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新兴领域工会组织“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发言

浩渺 分享 时间:

全市新兴领域工会组织要加强覆盖,推动服务创新,提升职工权益保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全市新兴领域工会组织“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发言”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2025年全市新兴领域工会组织“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发言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新兴领域工会组织“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和工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前一阶段集中攻坚的成果与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总结会、分析会,更是一次加压鼓劲、决战决胜的誓师会。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回顾过去,成效显著,基础坚实

自全市新兴领域工会组织“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启动以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闻令而动、听令而行,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照任务清单挂图作战,攻坚克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推动145家新兴领域单位建立工会组织,新发展实名制工会会员1422人,总体任务完成率达到了72%。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工会系统干部职工辛勤付出的结果,也为我们打赢这场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市总工会高度重视此次攻坚行动,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周密部署,统筹推进。各县区总工会迅速响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靠前指挥,

建立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广大工会干部和社工队伍下沉一线,深入企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中,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这种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确保了攻坚行动方向明确、步调一致、推进有力。

(二)组织覆盖多点突破,有效拓展了工会工作的版图。此次攻坚行动,始终聚焦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以及规模以上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精准摸排底数,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我们成功攻克了一批过去建会工作中的“硬骨头”。特别是在快递、外卖、网约车、网络直播等新业态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重要突破,工会组织的覆盖盲区不断减少,组织触角进一步向基层末梢延伸。这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是工会组织在新经济领域影响力的实质性提升。

(三)工作覆盖深化拓展,切实增强了职工群众的归属感。在推进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建会”与“强会”并重,将组织覆盖的成果,迅速转化为工作覆盖的实效。各新建基层工会积极履行职责,将维权服务、困难帮扶、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工作送到职工身边,着力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一系列有温度、有力度的服务举措,让广大职工切实感受到了“娘家人”的温暖,有效增强了他们对工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获得感。

(四)攻坚方法务实创新,积累了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面对新兴领域组织形式多样、人员流动性大等复杂情况,各级工会干部没有

墨守成规,而是积极探索创新。有的同志深入一线,与企业主和劳动者面对面沟通,宣讲政策、化解顾虑;有的主动借力,积极争取党政部门、行业协会的支持,形成合力推动;有的坚持典型引路与服务吸引并重,通过打造示范点、推出暖心服务项目,让企业和职工看到加入工会的实际好处,从而变“要我建”为“我要建”。这些务实高效的工作方法,是工会干部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也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财富。

总的来说,前一阶段的攻坚行动,打了一场漂亮的“上半场”,充分展现了全市工会干部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强烈的担当精神。在此,我代表市总工会,向奋战在攻坚一线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正视问题,精准研判,保持清醒

在肯定成绩、增强信心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两个覆盖”工作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冲刺阶段,越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对照上级的要求和职工群众的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

一是覆盖的广度与深度仍有差距。从广度上看,一些小型、分散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特别是“小、微、散”的作坊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仍然是组织覆盖的“盲点”和“难点”。从深度上看,个别规模较大、社会影响较广的平台企业或头部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建会意愿不强,工作阻力较大,成为我们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应建尽建、应入尽入”的目标尚未完全实现。二是工作的均衡性与协同性

尚显不足。从各县区进展来看,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有的地区进展迅速、成效显著,有的地区则相对滞后、办法不多,地区之间的工作差距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并加以解决。同时,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联动还有待加强。在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政策协同等方面,尚未完全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导致工会组织在推进建会过程中有时会感到“单打独孤”,工作合力亟待增强。三是服务的能力与效能有待提升。随着工会组织数量的快速增长,如何推动工作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成为一个亟待破解的新课题。部分新建工会还存在“空壳化”“挂牌化”的风险,组织运行不规范,活动开展不经常,服务功能不健全。如何真正把工作覆盖落到实处,提升基层工会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防止“建而不管、建而不活”的现象发生,是对我们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大考验。这些问题,既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有我们主观努力不够的原因。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一个一个地加以研究解决,决不能让这些问题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三、展望未来,聚焦重点,决战决胜

同志们,攻坚行动已经进入倒计时,剩下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也更加重大。我们必须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全力以赴打好最后的总攻。为确保攻坚任务圆满收官,并为下一阶段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在此,我提出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汇聚强大攻坚合力。做好新兴领域“两个覆盖”工作,是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重大政治任务。

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牢牢把握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重大契机,持续深化“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工作机制主动向同级党委(党组)汇报工作,积极争取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推动将工会组建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和考核体系。要打破部门壁垒,主动加强与市场监管、人社、交通、邮政、商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常态化的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变工会的“独角戏”为多部门参与的“大合唱”,形成齐抓共管、联动发力的工作生态。

(二)创新方式方法,实现组织覆盖全面突破。针对当前存在的覆盖盲点和难点,必须在工作思路上再解放、方法上再创新。要聚焦重点难点,对尚未建会的规模以上企业、重点行业头部企业,要成立专班,“一企一策”进行重点攻关。对于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要大力推行行业性、区域性、联合性基层工会组织形式,探索“线上入会”“扫码入会”等便捷方式,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组织到工会中来。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工会组织的性质、作用以及加入工会的益处,讲好工会故事,选树先进典型,营造“企业支持建会、职工踊跃入会”的良好社会氛围。这里,要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力争到2026年底,全市新兴领域工会组织覆盖率动态保持在95%以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率实现显著提升。

(三)强化服务赋能,推动工作覆盖提质增效。组织覆盖是基础,工作覆盖是目的。必须坚持“建组织”与“强功能”一体推进,在提

升服务效能上下更大功夫。一是要着力深化乡镇(街道)工会规范化建设。要推动资源和力量下沉,加强对基层工会的工作指导、业务培训和经费支持,把乡镇(街道)工会打造成服务新兴领域职工的坚强阵地和枢纽平台。二是要着力打造特色服务品牌。要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和推出一批有特色、受欢迎的服务项目。可以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研究发布“**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与服务清单”,内容涵盖法律援助、技能培训、健康体检、心理疏导、困难救助、子女托管等,让服务更加精准、更加贴心。三是要着力运用数字化手段。要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加快“智慧工会”建设,打造线上“职工之家”,通过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载体,为广大职工提供“7×24小时不打烊”的在线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职工少跑腿,切实增强基层工会的组织活力与服务实力。

同志们,新兴领域“两个覆盖”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攻坚战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落实,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攻坚任务,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服务我市高质量发展、谱写**市工运事业新篇章而努力奋斗!仅供参考

47 5203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