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管理量化具体实施方案范文
制定教学常规管理量化实施方案,明确考核指标,定期评估反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教育公平。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教学常规管理量化具体实施方案”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教学常规管理量化实施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量化赋分的方式对教师教学各个环节进行考核评价。教学常规管理量化,包括教师教案(学案)、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值班辅导、单元检测和听课记录,教研等五个方面,总分500分。
二、教案、教学案(120分)
(一)每个学科教学案次数计算方法:
扣除法定假期,按实际上课周数计算乘以每周课时数为本学科每位老师应该完成的教案数。
(二)书写教学案格式与要求:
1.老师要有集体教案,更要有在此基础上二次加工的个人详案;
2.教学环节要齐全,要有授课时间,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的主要问题设计等。
3.要求一课一案,带过两轮及以上毕业班的老师可以写略案,年轻教师要写详案;
4.老师下课之后要写教后记,记录教学感悟。
(三)教学案的量化考核办法:
1.数量(60分):完成规定教案、教学案,一课一案得60分,每缺一案扣5分,此项最少得0分。
2.环节(30分):教学案环节完整符合要求得30分,每缺一个环节扣3~5分,此项最少得0分;
3.反馈(30分):全部教学案有教后记得30分;80%以上的教案有
教后记得20分,60%以上的教案有教后记得15分,40%以上的教案有教后记得10分,否则此项不得分。
4.质量(10分):导学案选题粗糙不够典型扣3—5分,过于追求随堂或跟踪训练的题量扣3—5分。
5.二次备课(20分):全部教学案均有二次备课得15分,80%以上的教学案得10分,在80%—50%之间的得5分,低于50%的得0分;书写认真、规范的酌情加1—5分。
三、课堂教学(100分)
(一)教师上课要求:
1.教师应严格按照课程安排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课,不私自调课。
2.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规范上课。教师穿着得体,课堂程序规范,备课充分,教学过程完整。
3.教师应按照“十不准”要求加强课堂管理。应教育和督促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维持课堂秩序。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对上课违纪(如睡觉、搞小动作、做与学习无关的事等)的学生要适时说服教育,必要时要及时予以批评。
(二)课堂教学量化考核办法:
1.按时到位(25分):有迟到、早退现象,每发现一次口5分;每无故缺课一次扣10分;每私自缺课一次扣10分。
2.课程安排(25分):教师不按教师规范穿着,每发现一次扣1-2分;备课不充分上课,每发现一次扣2-3分。
3.教学规范(25分):没有必要的上下课程序,没返现一次扣3分。
4.课堂秩序(25分):课堂教学秩序混乱,每发现一次扣5分;上课有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教师不闻不问,每发现一次扣5分;对上课违纪(如睡觉、搞小动作、做与学习无关的事等)不纠正,每发现一次扣5分。
四、作业批改(80分)
(一)作业批改次数的计算方法见附件1;
(二)作业批改要求:
1.写清批改日期;
2.批改认真,准确指出学生的错误;
3.准确得出作业等级;
4.写出寄托老师期望的、饱含激励性语言的作业寄语。
(三)作业批改的量化考核办法
1.数量(30分):完成规定的作业次数得30分,每少一次扣一分,扣完为止;
2.环节(10分):有批改日期与批改等级得10分,有应付现象扣1~7分;
3.质量(10分):批改认真,标出学生的错误得10分,批改不认真扣2~5分;
4.纠错(10分):作业有学生纠错环节得10分,错题不更正,此项得0分
5.作业寄语(20分):80%以上有作业寄语且表达情感真切准确得
20分,寄语占60%~80%的得15分,寄语占40%~60%得10分,寄语占40%以下得0分;
五、辅导(50分)
(一)值班辅导类型:晨读辅导、晚自修值班辅导、周末值班辅导。
(二)值班辅导要求:
1.值班辅导教师按时到位,不迟到,不早退。
2.值班辅导教师应在所负责的班级巡视,维持学生学习秩序。
3.严禁值班教师在值班期间脱岗。
4.值班辅导期间不得干涉学生自主学习,不得限定学习内容,不得私自讲课和测试。
5.早读应有明确的朗读或背诵内容,并书写在黑板上。
(三)值班辅导量化考核方法:
1.到位(20分):每迟到或早退一次扣2分,每无故旷课一次扣5分。
2.脱岗(10分):每脱岗一次扣2分。
3.纪律(10分):班级秩序混乱,没发现一次扣2分。
4.占用自修(10分):占用自修考试或讲课,没发现一次扣3分。
六、单元达标测试(50分)
(一)单元达标测试次数:按各年级规定每学期的次数。
(二)单元达标测试试卷制定及批改要求:
1.单元过关试题质量高,难易适宜,紧扣基础;
2.单元过关测验测试及时,次数充足;
3.试卷要全批全改,考试情况分析到每个题掌握情况、每个学生的得与失,及时讲评;
(三)单元达标测试量化考核办法:
1.次数(10分):单元过关测验测试及时,次数充足10分,每少一次扣3分。
2.质量(20分):每次单元测试能及时批改并能全批全改的20分,否则扣5—10分。
3.反馈(10分):能及时讲评、及时反馈,并且考试分析和讲评记录写成教案的10分,否则扣3—5分。
4、试卷要求(10分):单元过关试题质量高,难易适宜,紧扣基
础10分,否则扣3—5分。
七、教研(100分)
(一)听课(50分)
1.每学期听课节次的规定:
老师每人15节,年级学科主任每人20节、学校学科主任30节。
2.听课记录的要求:
(1)完成规定的听课次数;
(2)听课记录认真,随时记录自己的感悟与判断;
(3)客观地评价授课老师的教学过程;
3.听课记录的量化考核方法:
(1)次数(30分):完成规定听课节次得30分,每缺一节扣2分;
(2)环节(10分):听课记录环节齐全得10分,缺少听课评议,
可酌情从10分中扣除3—8分;
(3)质量(10分):听课记录认真得10分,字迹潦草,酌情从10分中扣除2—8分。
(4)发现弄虚作假者,听课这项为0分。
(二)教研活动(50分)
(一)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要求:
1.学校规定每周一次教研活动,教师应按时参加备课组组织的教研活动,并按要求填写《教研活动记录》。
2.各学科每周要按照要求开设研讨课。
3.教师应按要求参加研讨课听课、评课活动。
(二)量化考核办法:
1.参加教研次数(20分):教研活动每缺勤一次扣3分。
2.开设研讨课(10分):不按要求开设研讨课,每缺少一次扣2分。
3.听评课(20分):不按要求参加研讨课听课活动,每缺勤一次扣3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