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暨“三大突击战”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爱国 分享 时间:

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强化责任落实,推动“三大突击战”深入开展,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暨“三大突击战”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暨"三大突击战"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最新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全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步深化整治、坚决打赢"三大突击战"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几个牵头单位汇报了近期工作进展,谈了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讲得都很好,也很有针对性。

自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区上下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相关问题线索450余条,立案审查调查11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5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超过1500万元。这一系列数字背后,是各级党组织的坚定决心,是纪检监察干部的辛勤付出,更是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成效的直观感受。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固然值得肯定,问题和挑战同样不容忽视。一些深层次、顽固性的问题尚未得到根除,一些领域的监管漏洞依然存在,个别干部中"歇歇脚、松口气"的松劲心态和厌战情绪开始抬头。这些问题警示着,集中整治工作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容不得半点懈怠和麻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将这场正风肃纪反腐的斗争进行到底。

一、提升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深化集中整治的极端重要性

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是具体的、现实的政治任务,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首先,这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对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这些重要指示,是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能否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这些部署,直接关系到政令畅通,直接体现着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必须从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到整治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就是清除侵蚀党的执政根基的"病灶",就是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的"固本工程"。

其次,这是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民心工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对腐败问题,尤其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腐败问题,感受最直接,也最深恶痛绝。一个项目款项被截留,一笔惠农补贴被冒领,一次不公正的执法,都可能让群众对党的信任产生动摇。反之,解决好一个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查处一个群众身边的腐败分子,就能赢得一片民心。此次集中整治,就是要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公平,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眼前,从而不断增强对党的向心力、凝聚力。

再者,这是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表象在基层,根子在权力运行不规范、监督制约不到位、制度机制不健全。深化集中整治,绝非简单地查办几个案件、处理几个人,而是要通过解剖麻雀,深挖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和制度性漏洞。要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的战略思想,以查促改、以改促治、以治促效,推动各领域、各行业、各层级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堵塞监管漏洞,优化治理流程,将集中整治的成果转化为常态长效的治理效能,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到"办好一类事"的根本性转变。

二、聚焦关键环节,坚决打赢"三大突击战"

当前,集中整治工作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为确保整治工作向纵深推进、向实处发力,区委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发起并坚决打赢"三大突击战"。这是推动整治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是回应群众关切的精准举措。

第一,坚决打赢乡村振兴领域"资金安全"突击战。

乡村振兴是国之大者,每一分钱都关乎着农业农村的未来,关乎着广大农民的福祉,绝不能成为"唐僧肉"。然而,从前期排查的情况看,一些地方在项目申报、资金拨付、工程建设等环节,依然存在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贪污侵占等问题。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予以雷霆重击。

一要实施"穿透式"监督。区财政、农业农村、审计等部门要发挥专业优势,联合纪检监察机关,组建专项督查组,对近三年来全区所有乡村振兴项目资金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大体检"。监督要直达项目现场、直达资金末端、直达农户家中,确保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清晰可查、有据可依。

二要突出"靶向式"打击。重点紧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资金密集、权力集中的关键领域。对那些胆敢向振兴资金伸手的,发现一起、彻查一起、严惩一起,绝不姑息。要查清资金的去向,更要查清背后的责任人、关系网和"保护伞",形成强大震慑。

三要推动"闭环式"管理。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监管漏洞,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加快完善项目管理办法、资金拨付流程和公示公告制度。要大力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和"码上监督"平台,让资金在阳光下运行,让权力在监督下行使,从源头上防范风险。

第二,坚决打赢民生服务领域"行业清源"突击战。

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直接的来源。这些领域的任何一点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都会被无限放大,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在教育领域,要重点整治校园餐食采购、教辅资料征订、校服选用等环节中存在的利益输送、违规收费、质次价高等问题。区教育体育局要牵头开展专项自查自纠,对全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拉网式排查。纪检监察机关要畅通举报渠道,对家长和学生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提级办理、快查快处。

在医疗卫生领域,要聚焦医保基金使用监管。区医保局、卫健委要运用大数据分析等现代化手段,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过度医疗、药品耗材采购"带金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强对定点医药机构的日常监管和飞行检查,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

在社会保障领域,要紧盯养老、低保、救灾救助等各类补助资金的发放。区民政、人社等部门要定期开展数据比对和入户核查,严防"关系保""人情保"以及死亡冒领、重复领取等问题发生,确保每一分惠民资金都能精准、及时地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

第三,坚决打赢基层治理领域"微腐败"惩治突击战。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基层干部的作风直接决定了群众的观感。"微腐败"看似"微小",但其危害巨大,它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一要严肃整治"三资"管理乱象。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服务保障村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要对全区所有行政村的"三资"管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查,重点关注集体资产违规发包、土地征用补偿款分配不公、工程项目暗箱操作等问题。要推动建立健全权责清晰、管理民主、监督有效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

二要坚决纠治执法司法不公。要聚焦基层站所,特别是执法、监管、服务窗口,严肃查处吃拿卡要、盘剥克扣、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行为。政法系统要深化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对执法司法过程中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坚决依纪依法处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要深入推进信访积案化解。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每日接访、带案下访制度,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解决。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过问、亲自调度,建立信访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强化责任担当,构建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

深化集中整治、打赢"三大突击战",关键在人,关键在责任落实。必须构建一个环环相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地生根。

一要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全区各级党(工)委、党组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要履行好"一岗双责"。不能把整治工作简单地看作是纪委监委一家的事。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办,对本单位、本系统内的突出问题要心中有数,对整治任务要抓在手上。要把集中整治工作成效作为检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担当的重要标准,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群众不满意的,要严肃约谈问责。

二要贯通协同监督责任。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好监督专责,敢于较真碰硬,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深化"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合力。要加强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等的贯通协调,织密监督网络,让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无处遁形。

三要注重总结提炼,推动常治长效。查办案件、解决问题只是手段,推动治理、完善制度才是根本目的。要坚持系统施治的导向,对查处的每一起典型案件都要深入剖析、举一反三,查找共性问题和制度漏洞。例如,〔...〕镇〔...〕村原村干部挪用征地补偿款案暴露出的村级财务监管缺位问题,就必须推动全区层面建立更为严格的村账镇管和财务公开制度。要善于将整治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固化为制度成果,切实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转变,构建起一套管根本、管长远的制度体系,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同志们,正风肃纪反腐,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更是一项凝聚民心的德政。全区上下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以"钉钉子"精神和"啃硬骨头"的决心,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坚决打赢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这场攻坚战、持久战,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奋力谱写〔...〕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谢谢大家。

47 5166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