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三季度县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机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云海 分享 时间:

强调整治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推动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基层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县三季度县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机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县三季度县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机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三季度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机制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为基层减负工作的最新部署要求,总结分析我县前三季度的工作成效与不足,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刚才,相关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既有成绩总结,也有问题剖析,更有下一步的打算,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持续深化整治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专项工作机制高效运转,各级各部门同向发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文山会海"顽疾得到有效遏制。我们严格执行年度会议计划和发文审批制度,大力倡导"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截至9月底,全县各级各部门召开的会议数量同比下降了18%,制发的文件数量同比减少了22%。特别是县级层面,需要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会议减少了近三分之一,让基层干部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一线、服务群众。

二是督查检查考核更加规范有序。我们全面清理和统筹规范了各类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整合归并了内容相近、范围重叠的考核活动。据统计,纳入县级年度计划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比去年减少了40%以上。"多头检""轮番考"的现象大为改观,基层迎接检查的负担明显减轻,工作导向也从过去的"唯材料""唯留痕"向"重实绩""重实效"转变。

三是基层权责体系进一步理顺。我们积极推动管理权限和公共服务资源下沉,在部分乡镇开展了赋能扩权试点工作,初步构建了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同时,建立了乡镇(街道)职责准入制度,有效阻挡了上级部门随意向基层转移工作任务、转嫁工作责任的行为,基层干部的权责更加对等,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当前,我县为基层减负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一些深层次、隐蔽性的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思想认识的"温差"依然存在。部分单位和领导干部对基层减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政治站位不高。有的认为减负工作是软任务,抓不抓、怎么抓都行,存在"与己无关"的看客心态;有的则简单地将"减负"等同于"减责",工作标准降低,担当精神滑坡;还有的对上级精神选择性执行,对自己部门有利的就落实,对自己权力有影响的就打折扣,导致政策效力层层递减。

第二,隐形变异的"变种"层出不穷。随着常规性形式主义问题得到整治,"文山会海"穿上了"新马甲",比如,线下会议少了,但各类时间不固定、议程不明确的线上视频会议却多了起来,让基层干部随时待命,疲于应付。督查检查考核也玩起了"新花样",明面上的督查少了,但以调研、指导、观摩为名的变相检查却在增加,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的问题仍然突出。

第三,"指尖上的负担"成为新痛点。各类政务APP、工作小程序、微信群、公众号的过度使用,正在成为束缚基层干部的新枷锁。一些部门热衷于开发各种线上平台,要求基层干部"线上签到""即时打卡""上传截图",甚至将点赞、转发、评论数量作为考核指标,让基层干部深陷"指尖江湖",耗费了大量宝贵精力。据初步统计,有的基层干部手机里安装的工作类APP超过20个,加入的工作群超过50个,每天需要处理数百条信息,这种"数字形式主义"亟待清理整治。

第四,责任"甩锅"现象禁而未绝。一些县直部门在工作中,习惯于当"二传手",将责任和压力一股脑儿地推给基层。文件一发了之,会议一开了之,要求基层报送各种台账、报表、材料,却在指导、支持和资源配套上当"甩手掌柜"。这种"机关下指令、基层抓落实"的模式,不仅加重了基层负担,也异化了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关系,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这些问题,根源在于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能力不足。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高度警惕,深刻认识整治形式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决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将这场作风建设的攻坚战、持久战进行到底。

二、提高站位、聚焦关键,以更大力度推动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为基层减负,减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虚"和"空",增的是基层干事创业的"实"和"效"。这既是作风问题,更是严肃的政治问题。我们要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聚焦突出问题,拿出过硬举措,确保减负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一,要以更高标准持续精文减会。精文减会是为基层减负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一要严控总量。县委办、政府办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严格执行年度发文和会议计划,对计划外事项从严审批。凡是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已有明确规定的,不再层层制定贯彻意见和实施细则;凡是可以通过电话、便函、网络等方式沟通解决的,一律不发文;凡是内容相近、参会人员重叠的会议,要坚决合并召开。我们要力争在今年第四季度,全县性会议和发文数量在现有基础上再压减10%以上。二要提升质量。发文要直奔主题、言简意赅,多些干货、少些套话,篇幅原则上不超过3000字。开会要突出实效,会前充分准备,会上直面问题,会后狠抓落实,坚决杜绝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要大力推广"一线工作法",鼓励领导干部多到基层现场办公,把问题解决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而不是会议室里。三要创新方式。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推行视频会议、网络办公,让数据多跑路,让干部少跑腿。但同时要警惕和防止"视频会海"等新的形式主义,不能把形式上的便捷,变成内容上的空转。

