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人员测评基本能力题库含广东真题考点

浩渺 分享 时间: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人员测评基本能力题库涵盖广东真题考点,重点关注综合素质、分析判断、文字表达等能力,帮助考生全面备考,提高应试水平。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人员测评基本能力题库含广东真题考点”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人员测评基本能力题库

(含广东真题考点适配)

说明

1.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

2.题型包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均为客观题

3.内容依据2025年广东省事业单位招聘新大纲编写,涵盖核心考点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满分60分)

1.2025年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笔试科目新增的模块是()

A.乡村振兴政策解读B.数字政府建设实务C.粤港澳大湾区规划D.碳达峰碳中和知识

答案:B

解析:2025年广东事业编考纲明确新增“数字政府建设实务”模块,重点考察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相关内容。

2.下列不属于2025年广东事业编《职业能力测验》调整内容的是()

A.取消篇章阅读题B.增加人工智能伦理题C.保留数字推理题型D.强化数据分析能力

答案:C

解析:新大纲明确取消数字推理题型,其他选项均为本次调整内容,需注意题型变化趋势。

3.根据2025年新大纲,综合知识测试中“广东省情”部分的占比为()

A.15%B.20%C.25%D.30%

答案:B

解析:广东省情部分权重由15%提升至20%,突出本土化知识考察,需重点积累相关内容。

4.事业单位岗位专业科目考试新增的必考内容是()

A.政务服务标准化B.事业单位改革历程C.公共危机管理D.行政法基础

答案:A

解析:新大纲要求所有专业科目均需包含政务服务标准化知识考核,属于通用性专业考点。

5.面试环节中“岗位适配度测评”的重点考察内容是()

A.专业资格证书B.基层服务经历C.数字技能水平D.外语能力

答案:C

解析:2025年起重点考察应聘者数字化办公能力和智能技术应用水平,体现岗位对数字素养的需求。

6.下列哪种情况在2025年事业单位报考条件中被明确禁止()

A.成人教育本科学历B.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C.学历继续教育在读状态D.境外学历认证

答案:C

解析:新规要求报名时必须已取得学历证书,在读状态不符合报考条件,需注意报名资格细节。

7.言语理解中,“转折词‘但是’后的内容为重点”体现的解题方法是()

A.语境匹配法B.关键词定位法C.语义侧重法D.逻辑分析法

答案:B

解析:关键词定位法可快速锁定题干核心信息,转折词、高频词等均属于关键定位标志。

8.数量关系中,相遇问题的核心公式是()

A.路程=速度×时间B.路程=速度和×时间C.路程=速度差×时间D.路程=(速度和+速度差)÷2

答案:B

解析:相遇问题需计算两者共同运动的路程,核心公式为路程=速度和×时间,属于基础必掌握题型。

9.常识判断中,《民法典》中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条款考察重点是()

A.婚姻家庭规定B.物权归属规则C.行政许可听证程序D.继承权利划分

答案:C

解析:法律常识侧重与行政管理相关内容,行政许可的听证程序属于高频考点范畴。

10.图形推理中,对称轴数量、封闭区域数属于哪类规律()

A.位置变化规律B.样式运算规律C.数量规律D.属性特征规律

答案:C

解析:数量规律涵盖线条数、封闭区域数、对称轴数等可量化的图形特征,是图形推理核心考点。

11.类比推理中,“医生:手术刀”体现的逻辑关系是()

A.职业与工具B.功用与对象C.顺承关系D.包含关系

答案:A

解析:医生是职业,手术刀是其常用工具,此类职业与工具的对应关系为类比推理高频考点。

12.逻辑判断中,“削弱型题目”的核心解题思路是()

A.支持题干论点B.否定论点或论据C.补充前提条件D.解释矛盾现象

答案:B

解析:削弱型题目需通过否定论点、削弱论据或切断论证关系等方式反驳题干观点。

13.资料分析中,计算增长量时常用的方法是()

A.现期值-基期值B.基期值×增长率C.现期值÷(1+增长率)D.现期值×增长率÷(1+增长率)

答案:D

解析:增长量计算公式为“增长量=现期值×增长率÷(1+增长率)”,需结合速算技巧提升效率。

14.公共基础知识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考察内容不包括()

