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浩渺 分享 时间:

强调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各级部门加强协调,落实责任,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XX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会议的部署要求,总结过往经验,分析当前形势,对我们XX镇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目的就是要动员全镇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责任,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把高标准农田建设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基础性工程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刚才,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县的会议精神,项目中标企业和监理公司的负责人、项目实施村的负责人分别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决心很大、态度坚决。XX县农业农村局的同志也对项目实施提出了专业、具体的指导意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镇政府的同志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战略意义与现实紧迫性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党中央、国务

院着眼于国家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镇上下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和把握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全球粮食供应链面临严峻挑战。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对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的综合治理,能够有效提升耕地质量,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从根本上稳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们建设的每一亩高标准农田,都是在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大局贡献XX力量,都是在为14亿多人民的饭碗加固安全底座。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抓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抓粮食安全,就是践行“国之大者”,这是一项不容有失的政治任务。

第二,这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金钥匙”。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农业是产业振兴的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绝不仅仅是修修补补、挖沟筑路,它是一场深刻的农业生产方式变革。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和灌溉排水工程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农田“碎片化”、基础设施薄弱、耕作条件差等瓶颈问题,为发展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智慧化的现代农业创造前提条件。正如相关效益分析所指出的,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显著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产出率,还能极大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田

 

 

—2—

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化农田,是吸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坚实平台,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宏伟蓝图的关键支撑。

第三,这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加速器”。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基础设施现代化和技术装备现代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本身就是一场规模宏大的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攻坚战。通过建设完善的机耕路、生产路网络大型农业机械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作业效率成倍提升;通过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系统,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彰显。这不仅直接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也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打开了空间。可以说,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我们XX镇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我们必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和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沃土良田。

二、锚定目标任务,以最高标准和最严要求推进项目建设

做好今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确保项目建设高效高质完成。

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和我们镇的实际情况,今年,我们镇计划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共计2281亩其中新建200亩,改造提升2081亩。项目总投资预计达到798.35万元。按照计划,

整个项目建设工期紧迫,我们必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在2026年10月底前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在“质”和“效”上狠下功夫。

一要突出“规划引领”。科学的规划是项目成功的一半。项目办和相关村社要与设计、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建立常态化的沟通会审和技术交底机制。要坚决杜绝“闭门造车”,规划设计必须充分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种粮大户和普通农民的意见建议。项目选址是否合规、建设内容是否实用、技术指标是否合理,都要以是否符合农民生产需要、是否符合政策要求作为最终评判标准。要确保我们设计的每一条渠道、修建的每一米道路,都能真正服务于农业生产,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二要严抓“工程质量”。质量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命线。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理念,将质量意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为此,我强调三点:首先,施工单位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及设计文件要求,配足配强技术力量和施工机械,精心组织、文明施工,把每一个环节都做成精品。其次,监理单位要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责,敢于较真、敢于碰硬,对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监理,确保工程建设不走样、不变形。最后,我们要建立并严格执行质量责任终身追究机制。项目建成后,要在项目区设立公示牌,将建设、设计、施工、监理、项目负责人等信息全部上墙,接受社会和群众的长期监督。谁在质量上打了折扣,谁就要承担相应的历史责

 

 

—4—

任。我们要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真正经得起时间检验、经得起人民评判、经得起历史考验。

三要严管“项目资金”。项目资金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血液”,是高压线,任何人都不能触碰。798.35万元的投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必须确保专款专用,发挥最大效益。镇纪委、财政所等部门要加强全过程监管,对资金拨付、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坚决杜绝挤占、挪用、套取、贪污项目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要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合同管理等制度,确保所有环节都在阳光下运行。对于任何敢在项目资金上动歪脑筋、伸黑手的行为,我们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四要严控“时间节点”。刚才我提到了,项目必须在明年10月底前全面完工。这是一个硬任务、死命令。项目办要牵头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节点和任务目标。要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定期召开调度会议,跟踪项目建设进度,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土地流转、青苗补偿、矛盾纠纷等。施工单位要科学安排工期,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加快施工进度,确保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三、强化责任担当,凝聚起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强大合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村能够独立完成的,必须全镇上下“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格

局。

第一,要压实组织领导之责。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镇党委、镇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考核验收工作。同时,从镇上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三个工作专班,由班子成员带队,分别对实施项目的XX村、XX村、XX村进行集中攻坚。领导小组要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工作专班要下沉一线,靠前指挥,督促主体责任落实,确保项目推进有力有序。

第二,要压实部门协同之责。镇项目办作为牵头部门,要发挥好“参谋部”和“作战部”的作用,加强对上沟通汇报,争取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对内统筹协调,做好项目规划、技术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农业、水利、国土、财政等相关站所要立足自身职能,主动服务、密切配合。农业服务中心要做好技术指导和后期种植结构优化;水利站要对灌排工程提供专业支持;自然资源所要保障项目用地合规;财政所要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和安全高效使用。大家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做到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形成“攥指成拳”的攻坚态势。

第三,要压实村级主体之责。项目所在村的村“两委”班子是项目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责任重大。你们要切实承担起属地管理责任,积极主动地做好政策宣传、群众发动、矛盾调解、施工环境保障等工作。要建立农民群众全程参与机制,从项目规

 

—6—

划、施工监督到后期管护,都要充分吸收农民群众参与进来,让他们成为项目的知情者、参与者、监督者和最终受益者。实践证明,只有农民群众真正参与进来,项目才能建得好、用得上、管得住。

第四,要压实长效管护之责。高标准农田,“三分建、七分管”。建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项目建成交付后,决不能“一交了之”。我们要同步探索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要明确管护主体,厘清管护责任,落实管护经费。可以积极引导和吸纳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运营和管护工作,探索设立公益性管护岗位,优先聘请当地脱贫户和低收入农户参与,实现项目管护与农民增收的双赢。要确保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能够长期稳定发挥效益,真正成为“高产田”“吨粮田”,持续造福于民。

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全镇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攻坚克难,真抓实干,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今年的建设任务,为夯实我镇粮食安全根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47 5196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