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浩渺 分享 时间:

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求加强政策落实,提升公众参与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2025年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传达学习上级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最新会议精神与决策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再审视、再动员、再安排。目的就是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压实责任,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县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持续性改善。

刚才,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以及部分乡镇街道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表态发言,态度坚决,措施具体,体现了大家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责任担当。希望大家言出必行,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清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将“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彰显了我们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重大政治任务,也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持续向好,蓝天白云的天数在增多,河流水质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在提升,这些成绩值得肯定。但我们必须杜绝任何形式的盲目乐观和松懈麻痹思想。对照上级的严格要求,对照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对照“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然处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正处于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攻坚期。从宏观形势看,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标准越来越严,督察问责的力度越来越大,“绿色门槛”越来越高。任何地方、任何单位如果在这项工作上出现偏差、落实不力,不仅会影响发展大局,更会面临严肃的追责问责。从我县自身看,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运输结构偏公路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环境历史欠账较多,污染治理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随着秋冬季的来临,不利气象条件增多,大气污染防治将面临严峻考验。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找回前几年污染防治攻坚时期的那股劲头、那种力度、那份担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决不能在关键时期掉链子、出问题。

二、聚焦关键,以超常举措坚决打赢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是当前我们面临的最突出、最紧迫的硬任务。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具体要做到“六个精”。

第一,要明确目标,构建清晰的责任体系。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没有清晰的目标,工作就会迷失方向。我们必须强化目标导向,将上级下达的空气质量改善指标,特别是PM2.5平均浓度和优良天数比率等核心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乡镇(街道)、每个部门、每个重点企业。县攻坚办、市生态环境局*分局要担起责任,严格参照上级最新印发的《实施方案》,立即着手,科学制定出台我县的《2025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攻坚实施方案》。这个方案不仅要有定性的要求,更要有定量的指标;不仅要有总体的任务,更要有具体的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要建立一套清晰可考核、可追溯的目标责任体系,将压力传导到位,确保每一项任务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同时,要强化追责问责,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未能如期完成目标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第二,要精准指导,提升科学的治理能力。环境治理不能再靠“人海战术”,更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向科学要方法、向技术要效率。市生态环境局*分局要切实履行好牵头抓总的职责,不仅要当好“指挥员”,更要当好“技术员”。要强化科学研判与分析,充分借助专家团队和第三方技术力量,对我们县的污染物来源进行动态、精准的解析,搞清楚污染的“病根”在哪里,分清主次,从而提出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管控措施。要进一步优化调整全县的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布局,织密监测网络。要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大数据分析、移动物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覆盖全域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控体系,实现对污染源的动态监控、实时追踪和精细化管理,让污染行为无处遁形。

第三,要精细管控,实施差异化的治理措施。眉毛胡子一把抓,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我们必须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行分级分类的精细化管理。一要狠抓扬尘污染综合整治。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对全县所有在建工地进行拉网式排查,凡是达不到要求的,一律停工整改。要加大对城市道路、国省干道的机械化清扫、洒水、喷雾作业频次,特别是夜间要增加作业力度。要加快推进裸露土地的绿化或硬化覆盖,从源头上减少扬尘。二要狠抓移动源污染管控。重点是过境的重型柴油货车,要加强联合执法,严查尾气超标、冒黑烟等违法行为。要积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在公交、环卫、物流等领域的应用。三要狠抓秸秆及各类废弃物禁烧。要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加大秸秆综合利用的扶持力度,为农民找出路;另一方面要压实乡、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责任,利用“蓝天卫士”等监控平台,确保“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四要狠抓重点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对电力、水泥、钢铁等重点行业的企业,要全面推进超低排放改造,确保稳定达标排放。要根据企业的环保绩效水平,科学评定A、B、C、D等级,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实施差异化的应急减排措施,坚决反对“一刀切”式的停产限产,既要保证环境效益,又要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五要狠抓“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要保持高压态势,对新发现的“散乱污”企业,要坚决做到“两断三清”,防止死灰复燃。

第四,要精心调度,形成高效的应对机制。环境治理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必须建立起一套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指挥调度体系。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和县气象局要建立常态化的每日会商研判机制。每天要根据各个监测站点的数据,结合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变化,对未来一到三天的空气质量进行科学预测和精准研判。一旦发现数据异常或预测到将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必须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信息,做到提前预警、提前介入。县攻坚办要根据预警信息,统筹调度全县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采取有力的管控措施,把污染过程的影响降到最低。要根据需要,适时组织召开由专家和相关部门参加的空气质量研判会,深入分析数据指标背后的问题,复盘管控措施的成效,及时调整优化下一步的管控计划,确保我们的每一步行动都踩在点子上。

三、强化担当,凝聚起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各级干部能力和作风的重大考验。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全县上下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同作战、合力攻坚。

第一,要强化督导,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是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辖区环境质量负总责。要切实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定期听取汇报、研究问题、部署工作。不能把责任都推给环保部门,自己当“甩手掌柜”。要将责任和压力层层传递到村(社区)、到企业、到具体的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第二,要协同联动,落实部门监管责任。生态环境保护不是哪一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各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大合唱”。各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三管三必须’要求。发改部门要把好项目准入关,严禁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落地。工信部门要加快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和落后产能淘汰。住建部门要牵头抓好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治理。公安交管部门要加强对高排放车辆的执法监管。农业农村部门要抓好秸秆禁烧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市场监管部门要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劣质煤等行为。每一个部门都要守好自己的“责任田”,依职能严格监管,主动作为,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第三,要从严执纪,强化督查问责保障。好的制度、好的方案,如果没有严格的督查和问责作保障,就可能成为一纸空文。县纪委监委、县委、县政府督查局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点督查内容,要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一线,明察暗访。要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对工作推进不力、责任不落实、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单位和个人,要敢于“亮剑”,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要通过严肃的督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确保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为我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圆满收官提供坚实有力的纪律保障。

同志们,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肩负的使命光荣而艰巨。让我们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坚决打赢这场生态环境保护的攻坚硬仗,为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为全县人民创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环境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47 51664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