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作风建设突出问题整改整治成效通报会议上的讲话

云海 分享 时间:

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整改突出问题,推动工作落实,提升服务效能,确保全市各项任务顺利推进。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全市作风建设突出问题整改整治成效通报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全市作风建设突出问题整改整治成效通报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作风建设突出问题整改整治成效通报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作风建设的决策部署,传达学习全省作风建设突出问题整改整治推进会精神,系统总结我市前一阶段在学习教育和整改整治工作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清醒认识当前存在的短板不足,并对下一阶段纵深推进作风建设常态长效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深化。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关乎民心向背、关乎事业成败。我们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严的要求,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确保整改整治工作取得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效。

刚才,〔...〕部长通报了省委第三指导组对我市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并对下一步深化作风建设突出问题整改整治的重点任务作了具体部署,思路清晰、措施务实、要求明确。各级各部门要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要严格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顽瘴痼疾精准发力;强化目标导向,以群众满意和发展成效为检验标准;突出结果导向,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以刀刃向内的巨大勇气和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克服"闯关"思想和"厌战"情绪,扎实推进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整改整治走深走实、建章立制管常管长,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我市实践新篇提供坚强有力的作风保障。下面,结合当前形势和任务,我代表市委,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坚持人民至上,把解决问题、群众有感贯穿始终,在践行宗旨中彰显作风整改成效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作风建设的核心,最终要落脚到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上。整改整治工作成效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

(一)突出问题导向,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整改决不能自说自话、闭门造车。要持续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中间,畅通"线上+线下"意见征集渠道,用好"12345"、信访平台、媒体监督、调研座谈等多种方式,真正把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不满意的问题找出来、列清楚。当前,要特别关注在政务服务效率低下、"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窗口单位"冷硬横推"、民生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梗阻、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执法司法不公不廉、营商环境中的"中梗阻"、服务企业"推拖绕"、基层负担过重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等十个方面的问题。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是群众的具体困难和期盼。

(二)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整改措施务实管用。针对梳理排查出的突出问题,要建立详实的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和预期效果。坚持"一事一策"、"一类一策",确保整改措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在推进过程中,要力戒形式主义,坚决防止"材料整改"、"数字整改"、"会议整改"。要推广"领导领衔包案"、"挂牌督办"、"销号管理"等有效方法,对群众关切度高、涉及面广的问题,要敢于动真碰硬,集中力量攻坚克难。要注重整改过程的公开透明,定期向群众通报整改进展,主动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

(三)紧扣"有感"标准,让群众切实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检验整改成效的最高标准,是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提升。要把"群众有感"作为硬杠杠,贯穿整改全过程。看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整改效果怎么样,关键要看:办事是不是更方便了?诉求回应是不是更及时了?公平正义的获得感是不是更强了?生活环境是不是更美好了?干部的言行举止是不是更可亲了?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整改行动,如: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的房产证办理难题,清理规范了一大批不合理的证明事项,查处曝光了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例,有效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显著提升了窗口服务质量和效率,切实减轻了基层负担等具体事例,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作风转变带来的新气象、新便利、新实惠。要建立健全满意度测评机制,以群众评价倒逼整改质量提升。

二、坚持统筹兼顾,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贯穿始终,在赋能发展中检验作风整改成色

作风建设不是孤立的工作,不能搞"两张皮"。必须将整改整治的成效,深度融入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一)紧扣中心任务,找准结合点发力点。当前,我市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守水护水"筑牢生态屏障、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招商引资突破攻坚、优化营商环境升级、城市更新品质提升、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等各项任务艰巨繁重。作风建设整改必须自觉服从服务于这些中心工作。要将整改焕发出的热情、激发的斗志、锤炼的作风,精准投放到主战场、攻坚点。比如,在"守水护水"工作中,重点整治责任悬空、监管不力、作风漂浮等问题,以"严实深细"的作风守护好一江清水;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中,着力解决项目落地慢、服务跟进差、政策兑现难、要素保障弱等问题,打造"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和高效的政务环境;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聚焦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大力整治"躺平式"、"推诿式"干部,打通政策落地"中梗阻",让"高效办成一件事"成为常态。

(二)强化担当作为,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整改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工作、推动发展。要引导广大干部通过作风整改,进一步提升履职尽责的使命感、担当作为的精气神、攻坚克难的真本领。要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有为才有位"的导向。要坚决纠治"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上交"等庸政懒政怠政行为。要推动各级干部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在破解发展难题、应对风险挑战中锤炼过硬作风、提升能力水平。要让"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成为工作常态,以"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全力跑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三)注重实际成效,以发展成果检验作风成果。作风建设整改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发展指标上、体现在项目进度上、体现在企业满意度上、体现在民生改善上、体现在社会和谐稳定上。要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把整改整治工作与完成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结合起来,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要通过扎实的作风建设,催生发展新动能、塑造竞争新优势、打开工作新局面。要用实实在在的发展业绩--如引进的重大产业项目数量质量、重点工程建设的进度、生态环境指标的改善幅度、市场主体新增数量和活跃度、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安全稳定形势的持续向好等--来印证作风建设的实际效果,形成"作风促发展、发展强作风"的良性循环。

