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2025年“三秋”生产调度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

浩渺 分享 时间:

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确保秋季收获、秋种和秋管协调推进,提升粮食生产效率,保障农民利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市2025年“三秋”生产调度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市2025年“三秋”生产调度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全市“三秋”生产调度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省“三秋”生产视频调度会的最新部署要求,结合当前我市面临的严峻形势,对“三秋”生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动员全市上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全力打好这场“三秋”生产攻坚战,确保秋粮丰收到手、颗粒归仓,确保秋冬种应种尽种、种足种好。

刚才,视频连线了各县(市、区),听取了大家的工作进展汇报,总体来看,面对九月下旬以来持续阴雨天气带来的严重不利影响,全市各级各部门不等不靠、积极作为,广大干部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迎难而上、奋力抢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截至昨天下午4时,全市已收获秋粮作物288.83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70.7%。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凝聚了全市上下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奋战在“三秋”生产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农技人员、农机手和所有参与者,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是阶段性的,形势依然是极其严峻

的。目前全市尚有约120万亩秋粮待收,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几天仍有间歇性降雨,土壤过湿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缓解,农机大面积下地作业的条件依然复杂,田间积水排除任务艰巨。可以说,当前我市的“三秋”生产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爬坡过坎”期,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时间不等人,农时不等人,任何一丝一毫的松懈和麻痹,都可能导致我们前期的努力功亏一篑,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把“三秋”生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和最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咬紧牙关、背水一战,坚决夺取“三秋”生产的全面胜利。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对于我市这样一个农业大市、产粮大市而言,抓好粮食生产,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严肃的政治问题。抓好今年的“三秋”生产,确保全年粮食丰收,意义尤为特殊、责任尤为重大。

第一,这是践行“国之大者”的实际行动。我市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每年为国家贡献的商品粮数量可观,在国家粮食安全格局中占有重要一席。今年以来,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战略意义愈

发凸显。打赢“三秋”这场硬仗,就是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多作贡献,就是对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一次直接检验。必须心怀“国之大者”,算好政治账、大局账,把一亩亩农田的丰收,汇聚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底气。

第二,这是巩固农业发展良好态势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数百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去年我市秋粮播种面积达到408.49万亩,总产量173.36万吨,单产达到424.39公斤/亩,均创历史新高。今年的秋粮生产,总体基础较好,前期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现在已经到了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越是接近成功,越不能掉以轻心。保住来之不易的丰收成果,防止“丰收在田”变成“丰产不丰收”,甚至出现大面积霉变损失,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高质量完成秋播任务,稳定冬小麦播种面积,尤其是稳定在435万亩以上的优质小麦种植面积,是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保障粮食生产接续稳定的关键所在。

第三,这是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责任所在。农业是农民的“命根子”,粮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一年的辛勤耕耘,盼的就是丰收。当前持续的阴雨天气,农民群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采取一切可以

采取的措施,帮助群众把地里的庄稼抢回来、晒干存好、卖出好价钱。这既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二、聚焦关键环节,突出“四抢”联动,科学精准打好“三秋”生产组合拳

做好当前“三秋”工作,核心就是一个“抢”字,方法就是科学精准。必须把“抢”字贯穿于“收、烘、种、管”全过程、各环节,环环相扣、压茬推进,做到分秒必争、寸土不让。

一要聚焦“抢收”,不惜一切代价确保秋粮颗粒归仓。“龙口夺食”,贵在神速。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抢收。要严格按照省里和市里部署的时间节点,紧盯“10月16日前秋粮收获大头落地”这一硬性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一要科学精准调度。农业农村、气象等部门要建立24小时联合值班和会商研判机制,精准预报到乡镇、到小时的“降雨间歇期”,牢牢抓住每一个可能的作业窗口。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等方式,精准掌握不同地块的成熟度、积水情况和作业条件,形成“一地一策”的抢收方案,成熟一块、抢收一块。二要极限动员力量。要全面摸排和组织动员全市所有可用机具,特别是那1.2万台左右的联合收割机,以及数十台履带式收割机,要确保全部处于最佳状态。要成立市县两级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统一调度、统一指挥,集中优势“兵力”驰援重点区域和困难地块。要打破区域界限,主动对接周边地区,积极引进外地收割机参与抢收作业。要坚持人机并上,在机械无法进场或作业效率低的地

块,迅速组织党员干部、合作社成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开展人工抢收,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田。三要突出抢收重点。对于已成熟、作业条件较好的地块,要集中力量快收;对于受灾严重、田间积水深的地块,要先组织力量抢排积水,然后动用履带式等特种机具作业,或者采取人工收割的方式,决不能因为困难大就轻言放弃。

