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组长在全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强调团队合作与交流,分享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育创新与改革,共同成长。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语文学科组长在全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语文学科组长在全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在此与各位学科组长、备课组长交流分享。作为高中语文学科组长,我深知这份工作既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今天,我想围绕我们学科组在实践中摸索出的"聚、钻、实"三字心得,向各位汇报我们的一些粗浅体会,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以"聚"为先,凝聚团队合力,筑牢发展根基
独行快,众行远。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事业,更需要团队的温暖与力量。我们的"聚",体现在三个方面:
1.聚人心,营造归属感:我们努力打造一个开放、包容、互助的教研共同体。定期组织团队建设活动,不仅是严肃的教研会议,也有轻松的读书沙龙、经验茶话会,关心组内每位老师的工作与生活,尤其是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困惑与中年教师的职业倦怠,让大家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和支持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聚情怀,唤醒内驱力:语文不仅是知识学科,更是承载人文精神、家国情怀的沃土。我们共同重温教育初心,探讨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通过对经典文本的深入解读、对学生作文中真情实感的分享,不断激发彼此对语文教育的热爱与使命感。这种共同的情怀追求,是超越绩效考核的强大内驱力。
3.聚能量,整合优势资源:我们汇聚组内每一位老师的特长优势,有的老师擅长文本细读,有的擅长作文教学,有的精通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通过建立资源共享库、推行"主备人说课+集体研磨"的备课模式,实现智慧共享、优势互补,形成"1+1》2"的聚合效应,将个人的闪光点汇聚成团队的能量场。
二、以"钻"为要,深耕专业沃土,提升育人本领
打铁必须自身硬。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挑战,唯有持续深入地"钻",才能保持学科组的生命力与竞争力。
1.钻教材,把握教学根本:我们深入学习新课标,精研新教材的编写理念、单元结构、文本选编意图。不仅是"教教材",更是"用教材教"。我们对比不同版本教材,参考名校如北京十一学校、上海中学的单元教学设计,结合学情,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整合重构,力求吃透教材,用活教材。
2.钻业务,锤炼教学艺术:我们聚焦课堂教学主阵地,将"钻"落在实处。常态化开展听评课活动,不仅听组内老师的课,也利用网络资源观摩学习名校名师课堂。我们深入研究"任务群教学"、"大单元设计"、"情境化教学"等前沿理念与实践,鼓励老师大胆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如项目式学习、辩论赛、戏剧表演等,反复打磨,精益求精,不断提升课堂效能。
3.钻能力,促进自我迭代:我们倡导终身学习,鼓励并支持老师们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术会议,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参与课题研究。我们定期邀请校外专家或组内骨干做微讲座,分享学习心得与研究进展。通过持续的专业阅读和反思性实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教育科研等综合能力,实现自我超越。
三、以"实"为基,注重过程落实,追求育人实效
一切美好的理念与设计,最终都要落到"实"处,体现在学生实实在在的成长上。
1.备课实,集智共创:我们的集体备课不走过场,要求做到"四定五统一"(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备人;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主要环节、统一基础作业、统一单元检测),同时鼓励个性化修改。主备人提前深入研究,提供详细预案;集体研讨时畅所欲言,甚至激烈辩论,直到形成最优方案,确保每一节课都经过精心设计。
2.上课实,精讲精练:我们追求高效课堂,强调目标明确、内容充实、重点突出、互动充分。教师讲解力求精炼、精准、精彩,把更多时间还给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思维训练和合作探究。课堂练习与作业设计强调针对性、层次性和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实,全面发展:我们的"实",最终目标是学生的实际获得。不仅关注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培育。通过开设选修课、组建文学社、举办诵读比赛、辩论赛等活动,为不同特质的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平台和展示的机会,将培养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各位同仁,"聚"是前提,是团队生态;"钻"是路径,是专业精进;"实"是目标,是价值归宿。这三者相互依存,循环促进。我们知道,与许多顶尖名校相比,我们的探索还需进一步深化。未来,我们将继续在这三个字上用心用力,学习借鉴兄弟学科组和名校的先进经验,不断优化我们的工作。
教学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贡献学科组的力量!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