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全区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管控会议上的讲话
强调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推动禁烧政策落实,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农民利益与社会和谐。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区全区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管控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区全区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管控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管控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25年秋季重点工作,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刚才,区生态环境分局和区农业农村局的负责同志分别就秸秆禁烧管控和综合利用工作作了具体部署,讲得很全面、很具体,我都同意,请大家务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将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作为一项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回顾过去几年的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区"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的目标基本实现,重点时段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卫星遥感监测到的火点数量逐年下降,基本实现了动态清零。同时,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20xx年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6%以上,走出了一条"以用促禁、疏堵结合"的有效路径。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区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奋战在一线的同志们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是个别镇街、个别干部存在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认为年年抓、年年讲,工作已经常态化,产生了"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对潜在风险估计不足。二是综合利用产业链条仍然不够完善。尽管我们的利用率在提升,但产业化、高值化利用水平还有待提高,收储运体系建设仍是我们的薄弱环节,秸秆离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完全打通,导致部分农户还田成本高、离田渠道少。三是禁烧管控压力依然巨大。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秸秆产生量持续增加,管控基数大、战线长、任务重。特别是今年秋季,气象部门预测干旱少雨天气可能偏多,火险等级升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引发区域性大气污染,影响我区乃至全市的发展大局。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是一场持久战,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全区上下必须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坚决克服盲目乐观和厌战情绪,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把各项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更细。
二、疏堵并举、标本兼治,全力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再上新台阶
做好今年的秋季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必须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以禁促用"的原则,既要拿出"长牙齿"的硬措施严防死守,坚决禁止露天焚烧;又要拿出"接地气"的好办法变废为宝,全面提升综合利用水平。我们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实现全域、全年、全时段"零火点",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7%以上。
(一)在"堵"上要坚决有力,做到禁烧管控"全覆盖、零容忍"
禁烧是底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必须采取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
一要深化网格管理,压实落靠责任。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区、镇(街道)、村(社区)、组、户五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各镇街是第一责任主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靠前指挥。每个村、每个地块都要明确责任人,将责任具体到人头、落实到田块,做到"空间全覆盖、责任全链条、监管无盲区"。要确保每位网格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巡查的范围和处置的流程,真正发挥"前沿哨所"和"一线探头"的作用。
二要强化应急处置,提升响应效能。要建强应急队伍,各镇街要组建不少于30人的应急扑火队,配齐必要的灭火设备,确保24小时待命,随时应对突发火情。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一旦通过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或群众举报发现火点,必须确保指挥体系在5分钟内响应,应急队伍在15分钟内到达现场,30分钟内完成扑救和处置,并及时上报情况。要做到"打早、打小、打了",绝不能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三要加大执法力度,形成高压震慑。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公安分局、区城市管理局等部门要开展联合执法,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巡查频次。对发现的焚烧行为,要坚持"有火必禁、有烟必查、违法必究"的原则,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要用足用好法律武器,对于故意焚烧农作物秸秆的行为,依法予以行政拘留和罚款;对不听劝阻、性质恶劣,或因焚烧秸秆引发火灾、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要以放火罪、失火罪或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绝不姑息。
四要广泛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区委宣传部要牵头,组织各媒体平台,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出动宣传车、发布公益广告、推送典型案例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秸秆禁烧的政策法规、焚烧危害和综合利用的益处。宣传工作要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讲清"法律账""经济账"和"生态账",引导广大农民朋友从"不敢烧"转变为"不想烧""不愿烧",成为秸秆禁烧的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支持者。
(二)在"疏"上要精准施策,实现综合利用"多渠道、高价值"
解决秸秆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用"。只有让秸秆变成农民手中的"香饽饽",才能从源头上杜绝焚烧现象。区农业农村局要牵头抓总,大力推进秸秆"五化"利用,构建多元化的利用格局。
一要做强肥料化利用。这是最直接、最经济的利用方式。要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深翻还田、覆盖还田等技术,对实施秸秆还田的农机和农户给予补贴支持,力争全区主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超过120万亩。同时,要鼓励发展秸秆有机肥产业,支持企业利用秸秆生产商品有机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实现"藏粮于地"。
二要做大饲料化利用。这是实现农业循环发展的重要途径。要积极推广秸秆青贮、黄贮、微贮、揉丝等饲料化处理技术,鼓励养殖大户、合作社和企业将秸秆作为优质饲料进行加工利用。要加强农牧结合,引导种植户与养殖企业建立稳定的收储供销关系,将田间的废弃物转化为养殖场的"营养餐",打造"秸秆-饲料-养殖-有机肥-农田"的绿色循环产业链。
三要探索能源化利用。这是实现清洁能源替代的有效方式。要稳步推进秸秆固化成型、生物质发电、农村沼气等项目建设。比如,我们可以研究引进热裂解炭化技术,将秸秆转化为生物炭、燃气和木醋液,实现高值化利用。要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建设集中供气或户用沼气工程,将秸秆转化为清洁能源,解决农民的炊事用能问题。
四要拓展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这是提升秸秆附加值的关键。要积极扶持以秸秆为基料的食用菌种植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同时,要主动对接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探索秸秆在造纸、环保板材、生物降解材料等工业领域的应用,引进和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龙头企业,把秸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为保障"五化"利用顺利推进,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建设完善的秸秆收储运体系。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原则,支持村集体、合作社和企业建立标准化的秸秆收储站点。要加大对秸秆打捆机、运输车等收储运设备的补贴力度,降低收储成本。力争到今年底,每个镇街至少建成1-2个标准化的秸秆收储中心,形成覆盖全区、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收储网络,确保秸秆能够"产得出、收得回、运得走、用得上"。
三、强化领导、协同作战,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绝不是某一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全区上下同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合奏曲"。
一要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各镇街是这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必须坚决扛起属地管理责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战,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抓具体。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将任务分解到村、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要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各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又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区农业农村局要发挥好牵头作用,统筹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区生态环境分局要履行好监管职责,牵头做好禁烧督查和执法;区公安分局要依法严厉打击涉秸秆焚烧的违法犯罪行为;区财政局要做好资金保障,确保补贴和奖励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区委宣传部要统筹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区城市管理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务局、区应急管理局等部门也要根据各自职责,主动作为,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要严格督查考核问责。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要会同区农业农村局、区生态环境分局,组建联合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开展常态化督导检查。要将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纳入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导致辖区内出现第一把火、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实行"一案双查",既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也要倒查相关网格员、村干部乃至镇街领导的监管责任,真正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
同志们,秋季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管控的战役已经打响。这是对我们决心、能力和作风的又一次重大考验。希望大家立即行动起来,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务实过硬的作风,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坚决夺取今年秋季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的全面胜利,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