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示范区环保突出问题整治行动调度会上的讲话

云海 分享 时间:

强调示范区环保问题整治的重要性,要求各部门加强协作,落实整改措施,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示范区环保突出问题整治行动调度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示范区环保突出问题整治行动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环保突出问题整治行动调度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区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极端严峻的形势,全面部署下一阶段的攻坚任务。刚才,生态环境分局的同志通报了近期情况,相关单位也作了表态发言,态度是坚决的,决心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决心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关键要看行动、看结果。开短会、讲要点,下面我强调三个方面意见。

一、深刻认识当前形势,以背水一战的决心扛起政治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近年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回顾过去几年的工作,我们打了不少硬仗,也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例如,在过往的专项整治行动中,全区累计排查并完成整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高达2217个,整改完成率达到%;在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中,我们实现了所有问题按时序进度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全面竣工;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中,问题整改完成率更是达到了%,有力保障了群众的饮水安全。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各位以及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付出。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属于过去,未来的挑战更加艰巨。当前,我区的污染防治工作正处在一个滚石上山、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甚至出现严重反弹。从最新的监测数据和日常调度情况看,当前的大气污染防治形势极其严峻,可以用"前所未有"来形容。

第一,从数据指标上看,改善压力空前巨大。尽管在20xx年,我区空气质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PM10年平均浓度为7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年平均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但是,进入2025年以来,尤其是在第三季度,我们的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明显放缓,部分时段核心污染物的浓度甚至出现了不降反升的趋势。我们距离2025年底浓度低于4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到%的年度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时间已进入九月中旬,秋冬季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攻坚期即将到来,气象条件将更加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如果不能在接下来的三个多月里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扭转当前的被动局面,我们将无法向市委市政府交代,更无法向全区人民交代。

第二,从问题根源上看,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我区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交通运输结构偏公路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这些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决定了我们的环境承载能力有其上限。同时,一些长期存在的顽固性问题成为了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比如,燃煤散烧问题,在一些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屡禁不止,成为冬季取暖期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又比如,秸秆禁烧问题,每到夏收秋收季节,依然需要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严防死守,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火点。再比如,餐饮油烟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已经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身边污染,其对的"贡献"不容小觑。这些问题看似不大,但量大面广,治理难度极大,反复性强,已经成为制约我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瓶颈。

第三,从工作状态上看,部分干部的松劲心态亟待扭转。必须坦率地讲,在持续高压的环保工作中,我们一些单位、一些干部出现了思想上的疲沓、行动上的懈怠。有的认为环保工作抓了这么多年,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产生了畏难情绪;有的认为环保标准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投入越来越大,产生了厌战情绪;还有的在工作中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责任压力传导层层递减,导致一些好的政策措施在"最后一公里"落不了地、见不到效。这种精神状态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最大敌人。如果思想的"总开关"拧不紧,那么再好的方案、再严的措施,最终都只会是一纸空文。

同志们,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我们必须彻底摒弃任何侥幸心理和松懈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这次会议的部署上来,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向污染顽疾发起最猛烈的总攻。

二、聚焦重点难点问题,以精准施策的举措全力扭转局面

打蛇要打七寸,做事要抓关键。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形势,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影响我区空气质量的突出短板和关键环节,实施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集中力量打好几场歼灭战。根据区工管委的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全区上下要以雷霆之势,重点抓好以下三项任务。

(一)聚力攻坚燃煤散烧,坚决切断冬季污染源头

燃煤散烧是北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的重要成因,其低空、近距离排放的特点,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必须下定决心,用硬措施彻底解决这一顽疾。

第一,明确时间节点与量化目标。设定明确的时间表:从即日起至10月底为全面排查和宣传动员阶段;11月1日至明年3月15日供暖季结束为集中整治和严管严控阶段。我们的目标是,在11月1日正式供暖前,实现建成区及周边重点管控区域内"散煤动态清零",全区范围内杜绝销售和使用劣质散煤,确保清洁取暖改造用户"应用尽用、安全使用"。

第二,压实网格化责任分工。各街道办事处是燃煤散烧管控的第一责任主体,要立即启动网格化排查,将任务分解到每个社区、每个村组、每名网格员,做到"户户走到、情况摸清",建立详实台账,明确存量与整治方案。市场监管分局要牵头负责流通领域管控,对全区所有煤炭销售点进行拉网式检查,严厉打击无照经营、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煤炭的行为,从源头上切断劣质煤流入渠道。生态环境分局要加大对使用单位的执法检查力度,对违规使用燃煤的工业企业、小作坊、餐饮单位等,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发展改革部门要会同相关单位,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工程,确保"煤改电、煤改气"工程质量和后续的能源供应,决不能让群众因为取暖问题而挨冻。

