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局领导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交流发言
审计局领导积极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强调落实节约理念,推动机关高效运作,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审计局领导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交流发言”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审计局领导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交流发言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出台,正是贯彻这一重要理念的有力举措。对于市审计局而言,深入学习贯彻《条例》,不仅是强化自身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推动全市党政机关形成厉行节约良好风尚的关键所在。下面,我结合近期学习思考,与大家交流几点体会。
一、深化思想认识,筑牢厉行节约的思想根基
(一)深刻领会《条例》出台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成败。《条例》的出台,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部署。从宏观层面看,它是对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传承与弘扬,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党政机关树立了清晰的行为准则。于我市而言,有助于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将更多资金投向民生保障、产业发展等关键领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审计干部要站在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到《条例》对于净化政治生态、提升政府公信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深远意义,切实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准确把握《条例》的核心要义。《条例》涵盖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办公用房等多方面内容,其核心在于坚持从严从简、依规依法、提质增效等原则。在经费管理上,强调预算刚性约束,杜绝超预算支出,确保每一笔财政资金都花在刀刃上。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规定,则旨在规范公务活动,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在资源节约方面,要求党政机关全方位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我们要精准把握这些核心要点,将其融入审计工作思路,为开展监督检查提供坚实依据,以审计监督推动各单位严格遵循《条例》要求,实现精细化管理。
(三)增强贯彻落实《条例》的行动自觉。作为审计干部,贯彻落实《条例》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付诸实际行动。一方面,要在日常工作中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单位内部各项节约制度,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做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要将《条例》学习成果转化为监督效能。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各单位执行《条例》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审查,对于浪费行为和违规现象,敢于亮剑、严肃揭示,以强有力的审计监督促使全市党政机关切实将《条例》落到实处,形成人人节约、处处节约的良好氛围。
二、聚焦审计重点,强化厉行节约的监督实效
(一)强化预算执行审计,严守预算"红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着重审查各单位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看是否存在虚增预算项目、高估预算金额等问题,确保预算编制贴合实际需求。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关注是否严格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原则,坚决查处超预算、无预算支出行为,以及通过虚列支出、转移资金等方式套取财政资金的违规操作。对预算调整事项,要审查其调整依据是否充分、程序是否合规。通过严格的预算执行审计,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从源头上遏制浪费现象发生。
(二)深化公务支出审计,规范公务活动。公务支出涉及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因公出国(境)等多个方面,是容易滋生浪费的重点领域。在公务接待审计中,要检查接待标准是否超标,接待清单是否真实完整,有无超范围接待、违规接待等情况。针对公务用车,审查车辆购置、运行维护费用是否合规,有无公车私用、超编制配备车辆等问题。对于因公出国(境),重点关注出国(境)计划是否合理,费用支出是否符合规定标准。通过深化公务支出审计,规范公务活动行为,切实降低公务活动成本,让每一项公务支出都经得起检验。
(三)加强办公资源审计,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办公资源包括办公用房、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等。在办公用房审计方面,依据《条例》规定,检查办公用房面积是否超标,新建、改建、维修改造项目是否履行审批程序,是否存在豪华装修等问题。对办公设备和办公用品,审查采购过程是否合规,是否存在盲目采购、重复采购现象,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管理是否到位,有无浪费情况。推动各单位建立健全办公资源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节约与有效利用。
(四)关注政策执行审计,推动节约政策落地。为贯彻厉行节约要求,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我们要将这些政策执行情况纳入审计范围,审查各单位是否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例如,在节能减排政策执行审计中,查看单位是否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源消耗,推广使用节能设备。对于政府采购中的绿色采购政策,关注采购单位是否优先采购节能环保产品。通过政策执行审计,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节约政策在我市党政机关得到有效执行,推动形成节约型机关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完善工作机制,保障厉行节约工作长效推进
(一)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升监督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审计自身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是保障厉行节约审计监督工作高效开展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审计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确保审计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另一方面,强化业务培训,组织审计干部深入学习《条例》以及相关财经法规、审计业务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审计干部的职业道德,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敢于担当、善于监督,以过硬的本领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
(二)健全审计整改机制,强化成果运用。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的"后半篇文章",关乎审计监督成效。我们要建立健全审计整改跟踪检查机制,明确整改责任主体、整改时限和整改要求。对于在厉行节约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定期跟踪整改进度,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对整改不力、屡审屡犯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形成有力震慑。同时,注重总结提炼审计成果,针对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提出完善制度、堵塞漏洞的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以审计整改推动全市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工作不断深入。
(三)强化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监督效能。在信息化时代,审计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厉行节约审计监督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加大审计信息化投入,推进大数据审计平台建设,整合财政、税务、国资等部门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共享与分析。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各单位财务数据、业务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精准发现潜在的浪费问题线索,提高审计监督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利用信息化手段,还可对公务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如对公务用车轨迹、公务接待费用报销等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发现违规行为,为厉行节约审计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
同志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市审计局肩负着重要使命,我们要以学习贯彻《条例》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聚焦审计重点,完善工作机制,以高质量的审计监督推动全市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工作取得实效,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审计力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