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中层副职讲业务活动上的总结讲话

云海 分享 时间:

总结过去,分析现状,明确方向,强化落实,提升团队协作,推动业务发展,共同实现目标。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单位中层副职讲业务活动上的总结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单位中层副职讲业务活动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

历时一天的中层副职讲业务活动,到今天就圆满结束了。刚才,11位中层副职同志围绕各自的业务领域,结合本年度重点工作,进行了精彩的讲解和深入的分享。整个过程,大家准备充分、思考深入、内容翔实,既有对政策的精准解读,也有对实践的深刻反思;既展现了扎实的业务功底,也体现了开阔的工作视野,充分展示了单位中层干部队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这次活动,是单位深入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部署的一项关键举措,也是对干部队伍专业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阅和成果展示。听了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也倍感振奋。

可以说,这次讲业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业务交流,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能力的淬炼和作风的检验。它清晰地折射出,在单位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作为中坚力量的中层干部,正以实际行动推动单位各项事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单位当前的工作,我谈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提炼启示,深刻把握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成果

"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单位上下形成了一股比学赶超、锤炼本领的浓厚氛围。本次讲业务活动,正是这一良好态势的生动缩影。透过这次活动,可以清晰地看到单位在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这是一次政治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财政工作的本质是政治工作,业务工作是政治要求在财政领域的具体体现。任何时候,都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善于从政治高度看待和处理财政业务问题。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感受到,各位同志都能够自觉地将业务工作置于全区发展大局之下思考和谋划,这背后是单位始终坚持政治铸魂与业务赋能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单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构建起"党组领学、支部研学、党员自学"的三级联动学习机制,引导广大干部精准把握财政工作的政治定位和时代要求,为圆满完成各项财政任务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正是在这种强大政治引领下,今年1-9月,我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依然实现了%的同比增长,成绩来之不易。这充分说明,只有将政治能力建设摆在首位,才能确保财政工作的正确方向,才能在惊涛骇浪中把稳"定盘星"。

这是一场能力与视野同步提升的集中展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干部的专业能力和知识视野,直接决定了工作的质量和成效。本次活动中,无论是对最新财税政策的解读,还是对预算绩效评价方法的探讨,都体现出大家扎实的专业基础。这种专业素养的提升,源于单位构建的多维立体化培训体系。一方面,"走出去"对标一流。单位精心组织分管领导、业务骨干远赴〔...〕等先进地区开展业务学习,不仅带回了先进经验,更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并在全局范围内举办报告会,有效开阔了干部视野格局。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的财政自主评价机制,选取了6个项目开展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试点,为创新绩效管理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另一方面,"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线上,充分借助省财政厅等上级单位的智力资源,组织干部积极参加"精品论坛";线下,系统选派干部参加各类专题业务培训班,持续夯实专业基础。同时,通过举办科室业务竞赛、读书分享会等形式,"搭台子"比学创优,有效激发了队伍的争先动能。这些举措,共同构成了干部专业能力提升的"加速器"。

这是一轮实干与担当淬炼成钢的成果检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干部的能力,最终要在一线实践中检验,在攻坚克难中成长。大家的发言,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充满了鲜活的案例和务实的思考,这充分证明了单位强化一线实践与岗位练beta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单位持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围绕资金使用绩效、基层财政运行等关键问题,累计开展"靶向式"调研30余次,举办成果交流会5场,让调研成果直接服务于资金分配决策,形成了"调研-交流-实践"的良性工作闭环。同时,深化岗位历练,对外选派优秀干部到市局跟班学习,在更高平台的业务实践中提升综合技能;对内则稳步实施多岗位锻炼,今年以来已完成轮岗交流8人次,有效打破了科室壁垒,激发了队伍的内在活力。正是通过在服务中心工作、兜牢"三保"底线、规范政府投资基金运作、推进财政科学管理试点等硬仗、苦仗中反复淬炼,才锻造出了一支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财政铁军。

二、剖析形势,提出要求,精准锚定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的努力方向

肯定成绩,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对照〔...〕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我们的干部队伍在能力素质上还有提升的空间,工作作风上还有改进的余地。新征程上,风险挑战和机遇并存,每一位中层干部都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不断提升自我,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要永葆"学"的自觉,做精通业务的"内行人"。学习是永恒的主题,是干部成长进步的阶梯。财政工作政策性、专业性极强,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很快,稍有松懈就可能落伍。今天的活动是一次学习成果的展示,更应该成为新一轮学习的起点。每一位同志都要克服"经验主义"和"本领恐慌",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要向书本学,系统钻研财政、金融、法律、产业经济等各方面知识,构建支撑履职的完整知识体系。要向政策学,对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区的决策部署,要第一时间学习领会,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努力成为财政政策的"活字典"和"明白人"。要向实践学,深入基层、深入项目、深入企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长才干,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要增强"谋"的本领,当服务大局的"参谋者"。中层干部身处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不能仅仅满足于当一名"操作员",更要努力成为一名"参谋者"。要学会"跳出财政看财政",自觉站在全区发展的高度来思考问题、谋划工作。在研究具体业务时,要多问一个"为什么",多想一个"怎么办",不仅要看到"树木",更要看到"森林"。要强化战略思维,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研究如何通过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例如,在规范政府投资基金运作中,如何更有效地撬动社会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中,如何将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更紧密地挂钩,倒逼部门提升资金使用效益。这些都需要大家深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真正为区委区政府的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要砥砺"干"的作风,为担当作为的"实干家"。"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一切蓝图,最终都要靠实干来变为现实。作为单位的中坚力量,中层干部必须带头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直面工作中的堵点、难点和痛点,不回避、不绕道,主动到矛盾最集中、问题最突出的地方去调查研究、解决问题。要强化闭环意识,对定下来的事情、部署了的工作,要一抓到底、务求实效,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确保各项工作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既要干好显绩,也要甘于做潜绩。同时,要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将廉洁教育作为终身"必修课",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各项规章制度,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切实保障财政资金和干部廉洁"两个安全",以过硬的作风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着眼长远,深化拓展,持续巩固"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成效

"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有明确的时间节点,但提升干部素质、加强队伍建设是一项永不停歇的长期任务。本次讲业务活动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也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总结经验、创新机制,把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热情和形成的良好学风,转化为推动工作的长效动力。

第一,要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上再深化。要建立常态化的需求调研机制,精准掌握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干部的能力短板和知识弱项,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按需施教,缺什么补什么。培训内容要更加聚焦主责主业,紧扣财政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学之能懂、学之能用。

第二,要在创新活动的方式上再突破。要继续办好"中层副职讲业务"这一品牌活动,并探索向青年干部、业务骨干延伸。可以尝试引入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辩论赛等更多元、更具互动性的形式,打破传统"一人讲、众人听"的模式,让干部在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中深化认识、提升能力。

第三,要在推动成果的转化上再发力。建立健全学习成果转化机制,鼓励干部将学习思考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改进工作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具体举措。对于在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干部和高质量的业务研究成果,要给予表彰和推广,形成正向激励,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生态。

同志们,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这次讲业务活动,既是一次总结,更是一次动员。希望全体中层干部以这次活动为新的起点,把个人的成长融入单位事业发展的洪流之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持续推动干部专业能力迈上新台阶,为奋力谱写〔...〕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更多、更大的财政力量!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47 51900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