三、坚持标本兼治,把建章立制、常态长效贯穿始终,在系统施治中固化作风整改成果

作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解决深层次问题,必须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在治标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扎紧织密作风建设的制度笼子。

(一)深化源头治理,堵塞制度漏洞。要深刻剖析作风问题产生的根源,特别是制度机制层面存在的缺陷和空白。聚焦此次整改中暴露出的易发、多发、复发问题,以及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如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审批监管、执法司法、财政金融、国企国资等),深入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针对性地进行制度"废改立释",该废止的及时废止,该修订的抓紧修订,该新建的尽快研究出台。制度设计要突出针对性、可操作性、约束性,明确权力边界、运行流程、责任主体和问责情形,最大限度压缩权力寻租空间,铲除不良作风滋生的土壤。

(二)健全"五张清单"体系,强化闭环管理。建立并动态完善用好"五张清单",是固化整改成果、推动常态长效的关键抓手,务必做实做细。问题整改整治清单要涵盖本次整改的所有问题及后续新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目标、措施、时限、责任人、进展状态和销号标准,实行动态更新、"对账销号",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反面典型警示清单要选取具有代表性、警示性的作风问题和腐败案例,深入剖析根源,汇编成册或制作警示教育片,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发挥震慑和警醒作用。先进典型引领清单要大力挖掘、选树在作风建设、担当作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单位和个人。深入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讲好"我市好干部"、"我市好作风"故事,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为民办实事清单要将整改过程中确定的、群众高度关注的民生实事项目,以及后续持续分享的“在全市作风建设突出问题整改整治成效通报会议上的讲话”,形成滚动更新的办实事清单。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链,公开承诺,限期完成,接受监督,持续提升群众福祉。制度机制建设清单要系统梳理需要建立、修订、完善的各项制度规定,明确制度名称、牵头单位、完成时限、预期效果。重点围绕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优化营商环境、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密切联系群众、基层减负等方面建章立制,形成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成果。

(三)强化制度执行力,防止"破窗效应"。"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加强对已出台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评估问效,坚决杜绝"稻草人"现象和"牛栏关猫"问题。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对违反制度踩"红线"、闯"雷区"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制度意识,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让按制度办事成为日常习惯和行为自觉。

四、强化组织保障,落实工作责任,在凝聚合力中确保整改整治取得扎实成效

深化作风建设突出问题整改整治,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压实各级责任,形成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一)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把整改整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党委(党组)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重要工作。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和部门的整改工作。要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把责任压实到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杜绝"上热中温下冷"现象。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二)发挥专班统筹效能。市委学习教育和作风建设专班要继续发挥好"指挥部"、"参谋部"、"督战队"的作用。一是要强化统筹协调。要加强顶层设计,密切与各成员单位、各地各部门的沟通联络,及时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确保步调一致、协同高效。二是要强化督促指导。要采取"四不两直"、明察暗访、专项督查、随机抽查等多种方式,深入基层一线,真督实导,对整改措施不实、进展缓慢、效果不佳的单位进行重点督导、挂牌督办。定期通报整改进展情况,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三是要强化宣传引导。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整改整治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进展成效和先进典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作风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也要对反面典型和突出问题适时适度曝光,形成警示效应。四是要强化总结复盘提升。专班要牵头做好阶段性总结评估工作,深入分析得失,提炼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查找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研究提出深化拓展的意见建议。推动"认识再深化、措施再实化、责任再强化、示范带动再加强",确保学习教育和整改整治工作螺旋式上升、递进式深化。

(三)坚持开门整改,接受群众评判。作风改得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整改整治工作不能关起门来搞自我循环。一是要广开言路。主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家代表、基层群众代表、服务对象、媒体记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民主评议、第三方评估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监督。二是要及时回应。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合理建议,要认真梳理研究,及时作出回应,能解决的马上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做好解释说明。三是要坚持成效由群众评判。整改整治工作的最终成效评估,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核心指标。通过科学有效的民意测评,让群众来评判整改成果,真正使整改过程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成为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的过程。只有群众认可了、满意了,我们的整改才算真正取得了实效。

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整改整治永无止境。我们取得的成绩是阶段性的,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全市上下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坚决克服"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持续巩固深化前一阶段成果,驰而不息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要把这次整改整治作为新的起点,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振奋精神、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不断开创全市作风建设新局面,以作风建设的优异答卷,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市实践、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

47 50895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