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发文管理制度【参考5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收发文管理制度旨在规范文件的收发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是否符合实际需求?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收发文管理制度”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收发文管理制度

《收发文管理制度》 篇1

第一部分:总则

1. 目的

为规范本单位(或组织)公文收发、传递、办理和归档等环节,确保信息畅通、高效运转,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部门、分支机构及全体员工。

3. 基本原则

统一管理:由办公室(或综合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公文的收发、登记、分发、催办、归档等工作。

分级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公文处理工作负责,指定专人负责公文的收发、登记和传递。

规范流程: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处理公文,确保公文处理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安全保密: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确保公文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第二部分:收文管理

1. 收文范围

上级机关、单位的来文;

同级机关、单位的来文;

下级机关、单位的来文;

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来文;

本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公文。

2. 收文程序

签收:收到公文后,收发人员应认真核对公文的标题、文号、份数、密级等信息,确认无误后签收。

登记:收发人员应及时将收到的公文进行详细登记,包括收文日期、来文单位、公文标题、文号、份数、密级、紧急程度、办理期限、承办部门等。

初审:收发人员对收到的公文进行初步审查,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属于本单位职权范围内的公文,按正常程序办理。

不属于本单位职权范围内的公文,应退回或转送至相关单位。

内容不清、手续不全的公文,应退回来文单位补充或更正。

分发:根据公文内容和领导批示,将公文分发至相关部门或人员。

传阅:对于需要传阅的公文,应按照规定的范围和顺序进行传阅,并做好传阅记录。

催办:收发人员应定期对未办结的公文进行催办,确保公文按时办理。

3. 收文要求

对于机密、秘密级公文,应按照保密规定进行收发、传阅和保管。

对于紧急公文,应优先处理,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及时送达。

对于破损、污损或与信封不符的公文,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报告。

第三部分:发文管理

1. 发文范围

向上级机关、单位的请示、报告等;

向同级机关、单位的函、通知等;

向下级机关、单位的指示、通知、通报等;

对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函、通知等;

本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公文。

2. 发文程序

拟稿: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起草公文文稿。

审核:文稿起草完成后,应由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

会签: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公文,应进行会签。

签发:公文应由单位负责人或授权人员签发。

登记:发文前,应由办公室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发文日期、发文单位、公文标题、文号、份数、密级、紧急程度、主送单位、抄送单位等。

印制:公文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印制。

校对:公文印制完成后,应进行认真校对,确保无误。

用印:公文应加盖单位公章。

封发:公文应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封发。

寄发:公文应通过机要通信、邮政快递或其他可靠方式寄发。

3. 发文要求

发文应严格遵守公文的格式和行文规则。

发文应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

发文应严格控制发文数量,避免重复发文。

对于机密、秘密级公文,应按照保密规定进行起草、审核、签发、印制、校对、用印、封发和寄发。

第四部分:公文归档

1. 归档范围

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公文;

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

2. 归档要求

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准确无误。

归档文件应按照规定的分类方法和排列顺序进行整理。

归档文件应定期移交档案室。

第五部分:附则

1. 解释权

本制度由办公室负责解释。

2. 施行日期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收发文管理制度》 篇2

一、总则

1.目的:为规范机构内部公文收发管理,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机构所有部门及员工。

3.管理原则:集中管理、分级负责、规范流程、安全保密。

4.责任部门:办公室负责机构公文的统一管理,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的公文收发。

二、收文管理

1.接收登记

所有来文(包括纸质文件、电子邮件、传真等)均由办公室统一接收并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来文单位、来文时间、文件标题、文号、份数、密级(如有)、紧急程度等。

对于紧急或重要公文,应立即呈报相关领导。

2.拟办分发

办公室根据公文内容和领导批示,提出拟办意见,并分发至相关部门或责任人。

分发时应进行登记,注明接收部门、接收人及接收时间。

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公文,应进行传阅,并做好传阅记录。

3.办理反馈

各部门或责任人收到公文后,应及时办理,不得积压、延误。

办理完毕后,应将办理结果及相关材料反馈至办公室。

对于需要回复的公文,应按要求及时回复。

4.催办督办

办公室负责对未按时办结的公文进行催办督办。

催办督办时应注明原因、时间及结果。

三、发文管理

1.拟稿

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拟定公文草稿。

公文草稿应符合公文格式规范,内容准确、简明扼要。

2.审核签发

公文草稿应由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

涉及多个部门的公文,应进行会签。

重要公文应由机构领导签发。

3.编号登记

经签发的公文由办公室统一编号并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发文单位、发文时间、文件标题、文号、份数、主送单位、抄送单位、密级(如有)等。

