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题调度会上的讲话

浩渺 分享 时间: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落实整改措施,确保资金安全,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乡村振兴,推动经济发展,增强集体经济活力。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题调度会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2025年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题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晚上,我们专门召开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题调度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关于集中整治相关精神,全面分析我县当前“三资”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下一阶段的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刚才,*同志传达了上级有关精神,*同志通报了专项整治工作的进展情况,相关部门和乡镇也作了汇报,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引领保障农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本钱”和“家底”。管好用好农村集体“三资”,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是否稳固,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关系到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的眼睛在看,社会的舆论在评,上级的要求在督。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深刻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们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夯实乡村振兴根基的必然要求。全县上下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切实增强抓好专项整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这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资”管理工作。特别是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持续深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专项治理”,并对健全监管体系、规范委托代理提出了具体要求。省委、市委也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可以说,抓好“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就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是检验我们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试金石”。我们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折不扣地把上级的精神和要求落到实处,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第二,这是夯实乡村振兴“家底”的固本之举。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而产业发展的根基,就在于我们农村集体“三资”。根据最新的清产核资数据,截至2024年底,我们*县农村集体资产总额已达到26.25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1.57亿元,资源性资产集体土地总面积近180万亩。这笔巨大的财富,是我们推动乡村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依托。然而,长期以来,一些地方“三资”管理混乱、底数不清、权责不明、效益不彰的问题依然突出。有的资产闲置浪费,有的资源低价发包,有的资金违规使用,甚至出现监守自盗、侵占挪用的腐败现象。这些问题不仅造成了集体资产的严重流失,更严重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我们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和“大体检”,把我们农村的“家底”摸清楚、盘活好、管理牢,让沉睡的资产“活”起来,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让宝贵的资源“优”起来,为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第三,这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农村集体“三资”姓“公”,所有权归全体集体成员。但从前一阶段的排查和信访情况来看,群众对“三资”管理问题的反映依然比较集中。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共排查问题线索41条,已立案19件19人,推动整改各类问题143个。这些数字背后,是个别干部用权任性、以权谋私,严重侵害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收益权,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动摇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镇*村原党总支书记李某,利用职务之便,虚列耗材套取集体资金,最终受到党纪处分,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专项整治,坚决斩断伸向集体“三资”的“黑手”,着力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切实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农民,不断厚植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二、聚焦重点,靶向发力,推动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这次专项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地各部门必须摒弃“歇歇脚、喘口气”的松懈思想,紧盯目标任务,聚焦关键环节,拿出“硬核”举措,确保整治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一要坚持“深”字当头,全面排查起底,做到问题清仓见底。排查是整治的基础。如果底数不清、问题不明,整治就成了无的放矢。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见人、见账、见物、逐笔、逐项”的原则,对辖区内所有村(社区)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一次拉网式、地毯式的清理核实。要聚焦三大重点:一是集体资金,重点清查是否存在公款私存、坐收坐支、白条抵库、违规借贷、大额现金支付等问题。二是集体资产,重点清查是否存在资产底数不清、权属不明、违规处置、低价发包、长期无偿占用等问题,特别是对那些签订时间超长、租赁价格超低的“长包短租”“阴阳合同”要逐一甄别、坚决纠正。三是集体资源,重点清查是否存在资源违规流转、非法占用、破坏性开发等问题。整个排查过程要坚持开门搞整治,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信箱,发动群众参与,广开线索来源,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排查出的所有问题,必须建立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确保底数完全清楚、问题一个不漏。

二要坚持“准”字发力,实施分类整治,做到靶向精准施策。问题排查出来后,关键在于整改。要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施策的原则,精准发力,务求实效。要建立“收集、审查、分类、整改、移交”的五步工作法,确保整改工作闭环管理。对于历史遗留的合同纠纷、债权债务等问题,要尊重历史、面对现实,通过民主协商、司法调解等多种途径,依法依规、稳妥有序化解。对于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要立行立改,及时堵塞漏洞,完善内控制度。对于发现的党员干部侵占挪用、贪污腐败等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要坚持“零容忍”,发现一例、查处一例,绝不姑息。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介入,对典型案件要提级办理、“室组地”联动办理,形成强大震慑。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对每一个问题都要深刻剖析根源,举一反三,从制度机制上找原因、想办法,真正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

三要坚持“严”字贯穿,强化监督监管,做到权力规范运行。管好“三资”,根本在于管住人、管住权。必须把强化监督贯穿于“三资”管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织密监督网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强化民主监督,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凡是涉及“三资”管理的重大事项,必须经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并将结果及时公开公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要强化财会监督,严格执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规范审批权限和报销流程,确保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循。要强化审计监督,加大对村级财务的审计力度和频次,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充分发挥审计的“利剑”作用。同时,要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加快推进我县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将所有资金、资产、资源全部上线入库、动态管理,通过大数据比对、风险预警等功能,实现对“三资”运行情况的实时在线监督,推动“三资”管理从“查得清”向“管得牢”的根本性转变。

三、压实责任,强化保障,确保专项整治各项任务落地落细、全面落实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专项整治工作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越往后遇到的问题可能越复杂,遇到的阻力可能越大。我们必须拧紧责任链条,凝聚工作合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委已决定成立由我任组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任副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协同作战。县农业农村局作为牵头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和统筹调度;县纪委监委要履行好监督专责,严肃执纪问责;县委组织部要把“三资”管理情况作为考核评价村(社区)“两委”班子和干部的重要依据;财政、审计、自然资源、司法等部门要立足职能,主动作为,密切配合,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二要压实主体责任,种好各自的“责任田”。责任不落实,一切都等于零。必须严格落实责任制,把压力层层传导下去。各乡镇(街道)党(工)委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党(工)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办,把整治工作牢牢抓在手上。要成立相应的工作专班,配齐配强工作力量,确保事有人抓、活有人干、责有人负。各村(社区)党组织要切实履行直接管理责任,党组织书记要带头自查自纠,带头整改落实,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理好自己的财。对在整治工作中思想不重视、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得力、整改不到位的,要严肃追责问责,绝不含糊。

三要健全长效机制,实现标本兼治的治理效果。专项整治是一场攻坚战,但更要打好持久战。我们不能满足于解决几个突出问题,查处几个人,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次整治,建立健全一套管根本、管长远的制度体系。要坚持边整治、边总结、边提升,把整治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要加快完善“三资”的登记、保管、使用、处置、公开等各项管理制度,细化操作流程,明确权力边界,构建起覆盖全面、程序严密、相互衔接、有效管用的制度闭环。要加强对村级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法纪教育,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农村“三资”管理队伍,从源头上预防问题的发生,真正实现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全面提升我县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同志们,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事关发展大局、事关群众福祉、事关基层稳定。抓好这项工作,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县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动真碰硬的态度、抓铁有痕的决心,全力以赴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坚决清除“三资”管理领域的顽瘴痼疾,向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现代化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47 5178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