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党组2025年第三季度党员干部思想状况分析报告
市教育局党组党员干部思想状况总体积极,工作热情高涨,存在个别干部对政策理解不足和工作执行力有待提升的问题。需加强培训与沟通。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教育局党组2025年第三季度党员干部思想状况分析报告”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市教育局党组2025年第三季度党员干部思想状况分析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精准把握党员干部思想动态,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教育局党组通过谈心谈话、专题调研、支部汇报、列席组织生活等多种方式,对系统内党员干部思想状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研判。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总体思想状况2025年第三季度,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教育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锚定市委“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定位,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核心要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基础教育优质均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等重点工作。系统全体党员干部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状态积极向上、工作作风务实进取,展现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良好精神风貌。(一)政治理论武装持续深化,教育初心使命更加坚定。局党组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体党员干部自觉将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积极参与“第一议题”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主动运用“学习强国”“智慧党建”等平台加强自学。三季度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等开展专题研讨,深刻领会“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意义。通过学习,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能够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在落实“双减”政策、推进集团化办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工作中立场坚定、行动坚决,牢牢守住教育领域意识形态阵地。(二)党性修养锤炼扎实有效,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全体党员干部党性观念较强,能够牢记党员身份,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局领导班子带头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以普通党员身份参与支部活动。在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提质增效、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等重点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特别是在暑期招生考试、校园安全排查、教育惠民政策落实等攻坚任务中,冲锋在前、攻坚克难,生动诠释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彰显了教育系统党员的先锋本色。(三)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服务群众意识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通过开展“校长接待日”“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育政策进社区”等活动,广泛听取家长、师生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针对“择校热”“课后服务质量”“随迁子女入学”“校园食品安全”等民生热点,党员干部主动下沉基层调研,推动集团化办学覆盖率提升至85%、课后服务精品课程增加至1200余门、随迁子女积分入学政策优化调整,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四)纪律规矩意识显著增强,廉洁从教防线持续筑牢。系统党员干部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普遍较强,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自觉抵制“四风”问题。局党组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开展“以案为鉴、警钟长鸣”警示教育活动,重点排查招生考试、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领域廉政风险点。三季度以来,未发生党员干部违规违纪问题,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对照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要求和人民群众对“好上学、上好学”的新期待,系统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和能力上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理论学习系统性与实践转化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党员干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把握不够全面,特别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蕴含的“九个坚持”“九个方面”重要要求理解不够深入,与我市的教育发展定位结合不够紧密。例如,在如何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育人方式变革、如何构建“五育并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如何破解“择校热”“大班额”等深层次矛盾上,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实践转化的实效性不足,存在“学用两张皮”现象,创新思路和举措不够多。(二)服务群众精细化与攻坚克难锐气有待加强。个别党员干部存在“机关化”倾向,深入学校、课堂、家庭一线调研的主动性不足,对“双减”政策落实中的“隐形变异培训”、随迁子女教育公平、特殊教育融合发展等群众关切问题把握不够精准,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服务效能有待提升。在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民办教育规范发展等攻坚任务中,少数干部存在畏难情绪,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和利益调整,缺乏“啃硬骨头”的勇气和创新突破的魄力。(三)对标先进标杆意识与改革创新胆识有待强化。对标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部分党员干部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标杆意识、精品意识不足。例如,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基础教育品牌、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进和培育高水平大学等方面,主动谋划和开拓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在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新挑战、推进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等领域,突破性成果不够突出,与建设“教育强市”“科技创新强市”的战略目标匹配度需进一步增强。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深化理论武装,提升履职能力。强化专题学习。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开展“教育强国建设”专题读书班,邀请专家学者、先进地区教育部门负责人授课,重点研讨“五育并举”、教育数字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核心议题。创新学习载体。打造“教育先锋论坛”,组织党员干部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展辩论赛、政策解读大赛;建立“党员名师工作室”,推动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推动成果转化。开展“教育改革金点子”征集活动,围绕“集团化办学提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等课题,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调研,形成一批可落地的政策建议和实践案例。(二)践行宗旨意识,提升服务效能。深化一线调研。落实“局领导联系区、处室联系校”制度,组织党员干部每月至少深入1所中小学、幼儿园或职业院校,开展“蹲点式”调研,建立“群众诉求清单—问题解决台账—成效反馈机制”闭环管理。优化惠民服务。推进“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实现入学报名、政策咨询、建议等服务“一网通办”;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行动,建立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工作站联动机制,精准解决“课后服务质量”“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攻坚民生难题。成立“教育惠民攻坚党小组”,针对“择校热”“随迁子女入学”等问题,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2025年底前实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全覆盖,新增公办学位2万个。(三)强化担当创新,激发队伍活力。树立标杆意识。组织党员干部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学习考察,对标“双一流”建设、职业教育“双高计划”等先进经验,制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标提升方案》。激励担当作为。设立“党员先锋岗”“改革攻坚突击队”,在教育综合改革、重大项目建设中开展“比学赶超”活动;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大胆探索创新。打造教育品牌。重点推进“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应用示范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枢纽”建设,力争2025年内培育2~3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教育改革品牌项目。(四)严明纪律作风,筑牢廉洁防线。加强纪律教育。开展“廉洁从教”主题教育月活动,组织学习《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通报教育系统典型案例,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深化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治“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问题;推行“一线工作法”,要求党员干部每年至少解决1个基层学校或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强化风险防控。完善招生考试、工程招标、科研经费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动态监管,打造“清廉教育”品牌,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教育干部队伍。
上一篇:市委老干局2025年前三季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报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