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导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强调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反馈问题,迅速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推动乡村全面发展。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导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2025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导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题鲜明、任务明确,就是针对*市对我区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导反馈的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系统地剖析,并对下一步的整改落实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刚才,相关同志已经通报了市级督导反馈的具体情况,问题清单直指要害,意见建议精准深刻,我们必须照单全收、诚恳接受。这既是对我们前期工作的一次“集中会诊”,更是一次鞭策我们加压奋进的“政治体检”。全区上下要立即警醒起来、行动起来,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措施,不折不扣地抓好整改落实,坚决打赢这场问题整改的攻坚战、歼灭战。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抓好督导反馈问题整改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业大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也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全区上下同心协力、攻坚克难,“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去年底,我们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62.23万亩,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乡村治理效能不断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辛勤付出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面前不能沾沾自喜,问题面前更不能回避退缩。市委的督导反馈,如同当头棒喝,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反馈指出的问题,无论是宏观层面的统筹谋划,还是具体工作中的短板弱项,都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甚至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这充分暴露出我们在思想认识、工作作风、责任落实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好问题整改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这次督导反馈,是对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成效的一次重要检验。整改彻底不彻底、到位不到位,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把整改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以实际行动体现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负责。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好问题整改是补齐发展短板的迫切需要。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工作进步的阶梯。督导反馈指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拨付进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乏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都是制约我区乡村振兴向纵深推进的“中梗阻”和“绊脚石”。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麻木不仁,那么乡村产业的“根基”就不牢,农民增收的“渠道”就不宽,乡村建设的“底色”就不亮。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把整改过程变成解决问题、堵塞漏洞、补齐短板的过程,真正实现“整改一个问题、提升一个领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好问题整改是回应群众期盼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最终的落脚点是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市级督导组发现的问题,很多都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比如,一些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富民产业带动能力不强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直接影响群众对我们党委、政府的信任。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着深厚的感情去抓整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确保乡村振兴的成果能够真正惠及千家万户,交出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时代答卷。
二、聚焦核心问题,以钉钉子精神全面彻底抓好整改任务落实
问题已经摆在面前,回避没有出路,懈怠等于失职。全区上下必须立即行动,对照市级督导反馈意见,逐条逐项建立台账,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第一,要聚焦“硬任务”滞后问题,发起集中攻坚。针对此次督导反馈中点出的几个关键性、指标性问题,必须作为重中之重,由分管区领导牵头,成立工作专班,集中力量、限期突破。一是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高标准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我区虽然建设规模不小,但“重建设、轻管理”以及资金拨付不及时的问题依然存在。区农业农村局、财政局要立即会商,对全区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拨付情况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查,打通所有堵点,确保资金在规定时限内足额拨付到位。对已建成的项目,要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决不能让建好的良田“晒太阳”、撂了荒。同时,要科学谋划好后续项目建设,确保项目规划更科学、工程质量更过硬、综合效益更显著。二是要在“第一产业提质增效”上拿出新办法。督导指出我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放缓,这反映出我们的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等深层次问题。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个“产粮大区”,更要做一个“农业强区”。区发改局、农业农村局、工信局等部门要联合开展专题调研,对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一次系统性“体检”,找准症结所在。要下大力气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的文章,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要积极探索“农业+”新业态,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三是要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展现新作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市里反馈部分脱贫群众增收渠道不稳固、返贫风险依然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区乡村振兴局要牵头,各乡镇(街道)要立即组织开展一次集中走访排查,对所有脱贫户和监测对象进行“过筛子”式的摸底,精准掌握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区级领导要带头下沉到包保乡镇(街道),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面对面帮助群众想办法、出主意、解难题。要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确保每一户脱贫群众都有稳定的增收渠道,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第二,要聚焦“思想认识”偏差问题,进行深刻检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工作上出现的问题,根子往往在思想上。全区各级领导干部要对照反馈意见,深刻反思是否存在“过关”思想,认为脱贫攻坚已经完成,乡村振兴可以“歇歇脚、喘口气”;是否存在“粗放”观念,满足于一般化的部署和要求,工作不深不细不实;是否存在“本位”主义,部门之间协调联动不够,工作合力不强。各单位党(工)委、党组要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组织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结合督导反馈问题,开展一次严肃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上来,把行动聚焦到整改落实的任务上来。
第三,要聚焦“工作作风”不实问题,推动全面改进。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成败。这次督导也反映出我们一些干部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比如报送的材料“穿靴戴帽”,实际工作却“浮在水面”。下一步,必须下大力气整治作风顽疾。要坚决杜绝“纸上整改”“口头整改”,所有整改措施都必须是可操作、可检查、可量化的实招硬招。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走流程”“蹲地头”,把办公室搬到村屯社区,把会议开到田间地(上),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要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把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作为衡量我们整改成效的重要标尺。
三、强化组织领导,以雷霆万钧之势确保整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抓好整改落实,关键在组织,核心在责任。我们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层层传导压力,环环扣紧责任,确保整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要压实领导责任,构建“一级抓一级”的责任体系。整改工作必须坚持以上率下,形成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区级层面,由我和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对全区整改工作统一领导、统一调度。区委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农办、区农业农村局作为牵头单位,负责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三张清单”,明确每一项任务的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各分管区领导要对自己分管领域内的整改任务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办,确保问题改到位、改彻底。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本辖区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把整改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对市级督导反馈的问题和本级自查的问题,都要一抓到底,决不能当“二传手”“甩手掌柜”。
二要强化协同联动,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整改工作同样需要各方协同、合力攻坚。各牵头单位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各责任单位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发改、财政、自然资源、水利、交通等部门要主动向前一步,围绕项目审批、资金保障、要素供给等环节,加强沟通对接,简化办事流程,为整改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持。要坚决破除部门壁垒和利益藩篱,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交叉性问题,必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决不允许出现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现象。
三要严格督查问责,树立“动真格”的鲜明导向承。没有严格的督查,就没有真正地落实。区委督查室、区纪委监委、区委组织部要组成联合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各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常态化、全过程的跟踪督导。重点督查整改方案是否具体、整改措施是否有力、整改成效是否明显、群众是否满意。要建立整改工作“红黑榜”通报制度,对整改工作行动迅速、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对思想不重视、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力、虚假整改甚至拒不整改的,要进行严肃约谈,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并与年度绩效考核、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直接挂钩。我们要用好问责这个“利器”,真正做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倒逼各项整改任务落到实处。
四要注重标本兼治,建立“管长远”的长效机制。抓整改不能就事论事,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要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举一反三,深挖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制度漏洞。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把整改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提炼,固化为制度性成果。要围绕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加快建章立制,完善政策体系,努力构建起一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乡村振兴制度框架,从根本上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推动我区乡村振兴工作迈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新轨道。
同志们,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抓好市级督导反馈问题整改,是一场硬仗,更是一次考验。全区上下必须立即进入“战时”状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坚决把所有问题清仓见底、整改到位。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迎难而上,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推动我区乡村振兴工作开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为*市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我们*区的更大力量!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上一篇:在2025年全市落实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