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全市行政执法队伍座谈会上的讲话

云海 分享 时间: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能力,确保公正、高效、规范执法,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市全市行政执法队伍座谈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市全市行政执法队伍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行政执法队伍座谈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分析我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来队伍建设的现状,共同研究探讨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压实责任,全面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刚才,〔...〕同志通报了全市行政执法改革的有关情况,总结客观、问题找得准;11支行政执法队伍的主要负责同志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谈了情况、讲了问题、提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司法局、市财政局等部门的同志也立足职能作了积极回应。总的来看,这次会议开得很及时、很有必要,是一次正视问题的"诊断会",也是一次共谋发展的"部署会"。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深刻认识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自全市推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和全体执法人员攻坚克难、奋发有为,推动我市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可以说,改革的顶层设计方向正确、实施路径清晰、工作成效显著。我们整合了执法主体,优化了资源配置,初步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九龙治水"、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问题,执法效能得到了有效提升。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力整治,市场秩序、城乡环境、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的执法监管更加到位。从数据上看,去年以来,全市各执法队伍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超过5600件,办结率达到%,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至93%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在座各位以及全市广大行政执法人员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委,向长期奋战在行政执法一线的全体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对照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对照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盼,对照市委提出的"冲刺县域经济〔...〕地区五十强、全国百强、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的宏伟目标,我市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刚才〔...〕同志的通报和各单位的发言也印证了这一点。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形"的重构与"神"的重塑仍有差距。部分领域的改革还停留在机构合并、人员划转的物理层面,尚未真正发生职能融合、流程再造、效能提升的化学反应。队伍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有待进一步增强,思想上的"合"与工作上的"融"还不够到位。

二是队伍的专业能力与复杂的执法任务仍不匹配。正如一些单位反映的,当前执法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既懂法律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短缺问题突出。部分执法人员知识结构老化,面对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新挑战,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本领恐慌",执法方式有时简单僵化,影响了执法效果。

三是制度机制的系统性与执法的协同性仍有不足。部门间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案件协查等联动机制还不够顺畅,存在推诿扯皮、"看得见管不了"与"管得了看不见"并存的现象。执法监督力量相对薄弱,对执法全过程的监督制约还存在短板,行政执法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是履职的保障水平与队伍的稳定发展仍有期盼。部分队伍反映,执法经费、装备配备等基础保障还需加强,执法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不够清晰,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完善,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队伍的积极性和战斗力。

这些问题,既有改革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也有我们工作中需要加力解决的"堵点"。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下大力气加以攻克,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现代化行政执法铁军。

二、纲举目张、精准发力,在深刻把握"七对关系"中校准定位、担当作为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如何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和处理好几个核心关系,在复杂局面中找准定位,在服务大局中担当作为。这里,我重点强调"七对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政治"与"法治"的关系,铸牢忠诚之魂。行政执法首先是政治性极强的业务工作,更是政治性极强的人民工作。我们的执法队伍,是党领导下的队伍,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行政执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行政执法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同时,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开展。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行政执法的生命线。执法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要坚决摒弃"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错误思想,确保每一起案件的办理都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第二,要处理好"大局"与"小局"的关系,服务发展为要。行政执法工作不是孤立的,它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当前,我市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的中心任务就是聚焦"冲刺县域经济〔...〕地区五十强、全国百强、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这一奋斗目标。我们的行政执法工作必须自觉服从服务于这个大局。要涵养"大局"眼光,跳出"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把执法活动放到全市发展的大棋盘中去考量和谋划。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我们服务大局最直接的体现。要全面推行柔性执法、审慎监管,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多一些指导、提醒、规范,少一些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要夯牢"小局"支撑,每一支执法队伍、每一名执法人员,都是支撑全市发展大局的"一块砖"。要摒弃"小家"思维,坚决破除部门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三,要处理好"为民"与"执法"的关系,践行初心使命。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行政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执法办案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感受,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执法决定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执法不仅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要善于运用调解、和解等方式"化解矛盾",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因执法不当激化社会矛盾。要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群众的投诉举报,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履职的重点。要通过规范、文明、高效的执法,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决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四,要处理好"协调"与"履职"的关系,凝聚工作合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提升协同治理能力。首先要"坚守履职本位"。每支队伍都要明晰自己的职责边界,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决不能上推下卸。其次要"强化协调联动"。改革后,许多执法事项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单打独斗难有作为。市级层面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联动执法等常态化工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和信息孤岛。对于跨部门、跨区域的复杂案件,要主动靠前、加强沟通,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要"健全工作机制",通过制度化的安排,明确协作流程、压实协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无缝衔接、高效运转,彻底解决"肠梗阻"问题。

第五,要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坚守廉洁底线。行政执法权是人民赋予的公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绝不能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要"细化权责清单",厘清每一项执法职权的行使主体、条件、程序和责任,做到权责法定、权责统一。要"规范权力运行",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加强对执法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的监督,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压实责任链条",坚持"谁执法、谁负责",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全体执法人员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坚决杜绝"吃拿卡要"、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违纪违法行为,维护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第六,要处理好"部门"与"乡镇"的关系,夯实基层基础。乡镇是行政执法的前沿阵地,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改革赋予了乡镇一部分执法权,目的是为了让基层治理更有力、更有效。在这个过程中,业务部门要坚决扛起"主管责任"。要加强对乡镇执法工作的业务指导、培训和监督,不能"一放了之",当"甩手掌柜"。要帮助乡镇解决执法中遇到的专业性、技术性难题,做好其坚强后盾。属地乡镇则要扛起"协管责任"和下放事权的"主体责任",统筹协调辖区内各类执法力量,做好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初步处置等工作。执法队伍要敢于"铁面担当",对于乡镇移交的、需要立案查处的违法行为,要及时跟进、依法查办,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真正打通基层执法的"神经末梢"。

第七,要处理好"能力"与"活力"的关系,锻造过硬队伍。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建设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是所有工作的根本保障。一方面,要下大力气"提升专业能力"。要建立常态化的学习培训机制,组织开展政治轮训、法律知识更新和专业技能比武,着力解决队伍中存在的知识恐慌和本领赤字问题。要鼓励执法人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成为本领域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激发队伍活力"。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把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特别是要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要关心关爱执法人员,落实好各项待遇保障,为他们排忧解难,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要持续"强化作风建设",深入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教育引导广大执法人员牢记"三个务必",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展现新时代执法队伍的新气象、新作为。

三、强化保障、狠抓落实,奋力开创我市行政执法工作新局面

做好新时代的行政执法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齐心协力,共同推动我市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执法单位的党组(党委)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真正把队伍带好、管好。

二要强化协同保障。组织、编制、司法、财政、人社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组织部门要在干部配备、队伍结构优化上给予更多支持;编制部门要根据执法任务变化,科学核定人员编制;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财政部门要切实保障执法经费、装备和信息化建设投入,为行政执法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三要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大对行政执法工作的宣传力度,深入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报道执法工作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增进社会各界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尊重、配合执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同志们,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社会善治的基石。一支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希望大家以这次座谈会为新的起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不断巩固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成果,全面提升执法队伍的能力素质,为我市"冲刺县域经济〔...〕地区五十强、全国百强、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的宏伟目标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谢谢大家。

47 5198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