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在区委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上的讲话
强调整治形式主义的重要性,要求各级干部关注基层实际,切实减轻负担,提升工作效率,推动政策落实,确保服务群众的实效。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区委书记在区委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区委书记在区委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区委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办公厅《关于持续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精神,动员全区上下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动真碰硬”的决心,向形式主义顽瘴痼疾开刀,为基层松绑赋能,让干部轻装上阵,以优良作风护航高质量发展。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我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先后出台精简文件会议、规范考核督查等硬措施,推动基层负担明显减轻、干部作风持续好转。但也要清醒看到,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治,新表现仍在滋生蔓延。
从督查反馈看,去年市级巡视巡察指出我区仍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过度留痕”等问题;从基层反映看,部分干部吐槽“白天跑干讲,晚上写断手”,有的社区工作者手机里有30多个工作群,每天光“打卡”就要花2小时;从工作实效看,个别单位重“痕”不重“绩”,重“形”不重“效”,把“痕迹”当“政绩”,把“过程”当“结果”。这些问题看似是工作方法的偏差,实则是政治立场的偏移,不仅虚耗行政资源,更贻误事业发展,损害群众利益,必须下大气力整治。
当前,我区正处于“十四五”规划关键期,改革攻坚任务繁重,民生改善需求迫切。基层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干部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少数”。如果形式主义这个“拦路虎”不铲除,基层就难以集中精力抓落实,群众就难以感受到发展实效。全区各级党组织要站在“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把整治形式主义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举措,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二、坚持问题导向,精准靶向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顽疾
近年来,我们通过合并督查检查、精简台账报表等举措,为基层减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依然存在。必须聚焦“四个突出”,开展“四大攻坚”,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第一,靶向整治“文山会海”回潮问题,开展“精文减会”攻坚行动。近期督查发现,个别部门把“红头文件”改为“便签通知”规避监管,有的会议“陪会”现象突出。要严格执行“无实质内容不发文”“能合并召开不分开”原则,建立“发文的文件”审核机制,对拟发文件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前置评估。推行“无会周”制度,每月第一周原则上不召开全区性会议,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让干部从“会海”中解脱。
第二,靶向整治“过度留痕”形式主义,开展“减负增效”攻坚行动。一些部门机械执行政策,要求基层“事事留痕”“处处建档”。要规范台账管理,建立“留痕事项清单”,明确必留痕迹范围,杜绝重复填报、多头报送。推广“电子台账”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一键生成,减少人工填报负担。对擅自要求基层“建群打卡”“拍照留痕”的,严肃追究责任。
第三,靶向整治“考核过多过滥”问题,开展“规范考评”攻坚行动。目前,区级考核项目仍有28项,个别部门“搭车考核”“层层加码”。要建立“考核准入”机制,实行“年度考核计划”审批备案,未列入计划的不得擅自开展。推行“合并考核”“联合督查”,对同一对象涉及多项考核的,整合力量“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强化“结果运用”,对考核排名靠后的单位,既问责又帮扶,避免“一考了之”。
第四,靶向整治“责任甩锅”现象,开展“担当作为”攻坚行动。部分干部存在“签个字就算尽责”“批个文就算履职”的甩锅心态。要建立“权责清单”,明确各级干部职责边界,推动“照单履职”。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制定“可容错情形清单”,让“敢担当者没顾虑”。对推诿扯皮、层层转嫁责任的,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三、强化系统施策,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
整治形式主义不能“雨过地皮湿”,必须构建“制度+技术+文化”的三维治理体系,推动减负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一)完善制度体系,织密“防护网”。建立“基层减负监测点”,在街道社区、窗口单位设立观测点,实时收集负担问题。推行“逆向考评”,由基层对部门工作作风、文件质量、会议效果进行打分,结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建立“负担反弹预警”机制,对文件会议增幅超过10%、督查检查次数环比增加等异常指标,自动触发预警程序。
(二)强化技术赋能,打造“智慧脑”。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整合党建、民政、综治等信息系统,打造“一网通办”平台,实现数据自动抓取、报表自动生成。推广“移动办公”应用,减少纸质文件流转。建立“AI审核”模型,对文件会议必要性进行智能分析,辅助领导决策。
(三)培育担当文化,凝聚“精气神”。开展“机关作风提升月”活动,组织“换位思考”体验日,让部门干部下沉社区“走流程”。选树“担当作为好干部”典型,对“5+2”“白+黑”默默奉献的基层同志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干部心理健康档案”,开设“减压工作坊”,帮助干部缓解焦虑情绪。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区委向全区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关乎党的执政根基的政治任务。全区各级党组织务必强化政治担当,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一是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建立“区委统筹、部门主抓、街道推进、社区落实”的四级责任链条,区委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组长,每月召开调度会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各部门作为政策制定和执行主体,要对照“三张清单”逐项细化措施,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各街道党工委书记作为直接责任人,要牵头制定“减负实施方案”,建立“周调度、月总结”机制;社区党组织书记具体抓落实,对未经审批下派工作事项有权说“不”。全面推行“责任状”制度,各级党组织“一把手”签订《减负军令状》,将整治成效纳入年度党建考核核心指标。
二是创新立体化监督模式,织密织牢监督网络。区委督查室、区纪委监委组建5个专项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随机暗访+大数据筛查”方式,对部门文件会议、考核台账开展“穿透式检查”,对发现“纸质整改”“数字造假”等问题的单位,一律全区通报、约谈主要负责人。设立“12345形式主义举报专线”,配备专班24小时受理群众举报,对实名举报查实案例奖励举报人,去年以来已查处“虚假留痕”“层层甩责”问题12起,追责问责干部19人。建立“观察员”制度,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和群众代表参与督查,形成“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的立体格局。
三是建立闭环式结果运用机制,倒逼责任落地见效。将减负成效纳入干部选拔任用“负面清单”,对“以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去年有3名干部因“文山会海”问题被暂缓提拔。制定“减负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将文件会议精简率、基层满意度等6项指标量化赋分,年底对8个街道、45个部门开展“红黄绿”挂牌考核,对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单位,不仅约谈“一把手”,还将调整分管负责人岗位。建立“蜗牛奖”曝光台,对推进不力的单位颁发“蜗牛奖”黄牌,倒逼责任落实提速增效。
同志们,形式主义是党和人民的大敌,基层减负是凝聚民心的关键举措。让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持续深化专项整治,让基层干部从“表海”中解放、从“会山”中脱身,以真抓实干的作风、敢打必胜的决心,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