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第五实验中学作风建设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云海 分享 时间:

强调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全体教职工增强责任感,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学校发展,服务学生成长。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县第五实验中学作风建设专题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县第五实验中学作风建设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体教职工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县教育系统作风建设工作会议的精神,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刮骨疗毒的决心,直面问题、剖析根源,全面加强我校教师队伍的作风建设,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更加持久的动力。

刚才,我们共同观看了两位时代楷模--〔...〕市〔...〕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和〔...〕省〔...〕市〔...〕县〔...〕小学的〔...〕校长的先进事迹。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仁,内心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洗礼。〔...〕校长,一位把生命献给贫困山区女孩教育事业的"燃灯者",她用羸弱的病躯铺就了十余万公里的家访路,用坚定的信念托举起近两千名女孩的大学梦,她的事迹,是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师德最生动的诠释。〔...〕校长,一位扎根乡村教育数十载的"白发守护人",他自掏腰包修缮校舍,身兼数职无怨无悔,用自己的微光点亮了乡村孩子的希望之路,他的故事,是对"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教育初心最质朴的坚守。

他们的事迹感人肺腑,更发人深省。他们是我们教育战线上最闪亮的星辰,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正心修身、砥砺前行的精神坐标。今天,我们以他们的事迹作为会议的开篇,就是要让大家扪心自问:我们的教育初心是什么?我们的育人使命是什么?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我们应该以怎样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去回应社会各界的殷切期盼,去担当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思想上的对标看齐,更是一次行动上的集体动员。下面,我结合县教育主管部门的最新要求和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讲三点意见。

一、以榜样为镜,深刻领会作风建设的时代内涵与极端重要性

作风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课题。县教育系统作风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的期盼前所未有,加强作风建设、提升队伍素养的紧迫性也前所未有。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对我们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提出的严肃而深刻的时代命题。

首先,加强作风建设,是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根本保证。教师,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我们培养的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言行举止、精神风貌,直接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如果我们作风散漫、纪律松弛,如何能培养出纪律严明、品格高尚的学生?如果我们精神萎靡、不思进取,又如何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斗志?从〔...〕校长和〔...〕校长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正是这种信念与情怀,支撑着她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令人敬佩的教育奇迹。因此,我们必须把作风建设提升到政治高度来认识,时刻牢记我们的根本任务,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我们学校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

其次,加强作风建设,是回应人民群众对"好老师"热切期盼的必然要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传统认知,也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们对教育的关注点,早已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对"好老师"的定义也更加丰富。他们不仅希望老师业务精湛,更希望老师品德高尚、富有爱心、认真负责。〔...〕校长在家访路上磨破的鞋底,〔...〕校长为学生修缮校园时花白的头发,就是对"好老师"最直观的定义。反观我们自身,是否做到了把每一个学生都放在心上?是否做到了与每一位家长都进行耐心平等的沟通?我们的工作作风,就是学校最直接的"名片",群众的口碑就是我们办学水平最真实的"晴雨表"。只有作风过硬,我们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尊重。

最后,加强作风建设,是推动学校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自20xx年建校以来,我们〔...〕县第五实验中学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近两千五百名学生、一百七十余名教职工的规模化学校。我们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特别是我们创新性实施的"大数据精准教学+智慧课堂"工程,在提升教学效率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其中市级杏坛名师1人,市特级教师2人,市县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超过60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教职工的辛勤付出。但是,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学校要从规模发展走向内涵发展,要从"有特色"走向"高质量",最根本的驱动力,必然来自于一支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教师队伍。优良的作风能够催生强大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新力,能够将我们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从纸面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从而真正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二、以问题为导,精准剖析当前我校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

成绩要肯定,但问题更要正视。召开作风建设会议,不是为了评功摆好,而是为了"红脸出汗""排毒治病"。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揭短亮丑,只有把问题找准、把根源挖深,我们的作风建设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结合日常观察、师生反馈以及上级部门的指导意见,我认为我校当前在作风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和深刻反思。

第一,在教学管理层面,存在"严"与"实"的温差。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我们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不可谓不健全,但"严"和"实"的力度在传导过程中层层递减。部分教师存在"专业惰性"和"本领恐慌"。有的老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不深不透,教学设计陈旧,课堂教学依然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言堂"的传统模式上;有的青年教师虽然有热情,但教育教学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尚显薄弱,面对复杂的学情显得力不从心;有的老师对我们引以为傲的"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只是停留在会用、能用的层面,没有真正做到深用、活用,未能有效利用数据分析来反哺教学、实现因材施教。更有甚者,出现了备课不充分、上课"踩点"进教室、课后辅导不及时等现象。这些看似是小问题,但反映出的是一种敷衍应付、不求甚解的工作态度,伤害的是课堂的效率和教学的质量。