4.印制校对

公文应按规定格式印制,并进行仔细校对,确保无误。

5.盖章分发

公文应加盖机构公章。

办公室负责将公文分发至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

四、公文归档

1.归档范围:所有具有查考价值的公文均应归档。

2.归档要求

归档文件应完整、准确、系统。

归档文件应按年度、类别、保管期限进行分类整理。

归档文件应定期移交档案室。

五、保密管理

1. 涉密公文应严格按照保密规定进行管理。

2. 涉密公文的收发、传阅、办理、归档等环节均应采取保密措施。

3. 严禁泄露公文内容,违者将追究责任。

六、附则

1. 本制度由办公室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收发文管理制度》 篇3

第一章 总则

1.目的:为规范公司公文收发流程,提高办公效率,确保信息准确、及时传递,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及员工。

3.原则:公文处理应遵循“准确、及时、安全、保密”的原则。

4.责任部门:行政部负责公司公文的统一管理,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的公文收发。

第二章 收文管理

1.收文登记

所有外来公文(包括纸质文件、电子邮件、传真等)均需由行政部统一接收并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来文单位、来文日期、文件标题、文号、份数、紧急程度、密级(如有)等。

对于紧急或重要公文,应立即呈报相关领导。

2.公文分发

行政部根据公文内容和领导批示,将公文分发至相关部门或责任人。

分发时应进行登记,注明接收部门、接收人及接收时间。

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公文,应进行传阅,并做好传阅记录。

3.公文办理

各部门或责任人收到公文后,应及时办理,不得积压、延误。

办理完毕后,应将办理结果及相关材料反馈至行政部。

对于需要回复的公文,应按要求及时回复。

4.公文催办

行政部负责对未按时办结的公文进行催办。

催办时应注明催办原因、催办时间及催办结果。

第三章 发文管理

1.拟稿

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拟定公文草稿。

公文草稿应符合公文格式规范,内容准确、简明扼要。

2.审核与签发

公文草稿应由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

涉及多个部门的公文,应进行会签。

重要公文应由公司领导签发。

3.编号与登记

经签发的公文由行政部统一编号并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发文单位、发文日期、文件标题、文号、份数、主送单位、抄送单位、密级(如有)等。

4.印制与校对

公文应按规定格式印制,并进行仔细校对,确保无误。

5.盖章与分发

公文应加盖公司公章。

行政部负责将公文分发至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

第四章 公文归档

1.归档范围

所有具有查考价值的公文均应归档。

归档文件包括:收文、发文、内部文件、会议纪要、合同等。

2.归档要求

归档文件应完整、准确、系统。

归档文件应按年度、类别、保管期限进行分类整理。

归档文件应定期移交档案室。

第五章 保密规定

1. 涉密公文应严格按照保密规定进行管理。

2. 涉密公文的收发、传阅、办理、归档等环节均应采取保密措施。

3. 严禁泄露公文内容,违者将追究责任。

第六章 附则

1. 本制度由行政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收发文管理制度》 篇4

章一:总纲

第一条 制定目的:为规范本机构(以下简称“机构”)公文收发管理工作,确保信息传递准确、及时、安全,提升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机构所有部门及全体员工。

第三条 核心原则:公文处理应遵循“集中统一、分级负责、规范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四条 责任主体:机构办公室(或指定部门)负责公文的统一管理,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公文的收发。