第二,要以更实举措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督查检查考核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但必须科学合理、规范有序。一要强化源头管控。由县委办牵头,会同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对全县各类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进行再梳理、再审核,编制并公布年度督查检查考核计划清单。凡是未列入清单的,一律不得开展。任何部门不得擅自要求下级单位签订"责任状"、搞"一票否决",变相增加基层负担。二要改进方式方法。要大力推行"四不两直"工作法,多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了解真实情况。要多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判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坚决纠正重过程不重结果、重痕迹不重实绩的错误倾向,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迎检、陪检、准备材料中解脱出来。三要注重结果运用。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与干部评优评先、选拔任用、激励约束等直接挂钩。对那些工作实、作风正、业绩突出的干部要大力褒奖和使用;对那些搞形式、走过场、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批评、通报曝光、追责问责,树立起实干实绩的鲜明导向。

第三,要以更硬手腕清理整治"指尖上的负担"。"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作风问题在信息化时代的具体表现,危害不容小觑。县专项机制办公室要会同网信、数据资源管理等部门,立即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清理行动。一要全面排查整合。对各部门开发的政务APP、小程序和设立的微信工作群、公众号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台账。对功能单一、内容相近、使用频率低的平台,要坚决整合或关停。原则上,一个单位只保留一个综合性工作群,严禁为同一项工作建立多个群组。二要明确规范要求。要出台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不得强制要求基层干部下载推广各类APP,不得将APP安装使用情况、微信公众号关注率、新媒体产品转发评论点赞数等作为工作考核的硬性指标。工作群组要回归传递信息、布置工作的本意,严禁在群内发布与工作无关的内容,严禁搞形式主义的"接龙""打卡"。三要加强日常监管。要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违反规定、加重基层"指尖"负担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形成有力震慑。

第四,要以更强担当为基层赋能增效。为基层减负,不仅要"减",更要"赋能"。只有让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才能真正激发其内生动力。一要推动权责匹配。要加快厘清县乡两级职责边界,完善乡镇(街道)权责清单,依法赋予基层更多的自主权。要坚持"权随事转、人随事转、钱随事转",推动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倾斜,确保基层接得住、管得好。二要优化协同机制。县直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切实履行好指导、服务和监管职责。在部署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基层的承受能力,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避免政策"打架"、任务冲突。要建立健全对基层的激励关怀机制,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让广大基层干部安心、安身、安业。三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要坚持在基层一线、艰苦地区和关键岗位考察识别干部,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大力选拔使用那些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

三、压实责任、强化协同,确保各项减负任务落地见效

为基层减负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扛起政治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贯彻落实。

第一,要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把为基层减负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班子成员要履行好"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和部门的减负工作。县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要发挥好统筹协调、组织推进、督促落实的作用,加强对全县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第二,要着力强化协同联动。为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强化上下贯通、左右协同。各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要走出"认识误区",不能把减负看作是别人的事,自己当"旁观者"。要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既要抓好本单位本系统的减负工作,又要主动配合其他单位,协同解决跨领域、跨部门的难点问题。纪检监察、组织、宣传、督查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建立信息共享、问题移交、结果互认的工作机制,打好"组合拳"。

第三,要持续强化监督问责。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要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纳入县委巡察、政治督查和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县纪委监委要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对减负工作中搞变通、打折扣,特别是对隐形变异形式主义问题整改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要坚决查处,对典型案例要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为基层减负工作,利在当前、功在长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推向深入,为奋力实现"〔*〕富县、〔*〕强县、〔*〕秀县、〔*〕兴县"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47 52729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