A.唯物辩证法B.剩余价值理论C.量子力学理论D.认识论

答案:C

解析:量子力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侧重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内容。

15.选词填空时,“缓解矛盾”与“化解危机”的差异体现了()

A.词语感情色彩不同B.词语搭配对象不同C.词语语义轻重不同D.词语语体风格不同

答案:B

解析:不同词语有固定搭配对象,“缓解”常配“矛盾”“压力”,“化解”常配“危机”“冲突”,需注重语境匹配。

16.阅读理解中,“主旨题”的解题关键是()

A.寻找细节信息B.概括中心思想C.推断下文内容D.添加标题

答案:B

解析:主旨题要求准确把握文段核心观点,需关注首尾句、关联词等关键信息定位中心思想。

17.数学运算中,工程问题的核心公式是()

A.工作量=效率×时间B.利润=售价-成本C.浓度=溶质÷溶液D.周长=2×(长+宽)

答案:A

解析:工程问题围绕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展开,核心公式为工作量=效率×时间。

18.常识判断中,2024年两会精神的重点是()

A.脱贫攻坚总结B.疫情防控部署C.高质量发展D.奥运保障工作

答案:C

解析:高质量发展是近年来国家大政方针的核心主题,也是时政常识考察重点。

19.图形推理中,“六面体折纸盒”问题的常用解题方法是()

A.时针法B.叠加法C.平移法D.旋转法

答案:A

解析:时针法可通过判断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排除错误选项,是解决折纸盒问题的有效技巧。

20.资料分析中,“隔年基期值”的计算公式是()

A.现期值÷(1+隔年增长率)B.现期值×(1+隔年增长率)C.基期值×(1+增长率)²

D.现期值-增长量

答案:A

解析:隔年基期值需通过隔年增长率计算,公式为“隔年基期值=现期值÷(1+隔年增长率)”。

21.公共基础知识中,“管理”模块的考察重点是()

A.企业财务管理B.行政管理职能C.家庭管理技巧D.校园管理方法

答案:B

解析:事业单位考试中管理知识侧重行政管理相关内容,与岗位工作需求直接相关。

22.逻辑判断中,“假言命题推理”的核心是()

A.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B.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C.三段论规则D.类比推理规律

答案:B

解析:假言命题围绕充分条件(“如果…那么…”)和必要条件(“只有…才…”)展开推理,需掌握逻辑规则。

23.数量关系中,“植树问题”的关键是()

A.区分两端是否植树B.计算面积大小C.确定速度关系D.分析浓度变化

答案:A

解析:植树问题需根据“两端植树”“一端植树”“两端不植树”三种情况确定棵数公式。

24.言语理解中,语句排序题的解题核心是()

A.关注话题一致性B.选择优美语句C.补充缺失内容D.分析作者态度

答案:A

解析:语句排序需保证句子间话题连贯、逻辑顺畅,通过连接标志词确定顺序。

25.常识判断中,科技常识的考察重点不包括()

A.新能源技术B.航天工程C.古代诗词格律D.人工智能发展

答案:C

解析:古代诗词格律属于人文常识范畴,科技常识侧重现代科技发展与应用。

26.类比推理中,“正义:非正义”体现的关系是()

A.包含关系B.交叉关系C.矛盾关系D.反对关系

答案:C

解析:正义与非正义是相互矛盾的概念,不存在中间状态,属于矛盾关系。

27.资料分析中,“有效数字法”的作用是()

A.精确计算结果B.简化计算过程C.寻找数据位置D.分析数据趋势

答案:B

解析:有效数字法通过保留关键数字简化运算,是资料分析中常用的速算技巧。

28.公共基础知识中,“经济”模块的高频考点是()

A.供求关系原理B.家庭理财技巧C.个人消费心理D.明星代言效应

答案:A

解析: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原理,属于经济常识基础且高频的考点。

29.图形推理中,“立体图形拼接”的考察重点是()

A.图形颜色匹配B.图形大小一致C.凹凸部分互补D.图形线条数量

答案:C

解析:立体图形拼接需通过观察凹凸结构的互补性确定拼接方式。

30.逻辑判断中,“前提型题目”的解题目标是()

