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秘书长在2025年一季度市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上的讲话

云海 分享 时间:

强调整治形式主义的重要性,推动基层减负,确保政策落实,提升工作效率,促进良好作风建设。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委秘书长在2025年一季度市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市委秘书长在2025年一季度市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市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办公厅《关于持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若干措施》要求,对今年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同志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通报了20xx年全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下面,我围绕"深化拓展、标本兼治、久久为功"的主题,讲四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增强专项整治的政治自觉

近年来,党中央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聚焦突出问题、靶向施策,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去年以来,我市以"基层减负提质年"行动为抓手,精简会议文件35%,合并督查检查事项42项,清理规范政务APP和微信群189个,基层负担得到有效缓解。但"树倒根存"现象依然突出,必须清醒认识到三个"依然严峻":

一是"文山会海"隐形变异依然严峻。个别部门以"文件落实文件""会议落实会议",将"红头文件"改为"便函"规避监管,把"线下会议"转为"线上调度"增加频次。据统计,去年市级层面以"工作提示""情况通报"等名义下发的非正规文件占文件总量18%,基层干部分流处理此类文件耗时占工作量的25%。

二是"过度留痕"形式泛化依然严峻。痕迹管理异化为"痕迹主义",有的单位要求基层"事事留痕""件件建档",甚至通过"拍照打卡""定位签到"刷存在感。某乡镇干部反映,全年迎检台账达127盒、照片资料超200G,仅乡村振兴单项考核就需准备5类21项佐证材料。

三是"考核问责"压力传导依然严峻。"一票否决"事项过多过滥,某部门将"创新案例报送""信息宣传排名"等软指标纳入考核,导致基层"处处设防""人人自危"。部分干部存在"多干多错、少干少错"的消极心态,去年有37%的乡镇干部在调研中表示"不敢担当创新"。

这些问题本质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瘴痼疾,其根源在于政绩观错位、权力观扭曲、责任观缺失。如果任由其滋生蔓延,必将侵蚀党的执政根基、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全市各级党组织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高度,把整治形式主义作为"两个维护"的具体检验,作为净化政治生态的关键战役,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抓铁有痕"的韧劲,推动专项整治向纵深发展。

二、突出重点、靶向施策,提升专项整治的实际成效

今年专项整治要聚焦"三个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变,从"减量降频"向"提质增效"转变,从"单兵突进"向"系统施策"转变。重点抓好五个"深化拓展":

第一,深化拓展"会议文件"精简行动。实行"三控三减"机制:控制会议层级,市级部门召开的全市性会议减少40%,能通过视频召开的不得集中套开;控制文件篇幅,政策性文件不超过10页,工作部署类文件不超过5页;控制发文规格,议事协调机构发文同比下降35%。建立"文件会议"逆向评估制度,对执行效果差的由起草单位公开说明。

第二,深化拓展"督查检查"规范行动。实施"四整合四严禁":整合考核事项,将原有的78项督查检查压缩为32项,实行"年度计划+动态备案"双轨管理;整合考核主体,涉及同一对象的由牵头部门"组团式"开展;整合考核流程,推行"四不两直"暗访占比不低于60%;严禁未经审批擅自开展检查,严禁要求基层层层陪同,严禁以"调研指导"名义变相督查,严禁对台账记录"鸡蛋里挑骨头"。

第三,深化拓展"数据报表"瘦身行动。建立"数据共享负面清单",除中央明确要求外,各部门不得要求基层重复填报数据。推进"基层一张表"改革,将涉及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12类78项报表整合为"综合信息采报表",通过政务云平台自动抓取部门数据。对仍需手工填报的,实行"谁要求填报谁负责培训"机制,确保"只填一次、全网共享"。

第四,深化拓展"创建评比"清理行动。开展"牌子乱象"专项整治,对未经市委、市政府批准的各类示范点、先行区等挂牌一律摘牌,对同一领域多项创建进行整合。建立"创建活动准入制度",新的创建项目需经市整治形式主义专项机制办审批,对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一票否决"。

第五,深化拓展"问责泛化"纠治行动。制定"问责实施负面清单",明确5类18种禁止问责情形,对机械套用条款、搞"一刀切"问责的严肃追究责任。建立"容错认定快速通道",对在改革攻坚、应急处置中出现的失误,符合"三个区分开来"原则的,7个工作日内完成认定反馈。

三、创新机制、科技赋能,构建长效治理的体系支撑

整治形式主义必须强化制度保障,建立"源头预防、过程监管、末端问效"的全链条机制。重点推进三个"数字化"工程:

一是建立"基层负担监测预警"系统。开发"减负通"APP,设置"会议文件""督查检查""考核评比"等6个监测模块,基层干部分别赋予"绿码""黄码""红码"压力指数。对连续2周处于"红码"状态的单位,由市专项机制办发出"减负提示函";对整改不力的,在全市范围内通报。

二是推行"政策落实闭环管理"机制。对市级重大决策部署实行"政策制定-任务分解-过程督导-效果评估"全周期管理。政策制定阶段同步开展"基层负担影响评估",对可能增加基层负担的条款进行"熔断"修订;任务分解阶段明确"最小颗粒度",避免层层加码;过程督导阶段实行"静默式"监管,只记录问题不追究责任;效果评估阶段引入"基层满意度"指标,占比不低于40%。

三是构建"正向激励"制度闭环。建立"担当作为指数"考评体系,将干部在专项整治中的表现纳入"政治素质档案"。制定"减负成效挂钩"办法,对专项整治考核排名靠前且重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在年度评优中单独设置名额;对表现突出的干部,在职务职级晋升中优先考量。近期将评选"十佳减负创新案例"和"担当作为标兵",推动形成"减负增效、实干争先"的鲜明导向。

四、强化担当、压实责任,锻造专项整治的过硬作风

专项整治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责任落实、在作风转变。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头雁效应",做到"三个带头":

一是带头转变思想观念。彻底摒弃"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路径依赖,破除"层层表态、层层加码"的惯性思维。市级领导同志每年牵头开展1项"解剖麻雀式"调研,选取1个领域、1个乡镇、1个村。

三是带头严格自我革命。开展"机关作风大扫除"行动,重点整治"拖沓推诿""吃拿卡要""慵懒散拖"等突出问题。建立"干部作风画像"制度,将专项整治成效与干部"能上能下"直接挂钩,对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单位"一把手"进行电视问政,对问题严重的干部实行"召回管理"。

同志们,为基层减负既是政治任务,更是民心工程。让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用真抓实干的作风、务实管用的举措,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持久战,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心无旁骛抓落实,以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谢谢大家!

47 45627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