第三,建立严格的考核指标。本次整治行动,将引入量化考核。对各街道,主要考核排查台账的准确率、散煤的清零率以及辖区内卫星热点和群众举报数量。对职能部门,主要考核市场检查覆盖率、违法案件查处率和清洁能源的保障率。区工管委督查室将组织专项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行明察暗访,督查结果直接与年度绩效考核挂钩。

(二)聚力攻坚秸秆禁烧,坚决筑牢农业面源防线

秋收在即,秸秆禁烧工作又将进入大考。这项工作年年抓、年年讲,但绝不能有丝毫麻痹。一颗火星就可能造成大面积污染,让我们的努力付诸东流。

第一,明确时间节点与量化目标。秋季秸秆禁烧工作从即日起全面启动,重点管控时段为9月20日至11月10日。我们的目标是"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力争实现全区"零火点"的最终目标。这不仅是一个工作目标,更是一个硬性的政治任务。

第二,健全三级包保责任体系。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区级统筹、街道负责、村(居)落实"的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各街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挂帅、靠前指挥。要将禁烧责任明确到每一位包村干部、村干部和网格员,将地块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农户和田间地头,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责任网络。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大喇叭、宣传车、微信群等多种形式,把禁烧政策和秸秆综合利用的知识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心中,引导农民群众变"被动禁烧"为"主动不烧"。

第三,构建"人防+技防"的立体化监控网络。在发挥传统人力巡查作用的同时,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生态环境分局要利用好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确保火点信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推送、第一时间处置。各街道要充分利用无人机等设备,开展高频次、大范围的空中巡查,弥补地面巡查的盲区。要组建应急扑火队伍,备足灭火设备,确保一旦出现火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处置,将影响降到最低。考核方面,将以国家和省级推送的卫星监测火点数量作为核心考核指标,出现一个火点,就对所在街道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考核结果与生态补偿资金分配直接挂钩。

(三)聚力攻坚餐饮油烟,坚决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度

餐饮油烟污染虽然看似"小事",但却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治理餐饮油烟,既是改善空气质量的需要,也是回应群众关切的必然要求。

第一,明确时间节点与量化目标。从10月1日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整治行动。目标是:到2025年底,全区所有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油烟净化设施安装率达到100%,正常使用率达到100%,定期清洗维护率达到100%;油烟在线监控系统的安装范围进一步扩大;群众关于油烟污染的投诉量同比下降30%以上。

第二,厘清多部门联合监管责任。餐饮油烟治理涉及多个部门,必须形成合力,杜绝推诿扯皮。生态环境分局负责制定排放标准,并对油烟排放情况进行监督性监测和执法。城市管理执法分局负责对临街餐饮门店的日常监管,依法查处未安装净化设施、不正常使用净化设施以及露天烧烤等违法行为。市场监管分局负责在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时,严格审查其环保手续,从准入环节把好第一道关。各街道办事处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对辖区内的餐饮单位进行全面摸底,建立管理台账,并配合执法部门开展工作。

第三,创新监管手段与考核方式。要积极推广油烟在线监控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对重点餐饮企业的净化设施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实现非现场监管。对于考核,将建立"红黑榜"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油烟治理先进单位和后进单位。将餐饮油烟治理情况纳入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和文明城市创建的评价体系。同时,鼓励公众参与监督,设立有奖举报电话,对经核实有效的举报线索给予奖励,营造全民共治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纪律保障,以动真碰硬的作风确保任务落地

好的部署,关键在于落实。如果责任不落实,任务就是一句空话;如果纪律不严明,制度就是一纸空文。要确保这次整治行动取得实效,就必须拿出动真碰硬的作风,用最严格的纪律来保障执行。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高效运转的指挥体系。为加强对这次行动的领导,区工管委决定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各相关区领导任副组长,各街道、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环保突出问题整治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统筹协调、督导调度和信息报送。要建立"日报告、周调度、月通报"的工作机制,及时掌握进展,研究解决问题。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专班,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把最精干的力量调配到一线,确保各项任务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

(二)强化督导问责,树立失责必究的鲜明导向。话已经说得很重,关键要让问责"长牙""带电"。区纪工委监委、区工管委督查室要组成联合督导组,围绕本次会议部署的重点任务,开展全过程、嵌入式监督。要紧盯责任落实情况,对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对工作推进不力、问题整改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要坚决启动问责程序,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要通过严肃的追责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形成强大震慑,让每一个干部都时刻绷紧环保这根弦。

(三)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全民参与的共治格局。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人民战争,必须依靠人民、发动人民。宣传部门要制定专项宣传方案,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各种平台,大力宣传我区开展整治行动的决心、举措和成效,及时报道先进典型,公开曝光反面案例。要加强科普宣传,向公众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知识,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全社会形成关心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风尚。只有当每一个人都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我们的"蓝天白云"才能真正从梦想照进现实。

同志们,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这既是一场发展观的深刻革命,也是对我们执政能力和干部作风的重大考验。希望大家立即行动起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坚决打赢这场环保突出问题整治的攻坚硬仗,为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47 5169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