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暨“监督一张网”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爱国 分享 时间:

加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监督一张网”建设,确保清正廉洁的社会环境。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市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暨“监督一张网”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市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暨"监督一张网"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暨"监督一张网"建设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指示精神,听取前一阶段全市集中整治和"监督一张网"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分析当前形势,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刚才,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民政局等单位汇报了各自领域的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市资规局、市卫健委、市财政局等单位围绕"监督一张网"建设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都讲得很实在,说明大家对这项工作是上了心的、是抓在手上的。省纪委监委第〔...〕督导组的同志们也到会指导,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也是一种有力的督促。

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加快推进"监督一张网"建设,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具体行动,更是护航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全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提高站位,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这两项工作向纵深发展,取得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扎实成效。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在常态长效中深化思想认识

自上级部署开展集中整治工作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一体推进"查、改、治",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乡科级干部21人,县处级干部8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万元。进入2025年,我们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在相关领域立案数量和处分人数同比均有显著增长,挽回经济损失超过400万元。这些数据背后,是一批隐藏在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被揪出,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例如,前段时间市纪委监委通报的〔...〕镇〔...〕村〔...〕村民小组原组长〔...〕违规挪用村集体资金案,涉案金额达万元。此案的查处,不仅为村集体追回了被侵占的资产,更在当地形成了有力震慑,彰显了市委对基层腐败问题"零容忍"的坚定决心。类似这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案件,每查处一起,都是对公平正义的一次捍卫,都是对党风政风的一次净化。

与此同时,"监督一张网"建设工作也从蓝图设计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去年市委主要领导同志专题调研全市"监督一张网"建设工作,并现场观看了运行操作演示,标志着这项工作已经具备了全面铺开的基础。通过整合各类监督信息资源,着力打通数据壁垒,一个覆盖权力运行全过程、全周期的数字化监督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为我们实现从"人海战术"到"智慧监督"的转变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禁而未绝、存量尚存、增量仍有发生。一些问题甚至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动向:

一是重点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从近期的案件查处和巡视巡察情况看,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依然是腐败问题的"重灾区"。一些基层干部利用项目审批、资金拨付、资源分配等环节的权力,以权谋私、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是作风问题顽固性、反复性凸显。"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现象在一些窗口单位和服务部门依然存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的"躺平式"干部依然不少;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屡禁不止。这些作风顽疾,看似是小事,实则严重侵蚀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三是监督体系的系统性、协同性仍有不足。"监督一张网"的建设虽然开了好头,但距离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监督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数据"烟囱"、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各类监督力量尚未完全形成"一盘棋"的格局,导致监督发现问题的精准度、处置问题的效率还有待提升。

这些问题的存在,警示我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深化集中整治、建好"监督一张网",绝不是一阵风、走过场,而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持久战。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坚决克服"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

二、深化集中整治,坚持利剑高悬,坚决铲除基层腐败滋生土壤

深化集中整治,核心在于"精准"和"有力"。必须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问题最突出的领域,以雷霆之势重拳出击,以"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的决心,持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

第一,要突出整治重点,实施靶向打击。目标不清,则事倍功半。下一阶段的集中整治,必须牢牢锁定以下几个关键领域:一是乡村振兴领域。要紧盯惠农补贴、集体"三资"管理、土地征收、工程项目建设等关键环节,严查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行为,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让振兴成果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群众。二是民生保障领域。要深入排查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环节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严肃查处在就学就业、看病就医、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的不公不廉行为,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三是营商环境领域。要坚决整治行政审批、政务服务、执法监管等环节中存在的吃拿卡要、推诿扯皮、以权谋私等问题,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秩序的涉黑涉恶腐败,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透明、法治的发展环境。

第二,要拓宽线索来源,提升发现能力。问题线索是案件查处的源头活水。要构建"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举报体系,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让群众的"火眼金睛"成为发现问题的"探照灯"。要强化与巡视巡察、审计、财会、统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问题线索移送"绿色通道"和快查快办机制,深挖彻查隐藏在数据背后、项目背后、资金背后的腐败线索。要主动下沉到基层一线,通过明察暗访、蹲点调研等方式,近距离倾听群众呼声,精准发现问题。

第三,要坚持严查快办,形成强大震慑。对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必须坚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标准不降。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对问题线索要优先处置、从严查办,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要强化"室组地"联动,整合办案力量,对一些重大复杂案件,要提级办理、挂牌督办,确保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要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对查处的典型案件,要点名道姓公开曝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持续释放一严到底、寸步不让的强烈信号。

