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委社会工作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爱国 分享 时间:

强调党建引领的重要性,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区委社会工作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区委社会工作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组织召开这次全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座谈会,形式很好,内容也很扎实。上午,我们集体书面学习了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并观摩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先进典型案例。刚才,来自基层的社区党组织书记代表和各街道党工委书记都作了很好的发言,区直有关部门的同志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大家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谈认识、讲问题、提建议,有经验总结,也有深度思考,充分展现了我们基层干部直面问题、勇于创新的担当精神。通过这次会议,就是要让大家在一个平台上相互启发、凝聚共识,共同探索破解治理难题的新路径,从而推动全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刚才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我感触很深。比如,〔...〕街道〔...〕社区的同志分享了他们深化"红色物业"建设,破解老旧小区"无人管、管不住、管不好"困局的实践经验,通过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将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真正让小区焕发了新生。〔...〕街道的同志介绍了他们推广"和美积分"治理模式的探索将社区服务、居民行为与积分挂钩,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热情,把过去社区工作的"独角戏"唱成了全民参与的"大合唱",这种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的思路值得肯定。还有同志提到了深入推进"力量下沉·网格赋能"专项行动,推动机关干部常态化下沉网格,变"坐等上访"为"主动下访",通过"社区点单、部门响应"的工作机制,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这些生动的案例充分说明,我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是有基础、有亮点、有成效的。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区广大基层干部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委,向长期奋战在基层治理一线的全体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基层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照总书记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对照先进地区的发展水平,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比如,有的地方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上办法不多、力度不够;有的治理创新模式还停留在"盆景"阶段,系统性的"风景"尚未形成;有的部门之间存在数据壁垒,"多网合一"融合不深,智慧治理效能没有完全释放;面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城市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我们的服务和管理方式还跟不上节奏。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下一步必须下大力气去研究和解决的。下面,围绕进一步提高全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我讲四点意见。

一、铸牢政治核心,把稳基层治理"方向盘"

党建是魂,治理是形,魂固才能形健。总书记反复强调,基层治理,关键在党。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和根本保证。全区各级党组织必须旗帜鲜明地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

第一,要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社区、村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其战斗堡垒作用强不强,直接决定了基层治理的成效。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持续巩固和深化"一社一特"党建品牌创建成果,推动"红色美丽楼栋"建设从"点上开花"向"面上结果"拓展,让党旗在每一个小区、每一栋楼宇高高飘扬。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领头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激励和关怀,让他们有干劲、有能力、有奔头,带领广大党员群众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第二,要着力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的治理格局。现代城市治理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单靠任何一个街道、一个社区的力量都难以应对。必须打破行政壁垒和行业界限,推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区委社会工作部要切实履行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职责,主动加强与组织、宣传、政法、民政等部门的沟通联动,形成"一盘棋"思想。各街道党工委要发挥"龙头"作用,大力推广区域性"党建联盟"、功能性"联合党委"等模式,将辖区内的机关单位、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等各类党组织有效链接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共治共享。要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推动更多管理权限和资源向街道社区倾斜,确保基层有权办事、有人干事、有钱办事。

第三,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基层治理搞得好不好,最终要看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必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功夫下在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上。要完善民意收集和反馈机制,畅通"红色议事厅"等渠道,让群众的诉求有地方说、问题有人管、情绪有人疏导。我们的工作要经得起群众的检验,坚决杜绝为了"面子"而搞的各种形式主义,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以治理的实际成效赢得民心。

二、深化机制创新,激活基层治理"动力源"

基层情况千差万别,治理难题层出不穷,依靠传统经验和老办法难以为继,必须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效能。近年来,我区探索的"五治融合"、"和美积分"等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必须在深化、拓展、提效上下功夫。

第一,推动"五治融合"走深走实。政治引领是根本,法治保障是准绳,德治教化是春风,自治强基是活力,智治支撑是手段。这五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从系统集成的角度去深化"五治融合"新格局。在法治方面,要持续开展普法宣传,发挥全区已成功调解的14945件纠纷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引导群众依法办事、依规行事。在德治方面,要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弘扬时代新风。在自治方面,要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完善"管事小组"等自治组织,让居民自己的事由居民商量着办。要积极探索如何将"五治"的理念和要求,更具体地融入到网格管理、物业服务、纠纷调解等日常工作中,形成具体化、可操作的制度规范。