A.削弱题干论证B.找到论证的必要条件C.解释题干现象D.总结题干结论

答案:B

解析:前提型题目需补充题干论证成立的必要条件,确保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连贯。

31.数量关系中,“概率问题”的核心是()

A.计算事件总数B.计算所求事件数C.概率=所求事件数÷总事件数D.分析事件先后顺序答案:C

解析:古典型概率的核心公式为“概率=所求事件数÷总事件数”,需准确界定事件范围。

32.言语理解中,“细节题”的常见设错方式是()

A.概括主旨B.偷换概念C.推断意图D.衔接话题

答案:B

解析:细节题常通过偷换概念、混淆时态、绝对化表述等方式设置错误选项。

33.常识判断中,法律常识的考察侧重()

A.法律条文背诵B.法律案例分析C.法律与行政管理结合D.国际法规则

答案:C

解析: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紧密结合岗位需求,侧重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法律应用。

34.类比推理中,“顺承关系”的特点是()

A.功能上的关联B.时间上的先后C.范围上的包含D.性质上的对立

答案:B

解析:顺承关系指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如“备课:授课:评课”,需关注时间逻辑。

35.资料分析中,“平均数”的计算方式是()

A.总量÷份数B.份数÷总量C.总量×份数D.总量÷份数

答案:A

解析:平均数的核心计算公式为“平均数=总量÷份数”,需注意总量与份数的对应关系。

36.公共基础知识中,“公文”模块的考察重点是()

A.公文写作文采B.公文格式规范C.公文修辞手法D.公文作者背景

答案:B

解析:公文考察侧重格式规范、行文规则等实用性内容,格式正确性是核心评分标准。

37.图形推理中,“移动”规律的考察要素不包括()

A.移动方向B.移动步数C.移动速度D.移动主体

答案:C

解析:移动规律关注方向(上下左右)、步数(恒定或递增)、主体(图形组成部分),与速度无关。

38.逻辑判断中,“结论型题目”的解题原则是()

A.超出题干信息B.严格依据题干C.加入主观臆断D.反驳题干观点

答案:B

解析:结论型题目需根据题干已有信息推出结论,不可超出题干范围或加入主观判断。

39.数量关系中,“浓度问题”的核心是()

A.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B.速度与时间的关系C.工作量与效率的关系D.路程与距离的关系

答案:A

解析:浓度问题围绕“浓度=溶质+溶液”展开,溶液=溶质+溶剂,需掌握稀释与混合的计算方法。

40.常识判断中,“广东省情”的考察内容不包括()

A.地理特征B.历史文化C.邻省矿产资源D.经济发展现状

答案:C

解析:广东省情侧重本省的自然、历史、经济等内容,邻省信息不属于考察范围。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满分2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25年广东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验》的调整内容包括()

A.取消篇章阅读题B.取消数字推理题型C.增加人工智能伦理题D.强化数据分析能力

答案:ABCD

解析:新大纲明确取消篇章阅读和数字推理题型,同时增加人工智能伦理题并强化数据分析能力。

2.综合管理类岗位笔试中,判断推理模块包含的题型有()

A.逻辑判断B.图形推理C.类比推理D.定义判断

答案:ABC

解析:广东事业单位判断推理主要包括逻辑判断、图形推理和类比推理三种题型。

3.公共基础知识的考察范围涵盖()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政治与经济常识C.法律与管理知识D.科技人文常识

答案:ABCD

解析:公共基础知识是综合性知识考察,上述四个领域均为核心内容范畴。

4.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材料类型有()

A.文字型B.表格型C.柱形折线图D.饼图

答案:ABCD

解析:资料分析材料包括文字、表格、图形(柱形、折线、饼图等)及混合类型。

5.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考察题型有()

A.选词填空B.片段阅读C.语句表达D.篇章阅读

答案:ABC

解析:2025年考纲取消篇章阅读,言语理解主要包括选词填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

6.数量关系中,基础必掌握的题型有()

A.工程问题B.行程问题C.利润问题D.排列组合问题

答案:ABCD

解析:上述题型均为数量关系高频基础题型,需掌握核心公式与解题方法。

7.2025年广东事业单位招聘中,重点考察的数字化能力包括()

