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检察院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浩渺 分享 时间:

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全市检察机关深入推进,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助力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人民检察院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市人民检察院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昨天,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市委张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系统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指明了方向。会议还隆重表扬了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在全市引起了热烈反响。

今天,我们第一时间召开全市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就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昨天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检察机关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动员全市检察干警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开创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为XX“后来居上”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丰润道德滋养和良好法治环境。

近年来,在市委和上级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检察履职全过程、各方面,与检察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了重要的检察力量。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市两级检察院党组的心血,饱含着全体检察人员的辛劳与汗水。在此,我代表市检察院党组,向长期以来辛勤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战线上的全体检察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对标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要求,对标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和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市检察机关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个别单位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检察文化品牌建设的特色还不够鲜明,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文明创建与检察业务的深度融合还不够紧密,互促共进的成效还不够彰显。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文明建设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件大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全市检察机关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其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第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筑牢政治忠诚、拥护“两个确立”

 

—2—

的必然要求。精神文明建设,首要的是政治文明建设,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检察机关是党绝对领导下的政治机关、法律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引导全体检察人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确保检察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第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服务XX高质量发展、助力“后来居上”的内在需要。一座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比拼,更是文明程度和市民素养的较量。当前,XX正处在爬坡过坎、蓄势突破的关键时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全市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不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也是社会风尚的引领者。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振干警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激发“检察之为”的内生动力,将文明创建的软实力转化为服务大局的硬支撑,为XX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行稳致远注入不竭动力。

第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践行司法为民、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根本途径。精神文明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受,不仅来自于案件的最终结果,也来自于司法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一个文明的执法环境、一句温暖的解答、一次耐心的释法说理,都能

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治的温度。加强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司法办案始终,不断优化办案“三个效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以检察履职的实际成效,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

二、聚焦主责主业,以高质量检察履职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大局

精神文明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必须与检察工作紧密结合,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在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中彰显其价值和力量。

首先,要强化思想价值引领,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必须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全市两级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各党支部要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干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干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夯实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其次,要弘扬法治精神,以法治力量培育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检察履职是弘扬社

 

 

—4—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阵地。要将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在刑事检察中,要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民事检察中,要加强对涉老、涉少、涉残等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传递司法温情。在行政检察中,要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政府公信力。在公益诉讼检察中,要聚焦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守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要持续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结合办理的典型案例,深入企业、社区、学校、乡村开展普法宣传,讲好检察故事,传播法治正能量,让遵法守纪、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等文明理念蔚然成风。

再次,要深化文明实践,以志愿服务擦亮检察为民的鲜亮底色。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全市检察机关要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根据统计,截至2025年初,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突破187万。而在最新的数据中,这一数字已经超过190万,自2024年以来,全市新增注册志愿者超过15万人,累计志愿服务总时长突破800万小时。全市注册登记的各类志愿者队伍已达6825支。检察机关作为这个光荣集体的一份子,要主动作为。要建强用好“XX蓝”检察志愿服务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打造“法治护航‘七彩课堂’”“检爱同行,守护夕阳”“河小青”检察守护等具有检察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要鼓励和

支持干警在工作之余,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文明劝导、应急救援、急救知识普及等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社会、奉献他人中提升自身境界,展现新时代检察人员的良好形象。

最后,要赋能文化繁荣,以检察力量守护城市文脉根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精神文明的载体。检察机关在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中同样大有可为。要加大文化服务供给。近年来,全市在文化设施建设上投入巨大,过去两年间,累计新建和改造提升了35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新增了50家城市书房和近80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检察机关要主动与文旅、文物等部门协作,通过检察建议、公益诉讼等方式,推动这些文化设施发挥最大效用,让文化服务真正实起来、火起来。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针对破坏文物古迹、革命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违法行为,要敢于亮剑,依法提起公益诉讼,用法治手段守护好城市的历史根脉和文化瑰宝,让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要让文化交流火起来。积极参与对外法治文化交流活动,讲好XX法治故事,展示XX检察形象,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贡献力量。

三、坚持固本强基,全面提升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创建水平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全市检察机关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健全机制、夯实基础,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第一,要巩固创建成果,构建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创建全国

 

—6—

文明城市不易,巩固成果、提升水平更难。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我市共有5个单位、3个村镇、2所学校分别荣获新一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明校园的光荣称号。这是全市的荣誉,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全市检察机关要以这些先进典型为标杆,查找自身差距,补齐工作短板。已经获得文明单位称号的院,要戒骄戒躁,持续深化创建内涵,在更高起点上争创一流。尚未获得称号的院,要对标对表,奋起直追,力争早日迈入先进行列。要坚持“创建永远在路上”,把文明创建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完善动态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坚决防止“一阵风”“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现象。

第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工作责任链条。精神文明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全市两级院党组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组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导。要健全由政治部牵头,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将精神文明建设成效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与业务工作考评、干部选拔任用挂钩,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要加大投入保障,为文明创建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支持,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第三,要勇于改革创新,打造检察特色文明品牌。精神文明建设贵在创新,也难在创新。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创建工作从“被动应付”向“主动作为”转变,从“粗放管

理”向“精准施策”转变。要紧密结合新时代检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检察+文明”的新路径、新模式。可以围绕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打造“一站式”办案区的“温情司法”品牌;可以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打造服务企业的“法治体检”品牌;可以围绕检察听证工作,打造“开门办案”的“阳光司法”品牌。要善于总结提炼基层首创的好经验、好做法,培育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检察文明创建品牌,形成“一院一品”“一部门一特色”的生动局面,不断提升XX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辨识度和影响力。

同志们,精神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和上级院的坚强领导下,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求真务实的作风,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谱写新时代XX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新篇章,为加快实现XX“后来居上”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8—

47 5197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