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第三季度治理欠薪工作总结暨第四季度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发言
全面总结第三季度治理欠薪工作,明确第四季度目标,强化责任落实,推动政策执行,确保农民工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全县第三季度治理欠薪工作总结暨第四季度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发言”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2025年全县第三季度治理欠薪工作总结暨第四季度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发言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第三季度治理欠薪工作总结暨第四季度工作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复盘今年前三季度的工作成效与不足,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第四季度的决胜攻坚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县人社局的同志通报了第三季度全县的治欠工作推进情况,讲得很全面、很客观,成绩值得肯定,问题也切中要害。县住建局、*城投等单位和企业代表也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态度坚决,措施务实,体现了大家打赢这场硬仗的决心和信心。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当前工作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清醒认识前三季度治理欠薪工作的基本盘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治理欠薪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主动作为,协同作战,推动治欠保薪工作取得了阶段性、实质性的成效。特别是第三季度,我们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和灾后重建任务繁重的双重考验,工作力度不减、节奏不乱,有效维护了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全县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工作成效可圈可点,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前三季度,我们主要在“防、治、惩”三个方面下功夫,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一是源头预防机制更加健全。我们紧紧扭住制度建设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行以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工资专用账户、银行代发工资为核心的保障制度。截至9月底,全县在建工程项目总计60个,其中55个项目已全面落实“实名制登记、人脸考勤、工资代发”三位一体的全链条管理,覆盖率超过90%,从源头上有效减少了薪资纠纷的发生。全县累计开设工资专用账户78个,通过银行代发渠道为超过1.2万名工人发放工资约4.5亿元,真正实现了“专款专用、按月足额”。二是案件处置效率显著提升。我们坚持“有案必接、接案必处、处结必果”的原则,不断畅通线上线下维权渠道。通过“一窗式”受理平台和24小时维权热线,我们构建了反应迅速的应急处置体系。第三季度,全县共接收欠薪举报投诉线索15起,加上历史遗留积案,我们集中力量进行攻坚,成功化解了38起欠薪案件,为95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185万元,实现了新增案件的动态清零和存量积案的大幅削减,让劳动者劳有所得的期盼落到了实处。三是联合惩戒威力初步彰显。我们强化部门协同,建立了人社、住建、公安、法院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动执法机制。对恶意欠薪、屡教不改的企业,我们果断采取措施,依法依规将其列入“黑名单”,在市场准入、招投标、信贷支持等方面予以联合限制。第三季度,我们对2家存在严重拖欠行为的企业启动了信用惩戒程序,形成了“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强大震慑,倒逼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
(二)清醒认识问题不足,治理短板亟待补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的治理欠薪工作依然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挑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第四季度乃至全年的工作成效。一是制度落实仍有“温差”。虽然我们大力推行各项保障制度,但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一些分包单位,仍然心存侥幸,在实名制管理上“打折扣”,搞“两本账”;在工资专用账户使用上“搞变通”,存在资金挪用风险。个别项目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偏差,导致制度在“最后一公里”悬空。二是隐患排查存在“盲区”。当前我们的排查主要集中在政府投资和大型在建工程项目,但对一些小型装修、零星工程、加工制造等领域的关注度还不够。这些领域用工形式灵活、人员流动性大,往往成为欠薪问题的高发区和监管的薄弱环节。拉网式、全覆盖的排查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三是协同作战效能有待“提速”。部门联动机制虽然已经建立,但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执法等环节的协同效率还有提升空间。有时存在“人社部门单打独斗”的现象,住建、交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未能完全压实,未能形成“攥指成拳”的强大合力。特别是面对复杂的欠薪案件,跨部门的证据认定和责任划分流程还不够顺畅。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些问题的存在,也需要我们共同面对和解决。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以“归零”的心态,迎接第四季度的艰巨挑战。
二、认清形势,聚焦重点,准确把握第四季度治理欠薪工作的紧
迫性
第四季度是全年工作的收官阶段,也是各类矛盾的集中凸显期。做好这一时期的治欠保薪工作,不仅是完成年度任务的必然要求,更关系到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这是保障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工资是劳动者最基本的收入来源,是千家万户的“养家钱”。年底将至,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兄弟,辛苦一年,就盼着能拿到工资回家过年。如果发生大面积欠薪,不仅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家庭生活,更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冲击社会和谐稳定的底线。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保民生、维稳定的高度,把这项工作牢牢抓在手上,确保社会大局平稳。
(二)这是护航灾后重建、推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当前,我县的灾后重建工作正处在全面攻坚的关键时期。*镇整村恢复重建项目、*乡民房修缮加固工程、*县中心学校灾后重建项目等一大批重点工程正在加紧施工。这些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参与建设的工人数量众多。保障他们的工资支付,就是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就是为我县的灾后重建和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绝不能让欠薪问题成为灾后重建的“绊脚石”。
