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

云海 分享 时间:

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推动思想武装,增强“四个意识”,落实决策部署,促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集中学习研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既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也是一次精准的行动对表。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对于正处在绿色崛起关键时期的〔...〕市而言,这不仅是必须答好的"发展题",更是必须扛起的"政治卷"。刚才,几位同志结合工作实际,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听后很受启发。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以更高站位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次我们集中学习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法》等法规条例,为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提供了权威遵循。

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在于把握"两个关系"的辩证统一。其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彻底扭转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为我们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指明了根本方向。对于〔...〕而言,我们地处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健康度,直接关系到重要江河下游数亿人民的福祉,我们肩负的使命特殊而重大。其二是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为我们破除"保护就不能发展"的思维定势,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提供了"金钥匙"。〔...〕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未来也在生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我们必须破解的时代课题。

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键在于扛起"一份责任"的政治担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责任是落实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正如《学习纲要》所指出的,要针对决策、执行、监管中的责任,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情形,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这警示我们,生态环境保护不是可松可紧的"软任务",而是不可逾越的"硬杠杠"。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坚决扛起守护一方绿水青山的政治责任。

二、正视发展现状,以更清醒头脑审视生态环境保护的成绩与挑战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的"绿色名片"越擦越亮。

我们的成绩是实实在在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领跑。截至今年8月底,我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平均浓度稳定在20微克/立方米以下,市民"开窗见蓝、推门见绿"已成为生活常态,这份"清新指数"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名列前茅。水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全市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连续多年保持100%,"一江清水送下游"的承诺掷地有声。绿色版图不断扩大。全市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至%,距离"十四五"规划提出的46%目标近在咫尺。可以说,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画卷,正在〔...〕大地徐徐展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风险与挑战。一是生态系统的固有脆弱性不容忽视。我市地处两大气候带交汇区和重要地理分界线,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风险依然存在,生态保护的压力丝毫不能减轻。二是发展与保护的深层矛盾依然存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项目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对生态空间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在保障民生改善中推动绿色转型,依然是考验我们智慧和定力的重大课题。三是环境治理的顽固性长期性凸显。从历次各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看,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根源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例如,部分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城乡生活垃圾污水处理体系短板、矿山生态修复历史欠账等问题,整改难度大,容易出现反弹,需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四是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部分干部"重发展、轻保护"的惯性思维尚未彻底根除,运用法治思维和市场化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不足;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的科技化、智能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广度和深度仍需拓展。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决不能掉以轻心。

三、聚焦重点任务,以更实举措擘画生态〔...〕绿色发展新蓝图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全市上下必须牢牢把握"生态〔...〕、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不动摇,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推进,一件一件抓落地,重点在"一屏障、四廊道、一高地、多基地"的战略布局上持续用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第一,全力筑牢生态安全"一屏障"。这是我们的首要使命和核心功能定位。要将〔...〕建设成为重要江河上游坚不可摧的生态安全屏障。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加强上游水源涵养区保护,严格执行天然林保护制度,大力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坡耕地改造工程。要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修复,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要以流域为单元,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系统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性。

第二,精心构建区域联动"四廊道"。生态廊道是连接生态"孤岛"、保障生态系统连通性的"生命线"。我们要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构建贯通全域、串联城乡的"四廊道"生态网络。这"四廊道",主要是指沿市内两大主要江河水系构建的两条滨水生态廊道,围绕重要支流水系构建的一条流域生态廊道,以及依托主要交通干线构建的一条绿色交通廊道。要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河岸带生态修复、小流域综合治理、道路沿线绿化提升等工程,将碎片化的生态斑块串珠成链,形成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廊道,提升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第三,奋力打造绿色发展"一高地"。守护绿水青山,最终目的是为了收获金山银山。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就是要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要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承,做大做强文化旅游、康养度假、绿色食品、中医药等生态产业,让"好生态"卖出"好价钱"。另一方面,要加快"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步伐。这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标志性工程。要进一步做实做细基础工作,加强向省上和国家的汇报衔接,在生态资源评估、价值核算、市场化交易等方面先行先试,力争在创建工作上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第四,着力创建价值转化"多基地"。这是打造"一高地"的具体支撑。要根据各县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价值转化基地。比如,在生态环境优越、农产品质优良的区域,创建国家级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在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的区域,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森林康养基地;在清洁能源富集的区域,创建集水能、风能、太阳能于一体的清洁能源示范基地。通过"多基地"的集群发展,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的绿色产业体系,真正让生态红利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四、强化责任担当,以更严纪律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攻坚战,必须有铁的纪律作保障。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举措,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一要全面压实党政同责。生态环境保护是重大的政治责任、民生工程。要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办。班子其他成员要严格履行"一岗双责",抓业务必须抓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二要坚决狠抓问题整改。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工作的导向。对于各级各类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不折不扣抓好整改。要严格落实"建立台账、明确责任、督办落实、办结销号"的闭环整改模式,确保每一项问题都整改到位、见底清零。要举一反三,由点及面,深入排查同类问题和潜在风险,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决杜绝"纸面整改""虚假整改",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三要持续健全考核机制。考核"指挥棒"怎么挥,干部行动就怎么走。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在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中的权重,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要表彰奖励、提拔重用;对履职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责问责,真正树立起"以生态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

四要广泛凝聚社会合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将生态环保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营造关心生态、崇尚生态、保护生态的浓厚氛围。要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事业。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环保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同志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和"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建设新篇章,为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47 5172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