章二:收文管理细则

第五条 收文登记

1. 所有来文(包括但不限于纸质文件、电子邮件、传真等)均由办公室统一接收并登记。

2. 登记内容应详尽,包括:来文单位、来文日期、文件标题、文号、份数、密级(如有)、紧急程度等。

3. 对于紧急或重要公文,应立即呈报相关领导。

第六条 公文分发流程

1. 办公室根据公文内容和领导批示,将公文分发至相关部门或责任人。

2. 分发时应进行登记,注明接收部门、接收人及接收时间。

3. 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公文,应进行传阅,并详细记录传阅过程。

第七条 公文办理与反馈

1. 各部门或责任人收到公文后,应及时办理,不得积压或延误。

2. 办理完毕后,应将办理结果及相关材料及时反馈至办公室。

3. 对于需要回复的公文,应按要求及时、准确地回复。

第八条 公文催办机制

1. 办公室负责对未按时办结的公文进行催办。

2. 催办时应注明催办原因、催办时间及催办结果。

章三:发文管理规范

第九条 公文拟稿要求

1. 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拟定公文草稿。

2. 公文草稿应符合公文格式规范,内容准确、简明扼要,逻辑清晰。

第十条 审核与签发程序

1. 公文草稿应由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

2. 涉及多个部门的公文,应进行会签。

3. 重要公文应由机构领导签发。

第十一条 编号与登记管理

1. 经签发的公文由办公室统一编号并登记。

2. 登记内容包括:发文单位、发文日期、文件标题、文号、份数、主送单位、抄送单位、密级(如有)等。

第十二条 印制、校对与盖章

1. 公文应按规定格式印制,并进行仔细校对,确保内容准确无误。

2. 公文应加盖机构公章。

第十三条 公文分发

1. 办公室负责将公文分发至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

2. 分发方式应根据公文的性质和要求选择,确保及时、安全送达。

章四:公文归档与保密

第十四条 归档范围与要求

1. 所有具有查考价值的公文均应归档。

2. 归档文件应完整、准确、系统,便于查阅。

3. 归档文件应按年度、类别、保管期限进行分类整理。

4. 归档文件应定期移交档案室。

第十五条 保密管理规定

1. 涉密公文应严格按照国家和机构的保密规定进行管理。

2. 涉密公文的收发、传阅、办理、归档等环节均应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3. 严禁泄露公文内容,违者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章五:附则

第十六条 解释与修订

本制度由办公室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十七条 施行日期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收发文管理制度》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单位(或部门,下同)的收发文管理工作,确保公文处理的及时、准确、安全、高效,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公文的收发、登记、传阅、办理、归档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 公文处理应当遵循准确、及时、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四条 本单位办公室(或指定部门,下同)负责公文的收发管理工作,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的公文收发工作。

第二章 收文管理

第五条 收文范围:

1. 上级机关、单位的来文;

2. 同级机关、单位的来文;

3. 下级机关、单位的来文;

4. 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来文;

5. 本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公文。

第六条 收文程序:

1. 签收:收到公文后,收发人员应认真核对公文的标题、文号、份数、密级等信息,确认无误后签收。

2. 登记:收发人员应及时将收到的公文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收文日期、来文单位、公文标题、文号、份数、密级、紧急程度、办理期限、承办部门等。

3. 分发:收发人员应根据公文内容和领导批示,将公文分发至相关部门或人员。

4. 催办:收发人员应定期对未办结的公文进行催办,确保公文按时办理。

5. 传阅:对于需要传阅的公文,收发人员应按照规定的范围和顺序进行传阅,并做好传阅记录。

第七条 收文要求:

1. 对于机密、秘密级公文,应按照保密规定进行收发、传阅和保管。

2. 对于紧急公文,应优先处理,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及时送达。

3. 对于破损、污损或与信封不符的公文,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报告。

4. 对于不属于本单位收文范围的公文,应退回或转送至相关单位。

第三章 发文管理

第八条 发文范围:

1. 向上级机关、单位的请示、报告等;

2. 向同级机关、单位的函、通知等;

3. 向下级机关、单位的指示、通知、通报等;

4. 对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函、通知等;

5. 本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公文。

第九条 发文程序:

1. 拟稿: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起草公文文稿。

2. 审核:文稿起草完成后,应由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

3. 会签: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公文,应进行会签。

4. 签发:公文应由单位负责人或授权人员签发。

5. 登记:发文前,应由办公室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发文日期、发文单位、公文标题、文号、份数、密级、紧急程度、主送单位、抄送单位等。

6. 印制:公文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印制。

7. 校对:公文印制完成后,应进行认真校对,确保无误。

8. 用印:公文应加盖单位公章。

9. 封发:公文应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封发。

10. 寄发:公文应通过机要通信、邮政快递或其他可靠方式寄发。

第十条 发文要求:

1. 发文应严格遵守公文的格式和行文规则。

2. 发文应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

3. 发文应严格控制发文数量,避免重复发文。

4. 对于机密、秘密级公文,应按照保密规定进行起草、审核、签发、印制、校对、用印、封发和寄发。

第四章 公文归档

第十一条 公文办理完毕后,应及时归档。

第十二条 归档范围:

1. 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公文;

2. 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十三条 归档要求:

1. 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准确无误。

2. 归档文件应按照规定的分类方法和排列顺序进行整理。

3. 归档文件应定期移交档案室。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制度由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45 46406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