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卫生健康系统深化医德医风建设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强调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卫生健康系统服务质量,确保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市卫生健康系统深化医德医风建设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市卫生健康系统深化医德医风建设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深化医德医风建设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卫生健康工作和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最新决策部署,深刻分析当前我市卫生健康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全面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选择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召开会议,意义重大,任务紧迫。全系统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提高站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共同推动我市卫生健康事业迈上新台阶。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新时代医德医风建设的政治高度与时代内涵
医德医风问题,从来不是孤立的业务问题、作风问题,而是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的政治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这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厚植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卫生健康事业作为重要的民生事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直接、最密切的窗口。医务工作者的言行举止,不仅代表着个人形象,更直接体现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一个服务态度冷漠的眼神,一句缺乏耐心的解释,一次不规范的诊疗行为,都可能损害医患之间的信任,侵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反之,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温暖的服务,则能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因此,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赢得民心所向的政治高度,来深刻认识抓好医德医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将其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
第二,这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当前,我国卫生健康事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已经从"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向"看好病、服务好、体验好"转变。医疗技术的竞争固然重要,但医德医风所代表的服务品质和人文精神,正日益成为衡量一家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标尺。良好的医德医风能够有效降低医疗风险、化解医患矛盾、提升患者依从性,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它能够塑造医院的品牌形象,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信赖与支持,为医院吸引人才、引进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一个没有良好医德医风作支撑的医疗机构,即使拥有再先进的设备、再前沿的技术,也终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第三,这是回应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建设健康〔...〕市的时代课题。近年来,我市卫生健康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特别是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展现了崇高的职业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市基层医疗机构的群众就医满意度已稳定在95%以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但是,成绩面前,更要保持清醒。95%的满意度,也意味着仍有5%的提升空间,背后可能对应着成千上万群众不满意的就医体验。这些不满意,往往集中在服务态度、沟通交流、诊疗规范、费用透明度等方面,归根结底都与医德医风密切相关。建设"健康〔...〕市",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更要有健康的医患关系、健康的行业生态。全系统必须主动回应群众关切,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持续改进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就医满意度和对健康工作的认可度。
二、坚持问题导向深刻检视当前医德医风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对照党中央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待、对照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市卫生健康系统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将成为阻碍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和"拦路虎"。
一是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拧得不够紧。少数医务人员和管理干部政治站位不高,对全面从err治党和医德医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有的把政治学习当成"软任务",满足于读读文件、抄抄笔记,未能真正入脑入心,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理想信念动摇,服务宗旨意识淡薄,把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简单等同于一份谋生的职业,缺乏应有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个别年轻干部在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受到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纪律规矩意识不强,廉洁自律的防线不牢。
二是行业领域的不正之风禁而未绝。尽管三令五申、持续整治,但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领域的一些深层次、顽固性问题依然存在。比如,个别医务人员利用执业便利,违规接受医药企业的回扣、宴请和各种名义的赞助;部分科室存在开具"大处方"、进行不必要检查的现象,增加了患者负担;在与企业合作、设备采购等环节,依然存在廉政风险点。这些行为严重败坏了行业风气,损害了群众利益,是侵蚀医疗卫生系统肌体健康的"毒瘤",必须下猛药、出重拳,坚决予以根除。
三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存在堵点。一些医疗机构仍然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现象。有的窗口单位服务流程不够优化,让患者来回跑路;有的医务人员与患者沟通技巧欠缺,解释病情缺乏耐心,甚至与患者发生争执;有的对患者的隐私保护不够重视,在公开场合讨论患者病情。这些看似"小节"的问题,却直接影响着群众的就医体验,是引发医患矛盾的重要导火索。必须深刻反思,服务意识的根子究竟有没有扎深,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究竟有没有落到实处。
四是制度建设和监督执管的"闭环"尚未完全形成。一些单位虽然制定了医德医风考评、投诉处理、廉洁从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执行层面存在"宽松软"现象。制度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却未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医德考评结果与职称晋升、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等切身利益的挂钩机制不健全、不刚性,导致"干好干坏一个样",无法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有待加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机制还不完善,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这些问题的存在,根源在于部分单位党组织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管党治党责任感不强,对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未能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醒,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大排查、大扫除。
三、聚焦关键环节体系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与医德医风建设深度融合
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要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穿于医德医风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以党建引领行风,以行风检验党建成效。根据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2025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和省里制定的《"医德医术医规医风"提升行动方案》,结合我市实际,下一步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各级党组织要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要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逐章逐条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医学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弘扬"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的传统美德和在抗疫斗争中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挖掘和宣传本系统、本单位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感召人、教育人,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第二,突出专项整治,坚决纠治行业不正之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保持高压态势,聚焦突出问题,开展精准有力的专项整治。要严格对照上级明确的七个方面重点整治任务和"九项准则"要求,全面开展自查自纠。一是聚焦医药购销领域。要对药品、耗材、设备采购等关键环节进行全流程监管,严格执行"两票制",规范与医药企业的合作交往,严肃查处临床用药、物资采购等环节中的回扣、提成等商业贿赂行为。二是聚焦医疗服务行为。要加强对诊疗行为的监管,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处方、检查、用药进行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坚决杜绝滥检查、大处方、泛耗材化等过度医疗行为。三是聚焦医务人员从业行为。要明确划出收受"红包"礼金、泄露患者隐私、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参与直播带货等行为的"红线",一经发现,依规依纪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各单位要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第三,健全制度体系,织密扎紧长效常治的监督网络。从严治党、从严治院,关键靠制度。必须着力构建一套权责清晰、流程规范、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制度体系,真正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一要完善医德考评机制。要修订和完善医德医风考评细则,细化量化考评指标,将医务人员的政治表现、服务态度、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情况全部纳入考核范围。关键在于强化考评结果的运用,必须将其作为岗位聘用、职称晋升、绩效核定、评优评先的"硬杠杠",考评不合格者,在上述事项中实行"一票否决",让制度真正"长牙""带电"。二要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要清晰界定医德失范行为,制定详细的负面清单,明确不同失范行为对应的处理措施,从警告、通报批评到降级、解聘,形成梯度惩戒体系,让所有医务人员心中有戒尺、行为有底线。三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要在医院显著位置公开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建立健全院长接待日、医患沟通会、出院患者回访等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力争实现一般投诉在48小时内得到初步回应和处理,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第四,厚植文化根基,培育崇德向善的行业新风。建设优良的医德医风,惩戒是手段,教育和引导才是根本。要在全系统大力倡导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医院文化。一方面,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要深刻认识到,医务人员是高压力、高风险、高负荷的职业群体。各单位领导班子要真心实意地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维护他们的职业尊严。要建立健全心理疏导和压力缓解机制,帮助他们以健康的身心状态投入工作。只有感受到组织温暖的医务人员,才能更好地向患者传递温暖。另一方面,要提升医务人员的综合素养。要将沟通能力作为医务人员的必备技能,定期开展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形式多样的沟通技巧培训,教会医务人员如何更好地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如何艺术地告知病情,如何进行人文关怀。要鼓励医务人员加强学习,不仅要钻研医术,还要涉猎文学、历史、哲学等,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努力成为一个既有技术深度又有情感温度的"苍生大医"。
同志们,深化医德医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单位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要落实好"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每一名干部职工,都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廉洁的行医之风,共同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为奋力谱写"健康〔...〕市"建设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