(三)这是检验政府公信力、体现治理能力的“试金石”。治欠保薪工作直接面对群众,群众的感受最直接,评价也最客观。我们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心中有杆秤。能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欠薪问题,
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委、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打赢这场攻坚战,既是对我们执政为民理念的检验,也是对我们各级干部治理能力和工作作风的全面检阅。我们必须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当前,临近年底,各类工程项目进入赶工期和结算期,工程款和工资款支付的高峰期即将到来,欠薪风险随之攀升。同时,部分企业受市场环境影响,资金链紧张,支付能力下降,这些都给我们第四季度的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我们必须把形势看得更严峻一些,把问题想得更复杂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充分一些,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三、压实责任,精准施策,坚决打赢第四季度治理欠薪工作的攻坚战
第四季度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以决战决胜的姿态,聚焦关键环节,采取超常措施,确保完成全年“双清零”目标,即历史存量案件清零、新增案件动态清零。重点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制度刚性执行,全力实现源头管控“全覆盖”。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第四季度,我们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保障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地。一是要实现建筑工人实名制“全贯通”。所有在建项目,特别是尚未全面落实的5个项目,必须在11月15日前,无条件完成“实名制登记、电子考勤、工资代发”的全流程贯通。县住建局和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负起监管责任,对项目进行逐一核查,确
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考勤记录要与工资发放金额精准挂钩,从根本上杜绝虚报冒领、克扣挪用。二是要压实企业工资支付“硬责任”。要将企业落实保障工资支付制度的情况,与其信用评价、评优评先、招投标资格等直接挂钩。对制度执行不到位、存在欠薪隐患的企业,要及时约谈、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的,要果断采取暂停拨付工程进度款、限制其参与新项目投标等措施。要让企业深刻认识到,依法支付劳动报酬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三是要强化工资专用账户“严监管”。县人社局要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和各合作银行,加大对工资专用账户的监控力度。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账户资金的进出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严防工程款与工资款混淆,严禁以任何理由挪用、抽逃工资款。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即介入调查,确保账户资金安全。
(二)聚焦案件高效处置,全力实现存量积案“真清零”。清案是硬任务,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我们必须提速增效,确保所有欠薪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一是要畅通维权“快车道”。要继续发挥好劳动监察窗口、12345热线等平台的作用,对欠薪举报投诉,要做到“快立、快办、快结”。要简化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证明材料,为劳动者维权提供最大便利。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要启动先行垫付机制,确保劳动者能尽快拿到钱。二是要攻坚积案“歼灭战”。对于目前尚未化解的2起历史积案,必须由县治欠办挂牌督办,成立专案组,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倒排工期,限时解决。要采取领导包案、提级办理等方式,集中优势力量进行攻坚。务必在12月底前,实现所有存量案件彻底清零,不留任何死角。三是要织密司法联动“保护
网”。要深化与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协作。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形成强大司法震慑。对已经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要积极协调法院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快审快结,并加大强制执行力度,保障劳动者的胜诉权益能够及时兑现。
(三)聚焦灾后重建项目,全力实现重点领域“零欠薪”。灾后重建项目是当前我县的头号工程,也是我们治欠保薪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项目政治意义大、社会关注度高,绝不能出现任何欠薪问题。一是要开展拉网式“大排查”。由县灾后重建办牵头,会同人社、住建等部门,立即对所有灾后重建项目开展一次全覆盖、无死角的专项排查。要深入施工现场,与每一位工人面对面交流,全面核查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台账、实际发放金额等情况,做到“一项目一档案”,精准掌握每个项目的薪资支付状况。二是要派驻专班进行“盯办制”。我们已经成立了由县政府办、人社、住建、财政及重建办等部门骨干组成的“灾后重建项目根治欠薪工作专班”。这个专班要实体化运作,下沉到一线,对重点项目实行“一对一”驻点盯办。专班成员要每周上报工作进展,及时发现和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要落实人工费用“优先付”。县财政、发改等部门在拨付工程款时,必须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总承包单位,按照合同约定比例,优先将人工费用足额拨付至工资专用账户。要将此作为拨付后续工程款的前置条件。对因资金拨付不及时可能引发欠薪风险的,要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工人工资得到优先保障。
同志们,做好治理欠薪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必须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各乡镇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承担起本辖区内治欠保薪工作的第一道防线职责;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监管责任,管好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人和事;各企业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依法诚信经营,自觉履行工资支付义务。全县上下要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我们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思想上再重视、责任上再压实、措施上再精准,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坚决打赢年度治欠保薪收官战,为维护全县社会和谐稳定、护航灾后重建顺利推进、保障人民群众幸福安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仅供参考
上一篇:在2025年全县贯彻落实社区治理经验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