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上的总结讲话
总结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强化政策衔接,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全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上的总结讲话”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2025年全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刚才,*镇长全面总结了近期村级交叉互检工作的情况,通报了发现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讲得非常全面、非常到位,我完全同意。四位村支书的表态发言,态度诚恳、认识深刻,体现了直面问题的勇气和狠抓整改的决心。希望同志们说到做到,知耻后勇,迎头赶上。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推进会,既是一次问题剖析会,也是一次任务部署会,更是一次决战决胜的动员会。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已经到了最后冲刺、全面收官的关键节点。时间不等人、任务不等人、形势不等人。我们必须以决战的姿态、冲刺的状态,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当前的工作形势,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站位,以“赶考交卷”的清醒自觉扛起收官之战的政治责任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是乡村振兴的底线要求。经过全镇上下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底,全镇*户脱贫户人均年收入稳定超过18500元,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值得我们充分肯定。
但是,同志们,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只代表过去,未来仍充满挑战。越是接近终点,越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从刚才通报的交叉互检情况来看,我们的一些村、一些干部,在思想上已经出现了“疲劳综合症”,行动上出现了“歇歇脚”的念头。有的认为工作干得差不多了,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有的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检查只是“走过场”,不会动真格;还有的存在畏难情绪,面对问题绕道走,不敢动真碰硬。这些思想和行为,是当前我们打赢收官之战的最大障碍,是必须立即纠正的致命隐患。我在这里要明确地告诉大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临时任务”,而是“长期工程”。这既是一场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期末大考”,更是一场检验我们干部队伍政治忠诚、责任担当和能力作风的“政治大考”。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县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彻底摒弃“过关”思想,牢固树立“交卷”意识,把这次迎检作为一次全面的自我体检和自我提升。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务实担当的作风,拿出“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和毅力,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确保我们交出的这份答卷,能够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二、聚焦短板、精准施策,以“钉钉子”的精神攻克瓶颈难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工作的导向。刚才通报的问题,个个都切中要害,反映出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和漏洞。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下足“绣花”功夫,精准发力,靶向治疗,确保所有问题见底清零,所有工作提质增效。
第一,要坚决杜绝“应纳未纳、体外循环”,织密织牢动态监测“防护网”。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是我们的核心任务,是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关键一招。但在检查中,我们发现“应纳未纳”和“体外循环”的问题依然存在。所谓“应纳未纳”,就是由于我们工作疏忽或政策执行不到位,导致一些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没有被及时识别为监测对象,游离于我们的帮扶体系之外。而“体外循环”,则是虽然发现了风险,但没有按规定程序纳入监测,只是在机制外给予一些临时性、非制度化的帮扶。这两种现象,本质上都是责任缺失、作风不实,严重影响了政策的公平性和帮扶的精准性,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各村、各相关站所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开展一次拉网式、地毯式的大排查、大起底。要逐村逐户逐人,特别是针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的“三类人群”,进行精准细致的筛查。要严格对照纳入标准和程序,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户“应纳尽纳”,一个不落。对排查出的问题,要建立台账,立行立改,限时清零。镇纪委要加强监督执纪,对排查不力、整改不实,甚至弄虚作假、搞“体外循环”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绝不姑息。
第二,要盘活用好帮扶资产,做大做强联农带农“利益链”。脱贫攻坚以来,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形成了一批宝贵的帮扶资产。这些资产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资产,让它们持续稳定地发挥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从检查情况看,一些村的帮扶资产后续管理还存在责任不清、机制不健全、收益分配不规范、联农带农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我们必须按照“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全面压实资产管护责任。要对全镇所有帮扶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产核资,明晰产权归属,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台账,确保每一项资产都底数清晰、责任到人。对于经营性资产,要积极探索多种运营模式,可以由村集体自主经营,也可以通过发包、租赁、入股等方式,引入有实力的经营主体进行专业化运营,千方百计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和收益水平。在收益分配上,必须坚决杜绝“一分了之”的简单化、福利化倾向。资产收益要重点用于设置公益性岗位、奖励补助、村内小型公益事业建设和再生产发展,真正把“死钱”变成“活水”。分配方案必须经过“村提方案、镇街审核、区级备案”的民主决策程序,确保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公平公正。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作为资产盘活的核心。要积极“生产托管”“资产入股”“订单农业”等模式,引导脱贫户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方式参与到产业链中来,形成“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紧密利益联结。比如,*村的光伏项目,不仅要让脱贫户拿到分红,更要探索设立“光伏管护员”等公益性岗位,让有劳动能力的群众通过劳动获得更多报酬,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转变,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第三,要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夯实筑牢乡村振兴“基本盘”。群众满意度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尺。提升满意度,不能靠“嘴上说”,必须靠“干出来”。首先要让群众“政策清”。各村要充分利用好微信群、公众号、“村村响”广播等线上线下渠道,把各项惠民政策宣传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驻村干部、村组干部要当好“政策宣传员”,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把政策的“干货”讲清楚、说明白,让群众知道惠从何来、惠在何处。其次要让群众“心里暖”。要坚持把“一户一策”帮扶机制落到实处,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真心实意地与群众交朋友、拉家常,动态掌握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帮助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最后要让工作“留痕迹”。档案资料是记录我们工作历程、展现工作成效的直接载体。各村档案管理员要切实负起责任,对标对表,查缺补漏,对各类档案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和规范整理,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逻辑性,做到账实相符、账相符,让我们的每一分努力都有据可查。
三、强化担当、统筹兼顾,以“一盘棋”思想凝聚决战合力
同志们,当前我们正处在全年工作的收官阶段,各项任务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一盘棋”思想,学会“十指弹琴”,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一方面,要强化责任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的事,而是全镇上下的共同责任。镇党政班子成员要率先垂范,深入包联村,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导,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各站所长要立足本职,主动作为,加强对村级的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各村书记、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是“一线总指挥”,要切实扛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责任压实到人、任务分解到岗,带领“两委”班子和驻村干部,一户一户地过、一项一项地清。全镇上下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另一方面,要坚持统筹兼顾,做到协调并进一体推进。在全力抓好巩固衔接工作的同时,我们绝不能顾此失彼。要统筹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谋划,为我镇的长远发展积蓄后劲。要扎实推进农村合作医疗收缴、二轮土地延包等重点民生工作,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时刻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深入开展矛盾隐患排查化解,严防死守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底线,确保全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我们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向困难“叫板”,善于为问题“破题”,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同志们,收官之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这既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荣誉之战。让我们以背水一战的决心、攻坚拔寨的拼劲、务实担当的作风,全力以赴、尽锐出战,确保交出一份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现代化新*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上一篇:在巡察干部培训开班式上的讲话范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