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信访局2025年第3次集体学习主持讲话提纲

浩渺 分享 时间:

强调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学习政策法规,提升服务意识,强化责任担当,促进问题解决,维护社会和谐,推动县域发展,确保群众利益。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县信访局2025年第3次集体学习主持讲话提纲”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县信访局2025年第3次集体学习主持讲话提纲

同志们:

今天,我们利用下午半天时间召开2025年第3次集体学习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关于推进新时代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年修订版)要求,结合近期上级督导反馈问题和我县信访工作实际,查短板、补弱项、强本领,推动全县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加今天学习的有: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中心)负责人,全体机关干部,以及各乡镇(街道)信访办主任列席会议。今天的学习采取领学+研讨+案例剖析相结合的方式,先由办公室主任领学《信访工作条例》核心条款及2025年最新政策解读,随后由接访科、办信科、复查复核科分别结合本领域工作作交流发言,最后我结合学习体会和当前重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深学细悟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在思想淬炼中把准信访工作时代方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信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化之年,也是我县推进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信访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复杂、任务更艰巨——从上半年的数据看,全县共受理信访事项2136件,同比下降8.7%,但网上信访占比升至58%(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涉及征地拆迁、劳动保障、房产纠纷领域的重复访占比仍达19%,个别乡镇初信初访化解率低于全县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背后,既反映出群众对便捷、高效解决问题的新期待,也警示我们:信访工作绝不是简单的接访、转办、督办,而是检验干部宗旨意识的试金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这里我想结合近期调研的三个场景,和大家分享几点思考。

第一个场景是上周三到**村走访。村民张大姐因丈夫工伤赔偿问题上访5年,我们协调人社、司法、企业三方召开现场办公会,当天就促成企业先行垫付20万元医疗费,并签订后续赔偿协议。张大姐拉着我的手说:以前跑部门像踢皮球,现在干部带着政策、带着方案来,心里踏实多了!这说明,只要我们把群众的事当自家事,再难的问题也能找到解法。

第二个场景是上周五接访日。某企业职工反映拖欠工资问题,接访干部小李一边安抚情绪,一边当场联系劳动监察大队调取工资表,仅用2小时就核实了欠薪金额,并协调企业当日发放。这让我想到:信访工作的效率,往往取决于干部对政策的熟悉程度和对群众需求的敏感程度——如果我们连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伤保险条例都记不熟,谈何为群众精准解难

第三个场景是本月10日全省信访工作视频会议通报的案例。邻县某乡镇因对群众反映的农田灌溉设施损坏问题推诿拖延,导致矛盾升级为群体访,最终分管领导被约谈、两名包村干部被问责。这警示我们:信访工作容不得差不多就行,任何一次敷衍、拖延,都可能让小问题拖成大事件,让信任账变成矛盾账

同志们,信访工作的本质是政治工作,核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要从国之大者的高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终身课题,既要学深悟透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根本要求,更要结合本地实际,把为民解难落实到每一次接访、每一封来信、每一起案件办理中,真正做到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二、聚焦实战补短板,在学用结合中提升矛盾化解硬本领

当前,我县信访工作正处于量减质升的关键期,但从上半年的案件评查和群众满意度调查来看,仍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初信初访办理质量不高,有的干部满足于登记转办,对群众诉求一转了之,导致30%的初访事项因调查不深、反馈不及时转化为重复访;二是复杂矛盾攻坚能力不足,涉及多部门职责的交叉访占比达22%,个别干部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主动协调、跨部门联动的魄力;三是法治思维运用不充分,少数干部仍习惯凭经验办事,对《信访工作条例》中的依法分类处理”“听证评议等规定掌握不牢,导致部分信访事项处理程序不规范、群众认可度低。

针对这些问题,今天的学习要突出实战导向,重点围绕如何提升初信初访化解率”“如何破解复杂矛盾”“如何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三个课题展开研讨。

首先,关于初信初访化解——要把首办责任刻进骨子里。初信初访是信访工作的第一关口,能不能解决好,直接关系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去年,我们在*镇试点首接首办责任制,要求接访干部在收到信访事项后,24小时内与群众见面,5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核实,15个工作日内给出处理意见,试点期间该镇初信初访化解率从68%提升至89%。这说明,只要我们把马上办、限时办、认真办落到实处,就能赢得群众信任。今天的会上,接访科要印发《初信初访办理操作手册(2025版)》,重点明确见面核实、调查取证、反馈答复三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各科室、各乡镇要对照手册开展回头看,本月内完成存量初信初访清零行动。

其次,关于复杂矛盾化解——要打好组合拳、下好协同棋。复杂矛盾往往涉及政策衔接、利益调整、历史遗留等问题,单靠一个部门难以解决。例如,*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引发的矛盾,涉及住建、城管、消防、物业等多个部门,我们通过成立项目专班+群众代表联合工作组,召开3次现场协调会,最终在1个月内解决了管网改造、车位规划等问题,群众满意度达95%。这启示我们,破解复杂矛盾需要系统思维:一要建立一案一策台账,明确牵头部门、配合单位、解决时限;二要推行开门接访+上门走访模式,主动到群众中去听真话、摸实情;三要善用第三方力量,邀请律师、乡贤、人大代表参与调解,用中立视角化解对立情绪。

第三,关于法治方式运用——要让按规矩办事成为自觉。《信访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信访事项的处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进行。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少数干部存在重结果轻程序倾向,比如有的为了快速平息矛盾,随意承诺超出政策范围的条件;有的对群众诉求一刀切式拒绝,缺乏耐心解释。这些行为不仅损害群众利益,更会透支政府公信力。今年,我们要把法治化作为信访工作的生命线:一方面,加强干部法治培训,每月组织1以案释法专题讲座,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中的典型案例;另一方面,严格落实依法分类处理要求,对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事项,及时引导群众向有关部门提出,避免以访代诉

三、严管厚爱铸铁军,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信访干部队伍

信访工作直面群众、直面矛盾,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工作成效。近年来,我们的信访干部队伍整体上是好的,涌现出*(姓名)、*(姓名)等一批群众贴心人,但也有个别干部存在怕担责、怕得罪人”“推诿扯皮等问题。今年,我们要以干部作风建设提升年为契机,重点抓好三个强化。一是强化责任担当。信访工作不是配角,而是主责。局领导班子要带头落实包案化解制度,每位班子成员联系23个重点乡镇,每月至少1次到联系点调研;各科室负责人要履行一岗双责,既要抓业务,也要抓队伍;全体干部要树立岗位就是责任的意识,坚决杜绝躺平”“甩锅现象。二是强化能力提升。针对当前干部政策不熟、方法单一的问题,我们制定了能力提升计划:每季度组织1业务大练兵,开展接访模拟、案例分析、政策测试;每半年选派10名干部到省、市信访部门跟班学习;建立导师帮带机制,由5名经验丰富的老信访结对帮扶10名年轻干部,通过传帮带快速提升实战能力。三是强化纪律约束。信访干部手握协调权”“督办权,必须严守纪律底线。要严格执行《信访干部十不准》规定,严禁接受信访人宴请、礼品,严禁泄露信访人隐私;要畅通内部监督渠道,设立作风问题举报箱,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对因失职渎职导致矛盾激化的,严肃追责问责。

同志们,信访工作是观察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我们作为信访干部,每天面对的是群众的急难愁盼,肩负的是党和人民的信任重托。希望大家以今天的学习为起点,把为民解难的初心刻进心里,把为党分忧的使命扛在肩上,用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一抓到底的力度,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为加快建设平安*、幸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天的学习到此结束,散会!

47 4965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