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改推进会上的讲话

云海 分享 时间:

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共同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市“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改推进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市"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改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改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三农"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对标〔...〕省委、〔...〕市委的最新决策部署,总结前段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判存在问题,并就下一步的攻坚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市农业农村局的〔...〕同志和〔...〕同志分别就具体工作作了详细安排,各乡镇(街道)也汇报了进展情况,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把握和美乡村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

推进"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是〔...〕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根据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及《2025年全省"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工作要点》的明确要求,这项工作已经进入了提质增效、全面深化的关键时期。同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也已到了收官交账的决胜阶段。这两项工作,一体两面、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当前我市"三农"工作的核心抓手和头等大事。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其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

首先,要深刻理解"四融一共"是实现乡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四融一共"即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这五个维度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精准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乡村的具体形态。景村融合,不是简单的村庄美化,而是要深度挖掘乡村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现实图景。产村融合,核心在于破解农村产业"低、小、散"的困局,通过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将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农民深度参与并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三治融合,是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旨在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善治格局,确保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城乡融合,则是要打破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实现城乡居民在权利、机会、规则上的平等。而共同富裕,是所有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确保发展的成果由全体农民共享。这套理论体系,逻辑严密,内涵丰富,为我们擘画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也为我们的具体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其次,要清醒认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和美乡村建设的底色与基石。一个环境脏乱差的村庄,不可能成为"和美乡村";一个连干净卫生的基本生活条件都无法保障的地方,更谈不上现代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群众感受最直接、需求最迫切的民生工程。从"三清二改一管护"的清洁行动,到农村"厕所革命",再到生活垃圾、污水的系统治理,每一步都关乎农民群众的切身福祉,关乎农村的文明程度。特别是今年作为五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我们的工作成效不仅要接受上级的考核验收,更要接受人民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前期,〔...〕省有关部门对我市部分地区进行了暗访,反馈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既是警示,也是鞭策。它说明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短板和盲区,抓落实的韧劲和狠劲还不够。因此,必须将人居环境整治整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其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和衡量工作成效的"硬标尺",以"绣花"功夫抓好每一个细节,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最后,要准确把握当前工作的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今天是2025年10月10日,距离年底只剩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对照年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0个先行村、79个省建点、91个自建点、1800户改厕"等硬性指标任务,时间非常紧迫,任务极其繁重。从刚才的汇报情况看,全市工作进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部分乡镇(街道)还存在"前紧后松""上热下冷"的现象,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缓慢,施工组织效率不高,资金拨付使用不及时等问题依然存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是退。全市上下必须立刻紧张起来、行动起来,树立强烈的"交账"意识和"冲刺"精神,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抓落实、促进度、求实效上来,确保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靶向施策,聚焦关键环节全力破解发展中的瓶颈与难题

当前,我市和美乡村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我们不能满足于点上的"盆景",而要追求面上的"风景";不能满足于一时的光鲜,而要构建长效的机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拿出啃"硬骨头"的决心和勇气,精准施策,集中攻坚。

第一,聚焦整改落实,彻底根除人居环境的顽瘴痼疾。同时,全市所有乡镇(街道)都要举一反三,立即组织开展一次"拉网式"的全域排查,重点聚焦农村改厕、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垃圾清运、村容村貌等关键领域,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为了应付检查而搞"盆景"式整治和"一阵风"式突击。整改成效好不好,不能只看汇报材料和照片,要深入村组、走进农户,听群众的真实声音,看群众的真实反映。特别是农村改厕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必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对于往年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厕所",要下大力气进行排查整改,确保改一个、成一个、用好一个。今年1800户的改厕任务,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标准,加强全过程质量监管,坚决防止出现新的质量问题,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第二,聚焦项目驱动,全速推进和美乡村的建设进度。项目是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命线。年度确定的"10个先行村、79个省建点、91个自建点",每一个点都是一个项目集群,是我们的工作重心所在。各项目责任单位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项目前期工作是关键,要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强化部门联动,为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创造条件。对于已经开工的项目,要科学组织施工,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加快建设进度。要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资金拨付及时、使用规范、效益最大化。在项目建设中,要充分体现"四融一共"的理念。在景村融合上,要尊重村庄原有肌理和自然风貌,保护好古树、古井、古建筑,避免大拆大建和千村一面,精心设计和打造能体现本地文化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乡村景观。在产村融合上,要将产业植入作为项目规划建设的核心环节,围绕我市的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优势产业,同步规划建设配套的产业基础设施,为村庄的长远发展注入持久动能。要积极引导和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项目建设和后续运营,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第三,聚焦建管并重,系统构建长效管护的运行机制。三分建,七分管。如果管护跟不上,再好的设施、再美的环境也难以持久。从过去的经验看,"重建轻管"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个突出短板。许多地方投入巨资建成的公厕、污水处理设施、垃圾中转站等,由于缺乏有效的后续管护,没过多久就出现损坏、废弃的现象,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必须从制度层面破解这一难题。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可持续、市场化、规范化的长效管护机制。一是要明确管护主体。要厘清政府、村集体、村民、运营企业等各方在管护中的责任,特别是要强化村级组织的主体责任。二是要保障管护经费。要探索建立"财政补助、村集体投入、村民付费、社会赞助"相结合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对于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等准公益性服务,可以探索适当的收费制度,引导村民树立"谁受益、谁付费"的意识,培养良好的付费习惯。三是创新管护模式。可以借鉴外地成功经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的第三方公司进行市场化运营管护。同时,要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完善村规民约,设立公益岗位,鼓励村民通过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到日常管护中来。要充分利用好"万村码上通"等数字化平台,建立线上问题上报、线下及时处理的快速响应机制,提升管护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三、压实责任,凝聚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强大工作合力

推动"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场硬仗,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单靠任何一个部门、一个乡镇都无法独立完成,必须全市"一盘棋",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各乡镇(街道)是这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促。要将这两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分析解决问题。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深入一线,现场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具体困难。村级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和发动党员群众积极投身到和美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的火热实践中去,形成"干部干、群众看"到"干群一起干"的生动局面。

二要强化部门协同,凝聚攻坚合力。市农业农村局作为牵头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统筹协调、指导服务、督促检查的职责。市发改、财政、自然资源、住建、生态环境、文旅等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在项目规划、用地保障、资金整合、技术指导等方面,要主动服务、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特别是资金问题,市财政局要加强涉农资金的统筹整合力度,优先保障和美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的资金需求。同时,要积极研究政策,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乡村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公司等市属平台公司也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重大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中来。

三要强化督导考核,树立鲜明导向。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要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建立常态化的督导检查机制。要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项目现场、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工作进展,发现和通报问题。要把"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作为年度高质量发展考核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权重,拉开档次。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通报表扬、优先评优;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力、进度滞后、问题整改不到位的,要严肃约谈、通报批评,甚至启动问责程序。要通过严格的督导考核,真正把压力传导下去,把责任压实到位,在全市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建设和美乡村、改善人居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任务已经明确,号角已经吹响。希望大家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坚决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奋力谱写我市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47 5198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