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基层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强基层行政执法规范化,严查突出问题,提升执法公信力,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推动法治建设深入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区基层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区基层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再次召开全区基层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会议精神,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下一步的攻坚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有关同志已经通报了全区专项整治工作的整体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初步的整改建议。这些意见客观中肯,各单位要认真对照,抓好落实。
基层行政执法是国家法律法规在"最后一公里"的直接体现,是政府管理社会、服务人民的最前沿阵地。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法治政府建设的成色,关系到营商环境的优劣,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已将之作为"三个重点"集中攻坚项目之一,这充分说明了其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将专项整治工作推向深入。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深刻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自专项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专项整治工作专班的统筹协调和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基层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首先,工作体系初步构建,整治合力逐步形成。我们迅速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工作专班,实体化运作,加强动态监测和重点督办。同时,我们于2025年4月28日面向全社会公布了基层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举报渠道,畅通了群众监督的路径。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区累计受理各类问题线索举报40余件,经核查后立案25件,问题整改完成率达到87%。这一系列举措,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高效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其次,创新试点成效显著,示范效应初步显现。作为全省片区联合执法工作试点县(市、区),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将全区科学划分为多个执法片区,由区城管局等部门牵头,有效整合了区、乡两级执法资源,形成了高效协同的执法新模式。试点以来,各片区已累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73次,成功办理各类案件78件,并且实现了行政复议或诉讼案件零发生,相关改革经验荣获省级改革创新案例一等奖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
再者,数字赋能深度融合,执法质效稳步提升。我区全面推广应用"〔...〕执法"平台,实现了行政执法从立案、调查、取证到决定、执行的全流程线上办理与监督。目前,全区300余家区、乡两级执法单位及全部执法人员均已入驻平台并常态化使用。截至目前,通过该平台累计录入的行政执法案件已达9992件。平台的深度应用,不仅规范了执法行为,也极大地提升了执法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数据显示,20xx年以来,区政府行政复议案件的合法率保持在100%,行政诉讼败诉率为零这充分证明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执法质量跃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正如刚才通报中指出的,一些深层次、隐蔽性的问题尚未完全挖出;部分单位之间存在协同壁垒,"九龙治水"的现象依然存在;个别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程序意识和业务能力仍有待提高;在涉企执法中,执法方式创新不足,"一刀切"式的执法现象偶有发生;"〔...〕执法"平台的数据应用还停留在"录入"和"统计"层面,距离真正的数据研判和决策辅助还有较大差距。这些问题,是阻碍我们工作向纵深发展的"拦路虎",是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硬骨头。全区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警醒,决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思想。
二、聚焦关键,精准施策,以攻坚态势推动专项整治取得新突破
打赢专项整治这场攻坚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采取更加有力、更加精准的措施,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第一,持续优化涉企执法监督,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规范、公正、文明的行政执法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石。必须坚决摒弃重处罚、轻教育,重管理、轻服务的陈旧观念。要全面推行"柔性执法",在执法活动中积极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等非强制性手段,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要大力推进跨部门"综合查一次"制度,通过"〔...〕执法"平台的"码上执法"等功能模块整合涉企检查事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区专项整治工作专班要牵头,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执法满意度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执法单位的绩效考评体系,倒逼执法理念和服务水平的转变。
第二,深化数字技术应用赋能,全面提升执法智能化水平。"〔...〕执法"平台是我们提升执法效能的重要抓手,但不能仅仅满足于100%的入驻率和办案率。下一步的重点,要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全覆盖"转向"深应用"。要加强执法数据的研判分析,探索建立数据分析模型。比如,通过对特定区域、特定行业案件高发的时间、类型进行大数据分析,找出监管漏洞和风险点,从而实现从"被动应付式执法"向"主动预警式监管"的转变。要进一步完善平台的执法监督功能,实现对异常案件、超期案件的自动预警和实时督办。同时,要积极探索"非现场执法"新模式,利用物联网、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违法行为的远程发现、远程取证和线上处置,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第三,巩固提升改革试点成果,构建系统高效的基层执法体系。我区在乡镇片区联合执法试点工作中取得了宝贵经验,形成了"〔...〕样本"。下一步,要做好"深化"和"拓展"两篇文章。一方面,要对现有试点片区的运行模式进行再评估、再优化,固化成功经验,形成标准化的工作指南和制度规范,推动试点工作从"盆景"变为"风景"。另一方面,要在全区范围内稳步推开联合执法模式,成熟一个、推广一个,逐步实现全域覆盖。要进一步理顺区级专业执法力量与乡镇综合执法队伍的职责边界与协作机制,通过片区联合执法应用系统,确保线索移送、案件移交、联合执法等环节无缝衔接、高效运转从根本上解决基层"看得见管不着"、上级"管得着看不见"的治理难题。
三、强化担当,狠抓落实,以过硬作风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专项整治工作能否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成效,关键在于我们的责任心和执行力。
首先,要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各乡镇(街道)、区直各执法单位的"一把手"是本单位专项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对重点任务要亲自部署,对关键环节要亲自过问,对疑难问题要亲自协调。要层层传导压力,将责任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决不允许出现上热下冷、层层递减的现象。对于工作中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责问责。
其次,要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执法的质量最终取决于执法人员的素质。必须把执法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常态化开展全员轮训,组织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培训内容既要包括法律法规、程序规范等"硬知识",也要涵盖群众沟通、应急处置等"软技能"。可以借鉴一些地区的先进经验,设定如"培训人员合格率不低于90%"、"参训人员满意度不低于95%"等量化绩效目标。区司法局、区委编办等部门要加强对执法人员资格的管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动态管理制度,确保执法队伍的专业性和纯洁性。同时,要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教育引导广大执法人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决杜绝关系案、人情案,严厉查处执法不公、执法不廉等行为。
最后,要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专项整治是一项集中攻坚行动,但解决基层行政执法的深层次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立足长远,标本兼治。要坚持边整治、边总结、边建制,将专项整治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要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要健全绩效考评机制,将专项整治成效与各单位年度绩效考核、评优评先、干部选拔任用等直接挂钩,树立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最终的目标,是要通过这次专项整治,不仅解决一批突出问题,更要构建起一套权责明晰、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基层行政执法长效机制,推动我区法治政府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同志们,开展基层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大家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钉钉子"的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攻坚战,确保整治成效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的检验和人民群众的检验,为奋力谱写〔...〕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