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团“十五五”党群业务系统规划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加强党群业务系统建设,推动企业文化融合,提升员工凝聚力,促进各项工作的协同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集团“十五五”党群业务系统规划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集团“十五五”党群业务系统规划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今天,我们召开集团“十五五”党群业务系统规划专题研讨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关键词,专题研讨“新时代如何深刻理解与系统把握‘党建是做人的工作’这一核心要义”,为科学擘画集团未来五年党群工作的宏伟蓝图奠定坚实的思想与理论基础。“党建是做人的工作”,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党的建设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要求。在集团迈向世界一流、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时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激发人的创造力、凝聚人的向心力、提升人的战斗力。因此,将这一核心要义融入“十五五”规划,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驱动集团基业长青的根本动力。
一、回归本源:深刻理解“党建是做人的工作”的时代内涵
进入新时代,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内部改革的艰巨性、科技革命的颠覆性前所未有。“党建是做人的工作”这一命题,被赋予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时代内涵。
(一)人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要素。新质生产力以
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其载体是技术、资本和数据,但其真正的源头和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无论是颠覆性技术的突破,还是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都离不开高素质、高水平、高觉悟的人才队伍。我们集团作为国家在先进制造和能源安全领域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在载人航天、核能技术等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国家任务。这些尖端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党建工作,就是要通过思想引领、组织凝聚、文化感召,将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锻造成一支敢于创新、善于攻坚、忠诚奉献的铁军,从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最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二)人是企业战略的最终落脚点。集团的“十五五”战略蓝图,无论是构建*科创走廊,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还是建设“*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保障国家能源大动脉安全畅通,最终都要靠每一位员工的执行和落实。战略定位的实现,需要全体员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集团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党群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把宏伟的战略目标,转化为每个部门、每个团队、每个岗位上“人”的具体行动。通过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将战略意图传导至神经末梢;通过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将个人价值实现与企业发展愿景紧密结合,确保集团这艘巨轮行稳致远。
(三)人是企业文化的根本塑造者。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文化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体现在每一位员工言谈举止中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党建工作正是塑造这种先进文化的熔炉。它通过严肃认真的组织生活、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深入人心的典型选树,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培育敬业、精益、创新、奉献的工匠精神,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一个充满正能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企业文化,能够让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二、立足当前:“做人的工作”面临的现实挑战
对照新时代新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集团在“做人的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挑战。
(一)工作理念与新时代要求存在“温差”。部分党务工作者和业务干部对“党建是做人的工作”认识不深、理解不透,仍然存在就党建抓党建的惯性思维。有的将党建工作视为“软指标”,与业务经营割裂开来,认为是“务虚”的额外负担,导致“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在工作中,重程序、轻实效,重形式、轻内容,满足于开会、发文、建档,对如何深入到人、影响到人、激励到人思考不深、办法不多,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问题。
(二)工作方式与数字化浪潮存在“时差”。当前,集团的经营管理、科技研发已全面拥抱数字化,但我们的党群工作在信息化、智能化方面还相对滞后。不少基层组织的管理模式依旧传统,依赖“人海战术”和手工台账,信息孤岛现象突出,工作效率不高。缺乏一个统一、高效、智能的党群业务系统,难以对党员队伍状况、职工思想动态、基层组织活力等进行实时、精准的“数据画像”和科学分析,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精准性有待加强。
