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局理论中心组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习近平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局理论中心组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局理论中心组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的根本要求,更是我们局全体干部职工以理论清醒筑牢政治坚定,以实际行动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怀着深厚的感情、强烈的信念、高度的自觉,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一、以学铸魂,筑牢思想之基
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首要任务是以理论之光烛照信仰之路,切实筑牢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灵魂是精神的统帅。只有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一)原原本本,深读细研。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一字一句、逐篇逐章地研读,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真理力量、思想伟力。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正是因为拥有科学理论的指引,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这部著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涵盖了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宏阔。唯有静下心来、潜心研读,才能全面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防止碎片化、肤浅化理解。要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上来,真正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见行见效,成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理论学习的目的是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思。要深入思考如何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本局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本局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思路、有效举措。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理论学习绝非坐而论道,更不能满足于“听过”“看过”,而是要通过反复琢磨、深入思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融会贯通,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与前四卷贯通起来学习,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通起来理解,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贯通起来思考,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三)坚定信念,铸牢忠诚。学习的目的在于凝心铸魂,淬炼党性。通过深入学习,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取得一切成就最根本的保证,是党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根本所在。我们要从理论的维度、历史的维度、实践的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更加坚定不移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不仅是政治要求,更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的价值追求和政治生命。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二、以学增智,提升能力之要
党的创新理论是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应对风险挑战的根本指南。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要着力提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新任务的要求,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明晰方向,把握大势。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如何保持战略定力、明辨是非、把握大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能够帮助我们登高望远、洞察秋毫,透过现象看本质。书中一系列关于大局大势的精辟论述,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战略目标和重大部署。要善于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跳出部门局限和眼前利益,把本局工作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只有胸怀“国之大者”,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科学的决策,确保本局各项工作始终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前进。
(二)科学决策,攻坚克难。高质量发展对我们的决策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学习,要善于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想和科学方法中汲取智慧,提升运用系统观念、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等认识论和方法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学习总书记在面对重大风险挑战时,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等战略考量,将其运用到本局的工作实践中。例如,在推进某项重点任务时,要注重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避免顾此失彼、因小失大。要勇于直面问题、敢于担当,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始终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真正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真理。
(三)防范风险,化解矛盾。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各种风险挑战层出不穷。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关于国家安全、社会治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方面的深刻论述,对于我们增强风险意识、增强斗争本领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例如,在面对复杂敏感问题时,要坚持原则、敢于亮剑,同时又要讲究策略、注意方法,努力将各类风险化解于无形。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预见力、研判力、应对力,确保本局各项事业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持续健康发展,为社会大局稳定贡献力量。
三、以学正风,涵养清朗之气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晴雨表。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要牢牢把握其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系列重要论述,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涵养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过硬作风取信于民。
(一)严守规矩,纪律在前。纪律是党的生命线,规矩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敬畏纪律、严守规矩的高度自觉。要深刻理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我们必须始终绷紧纪律这根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要将党的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小事小节做起,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牢记公权力姓公、姓人民,始终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决不能以权谋私、徇私舞弊,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二)牢记宗旨,服务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必须牢牢把握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深刻领会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取民声、了解民意,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例如,在推动某项涉及民生的工作时,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政策的温度和实惠,而不是简单地“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要时刻牢记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三)勤廉并重,清正自守。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的基本操守,也是赢得群众信任的关键。要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汲取清廉力量,持续强化自身建设,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要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经常检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反对铺张浪费,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管好自己的手和嘴,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吃的不吃,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良好家风涵养清廉党风政风。例如,要警惕“温水煮青蛙”式的腐蚀,始终保持对腐败的警惕和抵制,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名节,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品格。
四、以学促干,激扬担当之力
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在于推动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要将其作为推动本局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一)聚焦主业,担当尽责。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历史使命,本局各项工作事关大局、责任重大。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忠诚履职、担当尽责的实际行动,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上级党委的各项要求,聚焦本局主责主业,找准工作定位,发挥自身优势。要深刻理解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以实际行动推动本局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要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把职责扛在肩上、任务抓在手上,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投入到工作中去。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精气神,为实现本局的战略目标不懈奋斗。
(二)主动作为,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强大勇气,紧密结合本局实际,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要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关于科技创新、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战略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要鼓励和支持干部职工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例如,在推进某项改革任务时,要敢于碰硬、敢于涉险滩,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寻求突破。要激发全体干部职工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发展解决问题,为本局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更体现在内涵和品质上。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努力把每一项工作都做精做细做实。要树立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理念,对标一流、追求卓越,力争在各项工作中都走在前列、争创一流。要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力戒粗枝大叶、敷衍了事,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例如,在开展某项专业技术工作时,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努力打造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为本局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同志们,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战略举措,是提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的必修课,更是推动本局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奋力开创本局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