第二,做实做强网格化管理体系。网格是基层治理的基础单元。要做实网格,关键在于赋能。要持续优化"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这一组织架构,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到每一个网格。要将"力量下沉·网格赋能"行动机制化、常态化,下沉干部不能"身下心不下",要真正沉到一线去排查风险、化解矛盾、服务群众。自20xx年7月以来,下沉干部已协助解决各类问题28件,这个数字还要继续增长。要厘清网格事项清单,明确网格员的权责,让他们既有责任,又有相应的权限和手段。区民政局、区委政法委要牵头,借鉴外地"社区三张清单"的经验,进一步明晰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的职责边界,确保"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

第三,探索适应城市发展新常态的治理模式。城市在发展,社会在变化,治理方式也要与时俱进。要密切关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主动将他们纳入党建工作和治理服务体系。外地"骑手友好型社区"的建设经验就很有启发。我们的社区能不能也为快递员、外卖小哥等群体提供歇脚点、充电处、饮水站?能不能通过他们,更好地掌握社情民意?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民政局要对此进行专题研究。同时,针对我区部分区域流动人口多、出租屋管理难的特点,可以学习借鉴"房东理事小组"等做法,探索以房管人、以房促治的新路径。

三、聚焦民生福祉,校准基层治理"参照系"

基层治理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之中。我们的所有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增进民生福祉这个核心目标来展开。

第一,要下大力气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红色物业"是我区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抓手。区住建局要牵头,会同各街道,对全区老旧小区进行全面摸排,制定"红色物业"扩面提质三年行动计划。要坚持分类施策,对于有条件的,要积极推动成立业委会、引入专业物业;对于暂时不具备条件的,要通过社区党组织兜底、组建居民自治管理小组等方式,确保基本的服务和管理不断档。要大力宣传推广〔...〕苑小区等示范点的成功经验,以点带面,逐步实现老旧小区从"有人管"到"管得好"的转变。

第二,要着力提升社区综合服务能力。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要持续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将其打造成集党员活动、政务服务、便民服务、文化娱乐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体。要积极回应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关切,虽然这些是全区层面的大课题,但社区并非无所作为。可以通过"党建联盟"链接辖区单位资源,邀请学校老师开设"四点半课堂",请医院医生定期举办健康讲座,探索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区财政局要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社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村(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满意度持续保持在100%的高水平。

第三,要坚决守住安全稳定这条底线。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是最大的民生。要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进一步建强人民调解员和"法律明白人"队伍,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力争将绝大多数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要高度重视城市运行安全,特别是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压实各方责任,定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为我区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夯实数字基座,装上基层治理"智慧脑"

进入数字时代,没有信息化、智慧化作为支撑,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必须抢抓数字变革机遇,用好科技赋能这个"最大增量",为基层治理插上智慧的翅膀。

第一,加快推进"一网统管"。目前,各部门、各条线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和网格,数据不通、标准不一,既增加了基层负担,也影响了治理效率。区数据资源局要发挥主导作用,会同区委政法委等部门,以物理整合、逻辑归一的思路,强力推进"多网合一"。要以唯一的地理信息编码为基础,整合党建、综治、城管、应急等各类网格,构建全区统一的"一张网",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

第二,着力打造城市"智慧大脑"。我们已经安装了4000余个摄像头,这只是建好了"眼睛"。更重要的是要建强能分析、会思考的"大脑"。要加快建设〔...〕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归集分析各类数据资源,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城市运行态势的实时感知、风险的智能预警和事件的协同处置。要借鉴"报表通"等应用的理念,为基层干部开发更多实用、便捷的移动应用端,让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掌上办公",而不是被束缚在电脑前填表报数,切实为基层减负增效。

第三,要坚守数据安全和应用伦理的底线。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在大力推进智慧治理的同时,必须绷紧数据安全这根弦。要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采集、使用、流转的权限和责任,严防数据泄露和滥用。要保护好公民的个人隐私,技术应用必须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进行。智慧治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绝不能让技术凌驾于人之上,更不能让群众产生被技术"监视"和"控制"的不安全感。

同志们,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工作推进会,也是一次思想动员会。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敢闯敢试的锐气、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让我们同心同德,开拓创新,不断谱写新时代〔...〕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新篇章,为建设更加和谐、平安、美好的幸福家园而不懈奋斗!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47 5203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