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云海 分享 时间:

深入推进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政策落地,促进农村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分析当前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对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刚才,会议通报了近期省、市、县各级调研督查反馈的问题,相关同志也对下阶段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我都同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历史性成就,更要正视现实性挑战,以"归零"的心态迈上新征程

回望过去,我们尽锐出战、攻坚克难,打赢了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是我们必须充分肯定的伟大成就。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累计投入大量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一系列精准帮扶举措,实现了全县〔...〕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的辉煌战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脱贫攻坚以来,我们累计投入各类资金亿元,为乡村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是我们必须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

但是,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始于当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一项全新的、更为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过渡期即将结束,我们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近期的各级调研督查,如同一次全面的"政治体检",既肯定了我们的工作,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了我们存在的短板和弱项。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精准度、时效性有待提升;二是产业帮扶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部分产业联农带农机制不够紧密,持续增收的基础尚不稳固;三是基础信息核实工作还存在错漏,动态管理不够及时;四是资金项目管理和后续资产管护责任还未完全压实;五是部分干部存在松劲歇脚、麻痹厌战的思想,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导致群众满意度还有提升空间。

这些问题,每一个都关乎政策的落地,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我们能否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立即警醒起来,坚决克服"闯关"思想和"过关"心态,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我们必须认识到,这项工作是一场不容有失的"背水之战",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我们必须以"归零"的心态,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以"冲刺"的状态,全力以赴投入到新的战斗中,确保五年过渡期圆满收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二、聚焦关键性环节,更要拿出超常性举措,以"钉钉子"的精神攻坚克难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工作的导向。面对当前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我们不能回避、不能遮掩,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拿出超常规的决心和举措,精准发力,靶向治疗,确保所有问题见底清零。

第一,要聚焦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这是衔接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底线性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立即组织力量,对所有脱贫户、监测对象进行一次拉网式、全覆盖的走访排查。要严格对照收入标准和"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核心指标,逐户逐人核实情况,确保基础信息真实准确、动态更新。要强化监测预警,充分发挥好村级网格员、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对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农户,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对各级反馈的问题,要建立详细清单,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一个、销号一个、巩固一个。同时,要持续抓好"四个保障",确保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各项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绝不允许任何一户群众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掉队。

第二,要聚焦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持续拓宽群众稳定增收的渠道。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把产业帮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提升其质量和效益。要用好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确保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逐年稳步提高,到2025年力争达到70%以上。资金和项目要优先支持能够建立紧密联农带农富农机制的产业,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订单收购、土地流转、就业务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把小农户深度嵌入产业链条,让群众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我们要立足本县资源禀赋,持续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深度融合。要积极培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冷链物流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特色品牌。同时,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深化与〔...〕、〔...〕等地区的劳务协作,精准推送就业岗位信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确保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劳动力稳定就业。对于县内的公益性岗位,要加强管理,确保真正发挥"托底"作用。

第三,要聚焦资金资产和项目管理,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脱贫攻坚时期,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形成了一大批扶贫项目资产。管好用好这些资金和资产,是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县财政、审计、乡村振兴等部门要加强对衔接资金使用情况的全过程监管,强化绩效评价,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要对所有扶贫项目形成的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明晰产权,健全运营管护长效机制。对于经营性资产,要积极探索委托经营、股份合作、公开租赁等多种盘活方式,确保资产能够持续稳定地产生效益,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收益分配。对于公益性资产,要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和经费,确保其长期良性运转,持续发挥作用。对较大金额的经营性产业项目,必须进行严格的尽职调查和合规性评估,坚决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

第四,要聚焦群众工作和作风建设,全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乡镇干部、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必须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扎扎实实做好"讲政策、听意见、办实事、转作风"这十二个字。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把我们的帮扶政策、取得的成效讲清楚、说明白,争取群众的理解和认同。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主动到群众家中去,到田间地头去,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诉求,帮助他们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换取群众实实在在的口碑。要通过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强化组织性保障,更要锻造执行性铁军,以"压舱石"的担当确保落实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要完成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落实。我们必须构建起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锻造一支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干部队伍。

一要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千斤担子众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这项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的事,而是全县上下的共同政治责任。县级领导同志要率先垂范,按照分工安排,深入包联乡镇和分管领域,靠前指挥、一线督战,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协同作战,精准把握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抓好本行业、本领域政策的落地和问题整改。各乡镇党委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把压力传导到村、到组、到户、到人。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和生力军作用,确保各项任务在基层落地生根。各结对帮扶单位要持续用心用情用力,把帮扶工作做深做实做细。

二要凝聚强大工作合力。上下同欲者胜。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县乡村振兴局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作用。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又要密切配合、协同发力,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的良好局面。我们要破除部门壁垒,强化系统思维,推动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力量整合,把分散的"指头"攥成有力的"拳头",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要树立鲜明实干导向。"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现在时间紧、任务重,容不得半点虚功。全县广大党员干部都要拿出冲刺的状态、决战的姿态,紧盯时限任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高效推进各项工作。我们要大力倡导"事不过夜、案无积卷"的作风,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对定下来的事情,要一抓到底,不见成效决不收兵。

四要严肃纪律强化督查。严明的纪律是打赢硬仗的重要保证。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督查室要会同县乡村振兴局,组建联合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开展常态化督查和专项督查。要紧盯责任落实、政策落地、工作落细等关键环节,对思想不重视、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得力、整改不到位的,要坚决予以通报批评;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责问责,绝不姑息。我们要以最严明的纪律、最严格的督查,倒逼责任落实、工作见效,为圆满完成过渡期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同志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背水一战的决心、攻城拔寨的勇气、抓铁有痕的作风,全力冲刺、善作善成,坚决夺取这场硬仗的全面胜利,奋力谱写我县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

谢谢大家。

47 5173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