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上关于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研讨发言材料
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强化理论武装,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创新驱动,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服务人民群众需求。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上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研讨发言材料”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上关于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研讨发言材料
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按照中心组学习安排,我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结合我们〔...〕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和岗位实际,分享我个人的一些粗浅体会和思考。这次发言不求全面,重在聚焦,希望能与同志们一起,围绕如何在新阶段下,建立新模式、落实新战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引领公司完成年度重点任务,进行一次思想上的碰撞和工作上的探讨。
一、深学细悟,把握指引航向的思想伟力
近期,我通过反复研读《习近平经济文选》和系列重要论述,愈发深刻地感受到,习近平经济思想不仅是拥有深厚理论根基的科学体系更是指导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金钥匙"。它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经济"怎么看、怎么干"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其中关于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一系列论述,对我们钢铁行业而言,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意义。
当前,我们正处在2025年这一特殊的时间节点。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一年既是检验过去五年发展成色的关键期,也是谋划未来发展的攻坚期。放眼整个钢铁行业,经过"十三五"时期以去产能为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野蛮生长的时代已彻底终结。市场竞争的逻辑,已经从"有没有"转向了"好不好""优不优""绿不绿"。面对这种新阶段的新形势,如果思想上还停留在过去,行动上还依赖旧的路径,就必然会陷入被动。因此,把习近平经济思想学深悟透,真正做到用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成了我们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根本前提。
二、对标反思,聚焦新阶段的挑战与机遇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用习近平经济思想这面镜子来审视我们〔...〕公司的现状,我感到有成绩,但更多的是一种"本领恐慌"的危机感。过去几年,我们顺应大势,完成了300万吨钢产能置换技改项目,在装备水平上迈出了一大步。特别是通过"智改数转"的持续投入,公司的生产效率和运营成本控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度实现了扭亏为盈的良好局面。这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新阶段的考题难度更大了。
第一个挑战,是绿色低碳发展的"硬约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稳步推进,环保标准日益趋严,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生产方式正面临生存空间的挤压。我们以长流程为主的生产结构,在碳排放方面天然存在压力。如何系统性地降低碳足迹,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是我们绕不开的重大课题。
第二个挑战,是产品结构升级的"天花板"。当前,我们主要产品仍集中在建筑用钢领域。这类产品同质化严重,利润空间微薄,极易受到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影响。反观行业内的领先企业,早已在高端特殊钢、填补国内空白的新材料领域构筑了强大的技术壁垒和品牌护城河。我们如何才能突破现有产品格局,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市场地位。
第三个挑战,是创新驱动能力的"软肋"。尽管我们进行了一些智能化改造,但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驱动"还有不小的差距。创新不仅仅是购买几套先进设备,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和机制。我们在基础研究、工艺革新、管理模式创新上,主动性、系统性还不够,尚未完全形成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性转变。
这些挑战,正是我们聚焦新阶段,需要着力破解的核心矛盾。而破解这些矛盾,就必须彻底摒弃规模扩张的路径依赖,下决心建立起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模式。
三、守正创新,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
我认为,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我们指明了建立新模式的方向。结合公司实际,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构建起属于我们自己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一是构建"绿色循环"的生产新模式。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这不应是一句口号,而要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路线图。一方面,要深挖现有长流程工艺的节能降碳潜力,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大余热余能回收利用力度。另一方面,要以更长远的眼光,积极研究和布局短流程电炉炼钢技术。〔...〕省的"十四五"规划也明确鼓励发展电炉炼钢,这是产业政策的导向。此外,还要探索氢能源冶炼等前沿低碳技术的可行性,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让钢厂的副产品,如钢渣、粉煤灰等,都能变废为宝,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真正将环保成本转化为绿色效益。
二是构建"数智融合"的运营新模式。要在现有"智改数转"的基础上,向更深层次的融合迈进。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不能满足于产线的自动化,更要推动管理体系的数字化。比如,能否通过建立覆盖全流程的"数据驾驶舱",实现成本的实时核算与动态优化?能否运用大数据分析,对设备进行预测性维护,最大限度减少非计划停机?能否打通产、供、销全链条数据,实现以销定产,精准响应市场需求?。推动智能制造与成本管理的深度融合创新,将是我们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招。
三是构建"价值驱动"的产品新模式。必须下定决心,推动产品结构从"量大面广"向"精专特新"转变。这需要我们成立专门的研发攻关团队,紧盯下游产业升级的需求,比如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对高性能钢材的需求,开展定向研发。要建立鼓励创新的容错机制,不怕失败,持续投入,力争在一些细分市场形成我们的"拳头产品"。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战略抉择,是决定我们能否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的生命线。
四、担当作为,落实引领未来的新战略
蓝图绘就,关键在落实。建立新模式,必须有与之匹配的新战略来保障。作为党委书记,我认为必须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确保改革创新不偏向、不动摇。
首先,要落实"人才强企"的新战略。无论是绿色转型还是数智融合,核心都在于人。我们既要盘活内部存量,通过系统性培训,让老员工掌握新技能、适应新岗位;更要放开视野,大力引进外部增量,不拘一格地吸纳冶金、环保、材料、数据科学等领域的顶尖人才。要拿出真金白银,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其次,要落实"深化改革"的新战略。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一切束缚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要敢于向僵化的流程开刀,向部门间的壁垒开刀,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分配方式开刀。要推动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组织架构,赋予一线团队更多的决策权和资源调动权,营造一个"事不避难、知重负重"的干事创业氛围。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要落实"党建引领"的新战略。越是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越要加强党的领导。党委要切实承担起"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责任。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与强化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常存敬畏之心,守住纪律底线。要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谋发展、抓创新、促改革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体现在攻克技术难关的实验室里,体现在降本增效的生产一线中,体现在开拓市场的谈判桌上。
同志们,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时代的考卷已经铺开。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唯有改革创新,方有出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改革的促进派、创新的实干家,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共同推动〔...〕公司在新阶段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