飞行发生于2023年(B、C除外)。
9.下列关于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D.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答案:ABCD
解析:宪法作为根本法,具有最高效力,规定国家根本制度与任务,其制定修改程序严于普通法律,以上表述均正确。
10.基层公共服务中常见的行政协调方式有()
A.会议协调B.现场协调C.书面协调D.个别协调
答案:ABCD
解析:基层服务中,会议、现场、书面、个别协调均为常用方式,可根据问题性质灵活选用。
三、判断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对的打“✔”,错的打“×”)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答案:✔
解析:二十大报告明确将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的核心方向。
2.《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行政处罚。()
答案:×
解析:法律禁止的是“两次以上罚款”,而非所有行政处罚,不同类型处罚可叠加适用。
3.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居民生活水平越高。()
答案:×
解析:恩格尔系数反映食品支出占比,系数越高说明生活水平越低,反之则越高。
4.行政决策的核心是决策目标的确定。()
答案:×
解析:行政决策的核心是决策方案的抉择,目标确定是决策的起点而非核心。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明确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
6.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答案:x
解析: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个别劳动时间影响商品生产者的竞争地位。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答案:✔
解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保障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8.活字印刷术是东汉蔡伦发明的。()
答案:✗
解析:蔡伦改进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由北宋毕昇发明。
9.公文的成文日期以印发日期为准。()
答案:
解析:成文日期是公文生效日期,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印发日期为传递时间。
10.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0表示收入绝对平等。()
答案:
解析:基尼系数是收入分配差距指标,O为绝对平等,1为绝对不平等。
1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应解除聘用合同。()
答案:✗
解析:年度考核不合格可调整岗位或培训,连续两年不合格才需解除合同。
12.“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是共商共建共享。()
答案:✔
解析: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原则,体现开放包容的合作理念。
13.指南针在唐朝时期开始用于航海。()
答案:
解析:指南针在北宋时期才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
14.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是稳定物价。()
答案:✗
解析:宏观调控首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是重要目标之一。
15.行政协调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
解析:行政协调通过化解矛盾、优化资源配置,最终实现行政效率的提升。
四、简答题(共2题,第1题8分,第2题9分,共17分)
1.简述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及实践要求。
答案:
新发展理念涵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方面:
(1)内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注重城乡、区域、产业均衡;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动内外联动;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促进共同富裕。
(2)实践要求:需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实“双碳”目标,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共享。
2.结合基层公共服务岗位,谈谈行政法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答案:
行政法在基层公共服务中具有核心应用价值:
(1)规范执法行为:基层服务常涉及行政许可、处罚等环节,行政法明确执法权限与程序(如《行政处罚法》的听证程序),避免权力滥用,保障群众权益。
(2)明确服务边界:通过法律法规界定行政机关职责,防止“越位”“缺位”,如在民生保障中依法落实政策,确保服务规范性。
(3)化解矛盾纠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制度为群众提供救济渠道,助力基层及时解决服务中的争议,维护社会稳定。
上一篇:保姆雇佣的简单合同【精彩28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