A.数字政府建设认知B.政务服务数字化技能C.人工智能伦理认知D.数字化办公能力

答案:ABCD

解析:新大纲突出数字化考察,上述内容均为岗位所需的核心数字能力。

8.逻辑判断中,可能性推理的考察题型有()

A.加强型B.削弱型C.前提型D.解释型

答案:ABCD

解析:可能性推理涵盖加强、削弱、前提、解释等多种题型,均为逻辑判断重点。

9.常识判断中,时政热点的考察重点包括()

A.二十大报告精神B.两会核心内容C.“十四五”规划D.最新政策文件

答案:ABCD

解析:时政热点紧密围绕国家重大会议、规划及政策文件展开,需持续积累。

10.公文写作的核心要求包括()

A.格式规范B.内容得体C.语言庄重D.文采华丽

答案:ABC

解析:公文写作注重格式规范、内容符合行文目的、语言庄重准确,文采华丽并非核心要求。

 

三、判断题(共20题,每题1分,满分20分;正确选A,错误选B)

1.2025年广东事业单位考试中,数字推理题型仍为必考内容。()

答案:B

解析:新大纲明确取消数字推理题型,此表述错误。

2.广东省情在综合知识测试中的占比提升至20%。()

答案:A

解析:2025年考纲将广东省情占比从15%提升至20%,表述正确。

3.言语理解中,选词填空仅考察词语含义辨析。()

答案:B

解析:选词填空需结合语境分析与词语辨析双重维度,并非仅考察含义。

4.图形推理中,对称轴数量属于属性特征规律。()

答案:B

解析:对称轴数量属于数量规律范畴,属性特征规律侧重对称性、封闭性等质性特征。

5.资料分析中,隔年增长主要考察隔年基期值计算。()

答案:A

解析:隔年增长模块的核心考点之一是隔年基期值的计算,表述正确。

6.公共基础知识中,行政管理是管理模块的考察重点。()

答案:A

解析:事业单位考试管理知识侧重与岗位相关的行政管理内容,表述正确。

7.类比推理中,“教师:学生”体现的是职业与对象的关系。()

答案:A

解析:教师是职业,学生是其工作对象,属于典型的职业与对象对应关系。

8.数量关系中,相遇问题的核心是速度差的应用。()

答案:B

解析:相遇问题核心是速度和的应用,追及问题才侧重速度差。

9.2025年事业单位报考允许学历继续教育在读人员报名。()

答案:B

解析:新规禁止学历继续教育在读状态报考,需已取得学历证书。

10.逻辑判断中,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是“肯前必肯后”。()

答案:B

解析:“肯前必肯后”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规则,必要条件需遵循“肯后必肯前”。

11.言语理解中,主旨题可通过高频词定位核心观点。()

答案:A

解析:高频词往往体现文段核心话题,是主旨题解题的重要线索。

12.资料分析中,有效数字法可用于精确计算结果。()

答案:B

解析:有效数字法用于简化计算过程,追求近似结果而非精确计算。

13.公共基础知识中,《行政处罚法》与行政管理密切相关。()

答案:A

解析:《行政处罚法》是行政机关执法的重要依据,与行政管理紧密相关。

14.图形推理中,平面图拼接需关注图形的旋转与翻转。()

答案:B

解析:平面图拼接通常仅涉及平移,不允许旋转与翻转。

15.数量关系中,工程问题可通过赋值法简化计算。()

答案:A

解析:赋值法(如赋工作量为1或公倍数)是解决工程问题的常用技巧。

16.2025年事业单位专业科目均需考察政务服务标准化。()

答案:A

解析:新大纲明确政务服务标准化为所有专业科目的必考内容。

17.类比推理中,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中间状态。()

答案:A

解析:矛盾关系无中间状态(如正义与非正义),反对关系有中间状态(如红色与蓝色)。

18.常识判断中,科技常识不包括航天工程内容。()

答案:B

航天工程属于重大科技成就,是科技常识的重要考察内容。

19.逻辑判断中,解释型题目需化解题干中的矛盾现象。()

答案:A

解析:解释型题目的核心任务是找到题干矛盾现象的合理原因。

20.2025年广东事业单位笔试包含主观写作题型。()

答案:B

解析:广东事业单位统考笔试均为客观题,无主观写作题型。

31 51677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