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警示思想交流会交流材料同级同类警示教育

云海 分享 时间:

通过案例分析,揭示潜在风险,强化警惕意识,促进思想交流,提升防范能力,确保工作规范有序。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案例警示思想交流会交流材料同级同类警示教育”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案例警示思想交流会交流材料(同级同类警示教育)

同志们:

按照省委关于《分层级大规模针对性开展同级同类警示教育的通知》要求,总行于〔...〕号组织对总行党委前期印发的《〔...〕系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典型案例汇编》进行了集中阅看。今天我们召开案例警示思想交流会,下面我结合典型案例学习和工作实际,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注重学习转化,增强"以案为鉴"的警惕性

以案为鉴是最生动的政治警示,"身边事"是最鲜活的纪律教材、"身边案"是最深刻的灵魂警醒。必须站在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其意义,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将案例教训内化为日常行为的清醒镜鉴。

(一)熟人相识、职责相近,案例惨痛发人深省。此次点名道姓通报的36起典型案例,涉案人员都是系统内的,有的甚至是身边熟人。我们与涉案人员身处同类岗位、承担相近职责,因此教训更具穿透力、警醒直抵灵魂。这深刻启示我们:一是必须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既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思想清醒,为事业发展锚定正确航向;更要时刻紧盯"四风"顽疾及其向腐败演变的潜在风险,严明纪律规矩,守住重要节点,盯紧薄弱环节,以寸步不让的定力筑牢防线。二是必须坚持抓常抓早抓小。作风建设贵在持之以恒,重在防微杜渐。必须从小事细节着眼着手,常怀敬畏之心,常守底线之规。

(二)做好案例学习转化,他山之石可攻玉。一是每名党员都要扪心自问,通过典型案例学习有没有把党规党纪融入思想和血液,有没有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有没有涵养"知所从来"的历史定力、有没有保持"识其所在"的现实清醒、有没有积蓄"明其将往"的未来自信。二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政治上警觉、思想上警醒、行为上警惕、管理上警戒。

二、深刻查摆剖析,增强以案促治的自觉性

以案促治是关键的治理实践。"身边事"是最直接的治理参照,"身边案"是最明显的风险信号。必须深刻剖析、深入查摆,将案例教训切实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升的内生动力。

(一)深挖案例根源,以案为鉴反躬自省。点名道姓的案例通报,是直抵人心的纪律教材和治理起点。其意义不仅在于让"少数人"红脸出汗、知耻后省,为"侥幸者"敲响警钟、划明底线,使"大多数人"引以为戒、深受触动,更在于驱动全体党员干部深刻揽镜自照、反躬自省,自觉校正偏差。因此,必须紧扣案例暴露的深层次问题和制度性漏洞,深刻反思自身在思想认识、履职尽责、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真正将剖析成果内化为提升党性修养、严守纪律规矩、主动参与治理的行动自觉。

(二)聚焦问题查摆,紧盯关键少数、重点岗位。一是查摆问题是精准施治的前提。要紧紧围绕"2个问题清单",对照检视、深入查摆、深刻反思,深挖问题根源,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防止大而化之、不痛不痒。同时对重点岗位要加强警示教育,把自己摆进去,把作风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二是坚持开门教育强化监督执纪。"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做实日常监督,织密防控网络的同时,要加强"开门教育",要紧紧依靠群众力量,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优先纳入整改台账,动态更新治理措施,并及时反馈处理情况,使治理工作始终紧贴民心、符合实际。

三、认真整改落实,增强以案促改的实效性

以案促改是最有力的整改动员,"身边事"是最生动的整改示范、"身边案"是最精准的问题导向。必须以此为契机,营造真抓实改、标本兼治的浓厚氛围,确保整改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精准靶向发力,清单化推进整改。一是问题要挂账销号管理。对照查摆梳理发现的问题,明确具体整改措施、整改时限,逐项推进整改,实施清单化管理,挂账销号,整改一项、销号一项。二是要标本兼治常态长效。整改不能止步于"当下改",更要着眼"长久立",要在巩固延伸整改成效上再发力、再深化,举一反三、标本兼治,要在与联社重点工作紧密结合中找准新举措、新机制的契合点,把整改成效转化为长效常态的制度机制。三是要压实拧紧责任链条。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一级带一级,逐级压实责任,营造齐抓共管、共同监督整改落实的良好氛围。

(二)淬炼过硬作风,确保整改落地生根。一是提高履职能力。要持续加强能力作风建设,紧扣时代之需和发展所需,以理论学习和丰富实践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建设。二是弘扬实干精神。围绕自身管理领域履职尽责,以勇于拼搏、认真较真、务实勤恳的工作作风,积极应对前进路上的风险挑战,把各项工作想深一层、做在前面,积极化解风险挑战。三是突出实成绩导向。以实干实绩为推动〔...〕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是我的心得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3 49924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