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局副局长在局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云海 分享 时间:

强调节约重要性,推动《条例》落实,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审计工作效能,助力反对浪费,促进机关作风转变。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审计局副局长在局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审计局副局长在局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这一举措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作风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条例》的修订,为党政机关的各项工作明确了新的规范和要求,对我们审计工作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召开此次专题学习研讨会,旨在深入领会《条例》精神,探讨如何将其切实贯彻到审计工作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方面的关键作用。接下来,我谈几点体会,以供大家参考。

一、深化思想认识,把握《条例》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修订,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的重要制度成果,对于我们深化思想认识、提升政治站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刻领会《条例》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深刻认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党的优良传统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始终是我们党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有力武器。从革命战争年代"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勤俭建国",再到新时代"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我们党始终秉持这一优良传统,带领全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这一传统,不仅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更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关键所在。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更应传承和弘扬这一优良传统,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

(二)深刻认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不仅浪费国家资源,更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决反对这些不良作风。《条例》的修订,进一步明确了纪律红线,为党员干部划定了行为准则,有助于我们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遏制"四风"问题反弹回潮,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为审计机关的党员干部,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格遵守《条例》规定,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约束自己。

(三)深刻认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

审计机关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财经秩序、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方面,审计具有独特的监督优势。我们要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加强对党政机关经费使用、项目建设、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揭示铺张浪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促进各部门各单位严格执行《条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公共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二、强化责任担当,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审计机关要依法全面履行职责,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强化责任担当,以《条例》为依据,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为推进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预算执行审计,规范财政资金使用

预算是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基本依据,加强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我们要重点审查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是否存在虚报、冒领、虚增预算等问题;审查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是否严格按照预算安排支出,有无超预算、无预算支出以及随意调整预算等情况;审查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否存在资金闲置、浪费以及损失浪费等问题。通过审计,促进各部门严格执行预算法和《条例》规定,规范财政资金使用,提高预算执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审计,严控公务支出

"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是公务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要聚焦"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的预算安排、支出审批、报销结算等关键环节,重点审查是否存在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是否存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违规行为;审查会议的必要性、规模和标准,是否存在以会议为名行旅游、宴请之实,是否存在超预算、超标准举办会议等问题。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依法严肃处理,督促相关部门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切实降低行政成本。

(三)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防止损失浪费

政府投资项目涉及大量财政资金,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对于防止损失浪费、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立项、招投标、建设实施、竣工结算等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重点审查项目决策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存在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问题;审查招投标程序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存在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审查工程建设是否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标准进行,是否存在偷工减料、高估冒算等问题。通过审计,确保政府投资项目规范实施,资金安全高效使用,避免出现"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和损失浪费现象。

(四)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审计,防范廉洁风险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我们还要关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审计监督,如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民生保障等领域。在政府采购审计中,要审查采购程序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违规采购、指定供应商等问题;在国有资产管理审计中,要审查国有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是否合规,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在民生保障审计中,要审查民生资金的分配、使用是否公平公正,是否存在截留、挪用、骗取民生资金等问题。通过加强对这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审计,及时发现和揭示潜在的廉洁风险,堵塞制度漏洞,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

三、加强自身建设,打造高素质审计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审计机关作为监督部门,要履行好监督职责,首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审计队伍。

(一)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

政治建设是审计机关的根本性建设。我们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刻领悟党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决策部署,自觉把审计工作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审计工作中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专业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要深入学习《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准确把握政策尺度和审计标准;要加强对审计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熟练掌握大数据审计、绩效审计等先进的审计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要注重实践锻炼,通过参与重大审计项目、开展审计调研等方式,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作风建设,严守纪律底线

作风建设关系审计机关的形象和公信力。我们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审计原则,做到依法审计、廉洁审计、文明审计。要加强廉政教育,强化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确保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不碰纪律红线、不触法律底线,以良好的作风和形象,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同志们,《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修订,为我们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让我们以此次专题学习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中的重要作用,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47 49032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