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街道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情况的报告

浩渺 分享 时间:

某街道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推进,注重宣传教育,强化党员干部思想引领,积极组织群众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升居民思想道德水平。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某街道思想政治工作情况的报告”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某街道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基础性工程、经常性工作来抓,着力打造理论课堂、现场课堂、实践课堂、云端课堂,使四个课堂成为锚定思想政治工作的稳定器、凝心聚力的风向标、衡量民生幸福的晴雨表,不断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质量。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打造分层式理论课堂,拧紧总开关。一是抓住关键少数。落实《中共市区街道工作委员会关于安排工委会议第一议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制度》,完善学习调度、考核问责、成果转化等机制,真正做到领导干部学在先、做在前。制定街道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提质增效行动。2023年共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40次、专题研讨5次,产出交流学习成果45篇。二是明确整体规划。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学习教育作为2024年理论学习的重中之重,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分层分级分类抓好理论学习,持续强化处级领导+中层干部+基层党员三级队伍理论学习工作机制。班子成员深入分管科室、包联社区(站)、所在支部,开展专题党课,带动全体党员强化理论武装、凝聚思想共识。三是层层传导落实。依托理论中心组研学群、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书香三个阵地,结合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督导,推动街道工委、社区党委、党支部层层落实,确保党的创新理论、重要会议精神等在街道落地生根。

(二)打造沉浸式现场课堂,激活原动力。一是多形式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辖区团员青年500余人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等爱国主义电影,锤炼党性修养、筑牢党性根基。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及机关、社区部分党员,参观北大红楼、延安革命圣地,开展主题研学活动3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二是多元化打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矩阵。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以赛促学,以学促用;举办街道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展,打造机关、社区党员学习阵地。三是举办理论+百姓系列宣讲活动。以感悟思想伟力 凝聚奋进力量为主题,将以街道工委、社区党委成员组成的基层理论谈宣讲团与以科室、社区(站)工作人员组成的百姓故事汇宣讲团相结合,组建37人的宣讲团队,开展理论宣讲23场、百姓宣讲14场,把故事讲好、讲活。

(三)打造互动式实践课堂,实现双促进。一是调查之风。坚持问题导向,学习运用浦江经验,察实情、找症结、谋良策、破难题,围绕社区养老、接诉即办、便民服务、全民阅读等主题开展调研,制定30余项具体措施,实现38项工作成果转化运用。二是办好民生实事。深化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引领,推动辖区各领域问题大排查、大化解。在深化党建促社建、强化社会治理功能、深化疏整促五个一工作、夯实为民服务基础、稳定社会安全秩序等方面,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切实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四)打造共享式云端课堂,搭好主阵地。一是拓宽宣贯渠道。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辟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答专栏,2023年共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线上知识竞答12期,参与党员1000余人次。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原创文艺作品展播,发布累计29强国复兴有我”2023年街道优秀宣讲文章、宣讲微视频,实现宣讲常常在”“时时通。二是注重学用推广。把用好用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作为新形势下强化理论武装的创新探索,学习强国党员注册率达100%,学习参与度高达95%,涌现出一大批爱学习、善学习、乐学习的学习达人,不断掀起学习新热潮,学用推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三是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把学习强国云端学习延伸到线下身边,在街道8号楼三层设立学习强国线下体验式阅读空间、学习交流区,便于党员干部利用工作之余的碎片化时间,学思想、强交流,了解时事动态、学习党史与党的创新理论。

二、工作成效

(一)党建引领聚力赋能。强化街社两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机制实体运行,推动工作方向从以项目促落实以责任促实干上积极转变,梳理资源清单35个、需求清单22个、项目清单7个。创新爱伴 情暖四季唤醒家园意识 共筑美好社区项目,组建两新志愿服务队,上报社区网格化案件250件。深化服务民生 红色党建品牌,开展便民关爱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21个。

(二)党群融合有声有色。打造街社两级标准化规范化党群服务中心,规划街社两级“1+9+N”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在街道层面设置一个中心两条热线三厅四区五岗15项核心功能,在社区层面延伸党的建设、民生保障、便民服务、政务服务、文化宣传等5大类24项基础功能,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多供给介入与百姓需求无缝对接的党群融合业态。

(三)养老保障见行见效。拓宽民生服务矩阵,有序推进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建成街道民生服务融合实践基地,落地2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设置23个养老助餐点,服务45万余人次。依托经开区数字化养老助餐服务平台,落实服务商准入、用餐登记、点单结算、数据统计等全流程管理,实现更多市场主体提供的专业养老助餐服务惠及辖区老年群体。

(四)主动治理如火如荼。工委班子成员全流程参与接办诉求100余件,全年12345热线承办诉求5191件。深化吹哨报到机制,解决公共安全类、环境类诉求30件次。形成“6+4”一体化综合监管模式,按照分级分类标准,开展日常查3次,联合查1次,形成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监管模式。

(五)共治共享群策群力。开展居住小区可回收物全链条信息化运营工作,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断提高。深化违法建设管控,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累计出动检查人员1880人次,检查小微场所3689家次,发现并整改隐患1245项。持续强化辖区精细化管理服务效能,抽调力量组建企业园区管理专班,确保辖区食品安全检查、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等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聚焦理论武装,锻造政治定力。坚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实施铸魂补钙工程。分层开设理论学习班,领导班子每月开展中心组研学,机关干部每季度举办青年说·新思想论坛,社区党员落实三会一课+红色宣讲制度。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组织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教学,年内覆盖党员干部600人次,推动新思想入脑入心。

(二)创新宣教载体,锻造阵地活力。构建“1+3+N”立体传播矩阵:建成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阵地,拓展楼宇微党校”“口袋公园学习角”“智慧党建云平台三大场景,组建银发讲师”“青年宣讲轻骑兵N支队伍。策划新思想·百姓说短视频大赛、理论艺术党课等特色活动,推出庭院板凳会”“方言快板宣讲等接地气载体,实现宣传教育覆盖率提升至95%以上。

(三)深化实践融合,锻造服务能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建立网格思政指导员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包联网格开展矛盾调解、困难帮扶;实施文明积分+”行动,将理论学习、志愿服务纳入积分管理,兑换社区服务资源;打造红色物业示范小区,通过民情恳谈会”“微心愿认领等载体,年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0件,推动思政工作成果转化为民生实效。

35 4642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