(三)工作效能与高质量发展存在“落差”。尽管我们每年都投入大量资源开展党建工作,但其成效如何量化、如何与经营业绩有效挂钩,始终是一个难题。截至2025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也要反思,党建工作在其中贡献了多少“可测量”的价值?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否真正转化为了破解生产经营难题、推动科技创新的硬核成果?党建引领效果的彰显、特色品牌的提炼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展望“十五五”:构建以人为本的党群业务新体系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集团“十五五”党群业务系统的规划,必须紧扣“做人的工作”这一核心,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以深度融合为路径,系统构建一个全新的工作体系。
总体目标:到2030年,全面建成一个以人为本、数据驱动、深度融合、高效协同的智慧党群业务体系。实现党建工作理念、模式、手段的系统性重塑,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成功转化为集团的发展优势、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使党建工作成为驱动集团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红色引擎”。
(一)实施“领航铸魂”工程,重塑“做人的工作”新理念。这是根本前提。必须从思想深处解决“为何做、为谁做”的问题,确保“做人的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一是强化战略融入。将党建工作目标与集团“十五五”发展规划深度对表,确保党建工作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集团承接的每一项国家重大专项、布局的每一个新兴产业、开拓的每一个海外市场,党组织都要第一时间跟进,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确保党的领导在重大战略决策和执行中得到充分体现。二是打造学习型组织。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带动学习型企业建设。常态化开展前沿科技、产业趋势、管理科学等知识的学习培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不仅在政治上过硬,更在业务上成为行家里手。鼓励并支持员工终身学习,将学习成果与考核激励、职务晋升挂钩,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浓厚氛围。三是锻造过硬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对党务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培训,让他们懂业务、懂管理、懂技术,成为“做人的工作”
的专家。另一方面,要注重在科研一线、市场前沿、攻关团队中发现和培养干部,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及时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选拔到关键岗位上去。
(二)实施“数字聚能”工程,打造“做人的工作”新范式。这是关键支撑。要运用数字技术为“做人的工作”插上翅膀,实现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蝶变。一是构建“1+N”智慧党群平台体系。借鉴先进地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经验,构建统一的集团党群业务数字化平台。其中,“1”是指集团层面的“党群工作大脑”,即党群大数据中心。该中心负责顶层设计、标准制定、数据汇聚与智能分析,通过对党组织、党员、人才、群团等多维度数据进行建模分析,为集团党委决策提供数据支持。“N”是指面向各级子公司、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员工的N个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智慧党务”系统、“党员画像”系统、“群工之桥”系统、“红色教育”云平台等。二是探索“党建算力券”模式。参照*科创走廊“算力券”的创新做法,探索在集团内部推行“党建算力券”。对那些在党建与业务融合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基层党组织,或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先锋作用的党员突击队,给予“党建算力券”奖励。这些券可用于兑换额外的培训资源、技术支持、研发设备使用时长或项目激励资金,以此激励基层大胆探索,让党建工作的“软实力”能够兑换成看得见的“硬资源”。三是建立数据驱动的考核评价机制。依托
智慧党群平台,建立一套科学、动态、可量化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变“年终算总账”为“实时计分卡”,将组织生活参与率、学习平台活跃度、党员作用发挥贡献度、职工满意度等指标纳入考核,并探索建立党建成效与业务绩效的关联分析模型,用数据说话,让“做人的工作”的成效更加直观、可信。
(三)实施“融合创效”工程,开辟“做人的工作”新路径。这是最终目的。要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把“做人的工作”的成效体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一是推行“党建+科技攻关”模式。围绕集团在高端装备、新材料、无人机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瓶颈,成立跨部门、跨专业的“党员博士攻关队”“青年党员突击队”。将支部建在项目上,把党小组设在课题组里,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把最优秀的“人”组织起来,去啃最硬的骨头,让党旗在科研攻坚第一线高高飘扬。二是深化“党建+市场开拓”模式。在集团参与“*经济带”建设和开拓海外市场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海外项目部建立临时党支部,不仅要管好项目,更要做好当地员工的“人的工作”,传播优秀文化,凝聚跨文化团队。同时,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党组织的联建共建,构建“党建引领、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产业生态圈。三是创新“党建+人才发展”模式。构建“引育并举、产教融
合”的党建引领型人才发展战略。建立“党员导师制”,由资深党员技术专家、管理骨干与青年员工结成对子,既传业务技能,也教思想方法,帮助青年员工快速成长。将党校培训与后备干部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相结合,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四是筑牢“党建+安全稳定”模式。我们集团的业务涉及国家能源安全等重要领域,安全生产是生命线。要持续深化“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心理疏导,发挥党员在安全监督、隐患排查、应急处置中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扎实的“人的工作”,构筑起最坚固的安全防线,为集团各项业务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