二要聚焦“抢烘”,千方百计破解晾晒难题。抢收回来的粮食,如果不能及时烘干晾晒,同样会面临巨大的霉变风险。“抢烘”是“抢收”的“下半篇文章”,必须一体谋划、同步推进。一要全域激活烘干能力。要立即动员全市现有的182台粮食烘干机全部开足马力、24小时不间断作业,最大限度发挥其日处理1.5万吨的烘干能力。要引导和支持各类粮食收储企业、加工企业、合作社的烘干设施对社会开放,并给予适当的电价或运营补贴。要紧急摸排和协调一批移动式烘干设备,组成“流动烘干服务队”,深入村组和田间地头,为散户和小户提供便捷服务。二要全力拓展晾晒空间。在利用降雨间歇期开展传统晾晒的同时,要打破常规思路,广开晾晒门路。要动员各乡镇、村组,全面开放文化广场、学校操场、机关院落、闲置厂房、村级道路等各类公共空间和硬化场地,供群众免费晾晒。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合作社搭建临时性防雨晾晒棚,增加晾晒能力。三要强化收储环节协同。粮食和物资储备、供销等部门要主动作为,积极与中储粮等政策性收储库点对接,适当放宽收购水分标准,实行敞开收购、随到随收,为湿粮找出路,减轻农民烘干晾晒的压力和成本。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烘干服务价格的监督,严厉打击借机涨价、坑农害农的行

为,切实守住粮食质量安全和农民利益底线。

三要聚焦“抢种”,多措并举夯实来年丰收基础。秋收是句号,秋种则是逗号,关系到明年夏粮的收成。必须统筹兼顾,在全力抢收的同时,见缝插针、压茬推进秋播工作。一要抓好清茬整地。要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和深耕整地技术,为播种创造良好条件。对于积水地块,要“一地一策”,挖沟排涝,抢排积水,千方百计降低土壤湿度,达到适播标准。要指导农民施足底肥,培肥地力,为小麦壮苗越冬打好基础。二要稳定播种面积。要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确保小麦播种面积只增不减。要将稳定播种面积的任务分解到乡、到村、到地块,压实属地责任。要全面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特别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要尽快足额发放到位,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三要提高播种质量。要加大优质、抗逆、高产品种的推广力度,从源头上提升小麦生产潜力。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根据不同地块的土壤墒情,科学指导农民确定适宜的播期和播量,坚决防止因抢时而出现播量过大、播种过深等问题。要大力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种肥同播等先进适用技术,确保一播全苗、苗齐苗壮。

四要聚焦“抢管”,精准服务保障麦苗安全越冬。“三分种,七分管”。秋播后的田间管理,是决定小麦能否顺利越冬、形成壮苗的关键。必须及早谋划、主动跟进。一要强化技术指导。要继续发挥好各级农技推广队伍的作用,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包片包村,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蹲点式”服务。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土壤墒情,指导农

民因时因地、因苗施策,科学运筹肥水,培育冬前壮苗。二要加强监测预警。要建立覆盖全市的苗情、墒情、病虫情监测网络,定期发布预警信息。要重点防范和治理好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地下害虫等秋冬季易发病虫害,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将危害控制在萌芽状态。三要做好防灾准备。要提前制定应对“倒春寒”、干旱、冻害等冬季极端天气的应急预案,储备好相关农资和物资,确保一旦发生灾情,能够第一时间有效应对,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三、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各方责任,汇聚夺取“三秋”全胜的强大合力

打赢“三秋”生产这场硬仗,是对我们各级党组织战斗力、各级干部执行力和工作作风的一次大考。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强大工作格局。

一要强化责任落实。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靠前指挥,深入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建立市级领导分包县(市、区)、县级领导分包乡镇、乡镇干部分包村的责任体系,将任务和责任明确到人头、地块。农业农村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发改、财政、交通、水利、气象、供销、金融、电力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动服务、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比如,交通部门要开辟“绿色通道”,保障农机跨区作业和农资运输畅通;电力部门要全力保障烘干、排涝等农业生产用电需求。

二要强化政策支持。要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和省里出台的各项惠农

政策宣传好、落实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业保险等普惠性政策要加快兑付进度。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研究出台针对此次阴雨灾害的专项补贴政策,特别是在烘干、排涝作业等方面给予农民适当补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三秋”生产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简化贷款手续,满足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

三要强化督导问责。市委、市政府将派出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各县(市、区)和田间地头,对“三秋”生产工作进行全过程督导检查。重点督查责任是否落实、措施是否到位、进度是否达标、问题是否解决。对工作中行动迅速、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通报表扬;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力、推诿扯皮、贻误农时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要严肃追责问责。要通过严格的督导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工作见效。

四要守牢安全底线。越是抢收抢种的关键时期,越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要加强对农机手的安全教育,严防农机作业事故。要加强对跨区作业车辆的交通疏导和管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要加强对烘干、仓储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严防火灾事故发生。要关心关爱奋战在一线的干部群众,科学安排作息,防止疲劳作战。

同志们,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市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以“豁出去、顶上去、拿下来”的战斗姿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苦干实干、奋力攻坚,坚决夺取今年“三秋”生产的全面胜利,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

安全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仅供参考

47 52035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