第二,在师德师风层面,存在"爱"与"责"的偏差。绝大多数老师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但我们必须承认,在个别教师身上,职业倦怠的现象开始抬头。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有所消减,责任心有所滑坡。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平等的学生观。习惯于用成绩给学生"贴标签",对所谓"优等生"和颜悦色、关爱有加,而对学业暂时落后或行为习惯有偏差的学生,则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智慧,有时甚至会出现简单粗暴的言语和行为。二是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在"唯分数论"思想的影响下,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对其心理健康、人格养成、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发展重视不够。我们学校虽然大力推进艺术教育,但这种理念是否真正内化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动,还需要打一个问号。三是缺乏边界感和敬畏心。个别教师对师德规范的底线认识不清,在与学生和家长的交往中,言行不够严谨,甚至存在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当利益的苗头性问题。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也触碰了师德师风的红线。

第三,在服务意识层面,存在"主"与"辅"的错位。我们必须明确,学校是育人阵地,教师是服务者,学生和家长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老师把自己摆在了"管理者""主导者"的位置上,服务意识淡薄。具体表现为:一是家校沟通不主动、不深入。习惯于"报忧不报喜",学生出了问题才想起联系家长,平时疏于沟通,未能与家长形成育人合力;有的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居高临下,习惯于指责和埋怨,而不是平等交流、共商对策。二是同事协作不积极、不顺畅。教研活动中"潜水"的多,发表真知灼见的少;公共事务上"旁观"的多,主动分担的少。部门之间、年级之间、备课组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壁垒,协同作战的能力有待提升。三是对待本职工作之外的学校事务,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这些都反映出我们的服务格局不够大,团队精神不够强,没有真正形成"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以上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其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全校上下必须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三、以行动为要,全面开启我校作风建设走深走实的新篇章

查摆问题是基础,解决问题才是关键。针对上述短板和不足,结合县教育主管部门的总体部署,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采取一系列扎实有力的措施,推动我校作风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

第一,聚焦师德师风,筑牢立德树人之魂。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作风建设的核心。

一是要深化思想引领。我们将把学习〔...〕校长、〔...〕校长等先进典型的活动常态化、制度化,通过专题学习、座谈研讨、撰写心得等多种形式,引导全体教师见贤思齐,不断强化自身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加强对《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法规文件的学习,让每一位教师都明确行为的底线和红线。

二是要完善考评机制。学校将修订和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办法,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评优树先、职称评聘、绩效分配等切身利益直接挂钩,真正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我们将建立师德师风问题台账,对违反师德规范的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三是要强化人文关怀。学校也将积极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专业发展需求,努力为大家排忧解难,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温暖和谐的工作环境,从源头上激发大家投身教育事业的内生动力。

第二,聚焦教学常规,夯实高质量发展之基。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试金石。

一是要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教务处和各年级组要进一步细化教学常规管理要求,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到考试评价,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标准和严格的检查。我们将加大日常巡课和推门听课的力度,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限期整改。

二是要向深度教研要质量。要彻底改变教研活动"走过场"的现象,以备课组为单位,大力推行集体备课、主题研讨、同课异构等活动。要充分发挥我们60多位市县级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建立"青蓝工程"结对帮扶机制,切实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要鼓励教师们沉下心来,深入研究学情、考情和教材,真正把"大数据精准教学"用好用活,实现从"经验教学"向"精准教学"的转变。

三是要向课堂改革要质量。课堂是作风建设的主阵地。我们必须向40分钟要效率。全体教师要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转变育人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努力让我们学校的每一堂课都充满生命的活力。

第三,聚焦服务效能,共筑协同育人之桥。教育不是学校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交响乐"。

一是要提升家校共育的服务水平。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转变观念,把家访和家长沟通作为一项重要的本职工作来抓。要建立常态化的家校沟通机制,通过电话、网络、家长会、开放日等多种渠道,主动、及时、全面地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情况,并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要用真诚和专业赢得家长的信任与配合。

二是要提升团队协作的服务水平。全校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形成和谐融洽的同事关系。备课组、年级组要成为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各处室要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一线教学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三是要提升服务学生的精细化水平。我们要像〔...〕校长和〔...〕校长那样,把学生真正放在心坎上。要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需求,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绪、他们的梦想。要通过更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我们学校找到自信、收获成长、绽放光彩。

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今天的会议,是一个警醒,更是一个号角。〔...〕校长曾说:"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这不仅是她对学生的期许,也应成为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自我激励。让我们以〔...〕校长、〔...〕校长等先进榜样为引领,以今天会议的精神为契机,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优异的成绩,奋力开创〔...〕县第五实验中学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无愧于我们肩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47 51984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