三、加快"监督一张网"建设,强化数字赋能,以系统集成提升监督治理效能

如果说集中整治是"当下改"的霹雳手段,那么"监督一张网"建设就是"长久立"的制度保障。这项工作是推进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现代化的"牛鼻子"工程,必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新举措强力推进。

第一,要聚焦系统集成,打破数据壁垒。"监督一张网"的生命力在于数据的互联互通。当前,我市各部门都沉淀了海量的数据资源,但这些资源分散在不同的系统里,如同一个个"数据孤岛",严重制约了监督效能。必须下定决心,强力推进数据归集共享。财政、资规、住建、农业、人社、医保等重点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主动作为,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尽快将本领域的项目、资金、资产、人员等核心数据接入"一张网"平台。要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建立健全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彻底拆除部门之间的"数据墙"。

第二,要突出智慧赋能,实现精准预警。建设"监督一张网",绝不是简单地把线下监督搬到线上,而是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平台建设要嵌入预警模型,通过对项目招投标、资金拨付、补贴发放、公车使用等数据进行碰撞比对和关联分析,自动发现异常情况和廉政风险点。例如,可以设置"同一项目频繁变更中标单位""同一身份证在多地领取补贴""公车节假日高频异动"等预警规则。一旦触发规则,系统自动生成预警信息并推送给相关监督部门,实现从"被动接访"到"主动发现"的转变,让监督更具前瞻性和主动性。

第三,要优化业务流程,推动监督协同。"一张网"不仅是技术平台,更是业务协同平台。要依托平台,重塑监督工作流程,实现各类监督力量的贯通协调。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派驻监督要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高效协同。在平台上,要实现问题线索的"一键移送"、办理过程的"全程留痕"、整改情况的"在线督办"、监督成果的"共享共用"。通过流程再造,形成发现问题、研判问题、处置问题、整改问题的监督闭环,真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四、坚持标本兼治,深化改革创新,健全完善常态长效制度机制

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是深化集中整治和建好"监督一张网"的根本目标。必须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一体推进惩治、整改和治理,做好案件查办的"后半篇文章"。

一要深化以案促改,堵塞制度漏洞。每一个腐败案件的背后,都反映出权力运行、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要建立"一案一剖析、一案一整改"工作机制,对查处的每一起典型案件,都要深入剖析其发案原因、制度短板和监管盲区。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认领问题,举一反三,对照检查,从制度层面加以解决。例如,针对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问题,住建、交通等部门就要完善招投标管理办法;针对惠农资金被冒领的问题,农业、财政部门就要优化补贴发放流程。通过扎紧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要完善权力清单,规范基层用权。基层权力看似微小,但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加以规范和约束。要全面梳理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的权力事项,编制并公开"小微权力"清单,明确权力边界、责任主体和运行流程,让基层干部知道"权能用在哪、该怎么用",也让群众明白"事该找谁办、该怎么办"。要依托"监督一张网",将"小微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纳入线上监督,实现权力运行可查询、可追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三要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围绕集中整治和"一张网"建设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深层次问题,研究制定一批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规定。例如,可以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实施办法》,破解对"一把手"监督难题;可以探索建立《〔...〕市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全过程监管办法》,确保资金安全高效;可以制定《〔...〕市"监督一张网"平台运行管理办法》,保障平台规范有序运行。通过建章立制,将集中整治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固化下来,形成常态长效的工作格局。

五、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各方责任,汇聚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深化集中整治和推进"监督一张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必须加强党的统一领导,拧紧责任链条,凝聚各方力量。

第一,要压实主体责任。全市各级党委(党组)要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当好"第一责任人",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要把这两项工作纳入本地本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和部门的集中整治与监督工作,不能当"甩手掌柜"。

第二,要强化监督专责。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好监督专责,聚焦主责主业,既要铁面执纪、严肃问责,当好"黑脸包公",又要善于统筹协调、当好参谋助手,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责任贯通协同、一体落实。要加强对下级纪委监委的领导和指导,确保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步调一致、同向发力。

第三,要夯实监管职责。各职能部门是行业监管的第一道防线。发改、财政、审计、教育、卫健、人社等部门,不能认为反腐败只是纪委的事,必须牢固树立"管行业就要管行风"的意识,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要主动运用"监督一张网"平台开展行业内部的风险排查和日常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涉嫌违纪违法的线索及时移送,决不能敷衍塞责、失职失守。

第四,要严格考核问责。要将集中整治和"监督一张网"建设工作成效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工作推进不力、问题整改不到位、群众反映强烈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约谈、通报批评。对因失职渎职导致本地区本领域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要坚决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同志们,人民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执政之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久久为功的韧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坚定不移深化集中整治,高质高效建好"监督一张网",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为加快推进〔...〕自由贸易港核心区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谢谢大家。

47 5165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