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的研讨发言
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领会其经济思想,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的研讨发言”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的研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午好。
根据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安排,今天与大家一起学习了《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的部分重要篇章,并围绕提升新域新质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交流。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很有深度,对我启发很大。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思考,从个人角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不求全面,主要是聚焦于如何将宏大的思想理论,转化为指导〔...〕研究院具体工作的思想方法和行动自觉。
一、高屋建瓴把握经济发展的"纲"与"魂"
初次系统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最直观的感受是其思想的系统性、战略性和时代性。这部文选收录了从20xx年11月到20xx年12月这十二年间的重要著作,共计74篇。通读部分篇目,仿佛在重温这十二年间我国经济社会波澜壮壮阔的发展历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党中央如何精准判断、科学决策,带领全国人民攻克一个个难关,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背后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脉络在书中得到了清晰的呈现。
书中反复强调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是对经济增速的简单要求,更是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过去,一些领域可能更关注规模和速度,但在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于像〔...〕研究院这样的科研单位而言,这一转变的感受尤为真切。它要求科研产出不能仅仅停留在发表几篇论文、申请几项专利上,而必须思考技术的核心竞争力、产业带动力和最终的市场价值。这种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强不强"的跃迁,正是高质量发展理念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具体体现。
书中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论述,以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坚定立场,也让我对自身工作所处的宏观环境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一分子,〔...〕研究院既要遵循市场规律,敏锐捕捉产业需求,也要更好地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关键作用,承担起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历史使命。这二者不是矛盾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学习经济文选,帮助我跳出单纯的技术视角,从国家经济治理和发展全局的高度,来重新审视和定位〔...〕研究院的使命与责任。可以说,这部文选为〔...〕研究院在新的征程上谋划发展、深化改革,提供了思想上的"定盘星"和行动上的"指南针"。
二、知行合一领会新质生产力的"形"与"势"
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将文选中的经济思想,与本次研讨的另一个主题"提升新域新质科技创新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我个人的理解是,其结合点,正是当前被反复提及的"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驱动,它区别于传统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模式,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形态。而所谓的"新域新质科技创新能力",虽然在正式文件中尚不多见,但可以理解为孕育和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特别是在那些具有颠覆性、前瞻性的"新领域"(新域)中,形成具有代际优势的"新特质"(新质)创新能力。
这恰恰是〔...〕研究院的职责所在。激光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赋能技术和平台技术,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工具。回看〔...〕研究院近年来的发展,在超快激光精密加工、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新型半导体激光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对照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思考:这些技术突破,是否真正进入了"新域"?是否形成了不可替代的"新质"?
例如,当我们的激光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融合,能否开发出具备自主学习和工艺优化能力的智能激光装备?这便是进入了"新域"。当我们的核心元器件在性能、稳定性、成本上取得代际突破,能够支撑起国内高端装备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这便是形成了"新质"。从这个角度看,提升新域新质科技创新能力,对〔...〕研究院而言,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个生存题和发展题。它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跟跑或并跑,必须在若干优势领域,拿出敢于领跑的勇气和决心,努力成为激光科技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和推动者。
三、反躬自省探寻科技创新的"道"与"术"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行动上。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感到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结合学习体会和工作实际,我认为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努力。
首先,是破除思想深处的"藩篱"。最大的障碍往往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思维定式。长期以来,我们可能习惯于在既有的技术轨道上进行改良式创新。要敢于向最底层的原理发起挑战,敢于在无人区里探索。这就要求院里的决策机制、项目评审机制,都要对这种高风险、长周期的颠覆性创新活动给予更多的包容和支持。领导干部要带头营造一种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的科研生态,让科研人员敢想、敢试、敢闯。
其次,是优化滋养创新的"土壤"。创新不是单点突破,而是一个系统工程。〔...〕研究院作为一个综合性科研机构,内部各研究室、各团队之间是否存在无形的壁垒?学科交叉融合是否足够顺畅?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可以探索建立更加灵活的跨学科、跨部门项目攻关小组,围绕重大应用场景,将材料、器件、系统、工艺、软件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高效地组织起来。同时,要建立起更加敏捷高效的成果转化机制,打通从实验室样品到产线产品的"最后一公里",让创新成果能够快速接受市场检验,并在迭代中持续优化。
最后,是激活人才这个最关键的"源泉"。归根结底,一切创新活动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如何让最有创造力的人才心无旁骛地投身于创新事业,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需要持续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让真正做出贡献的科研人员获得应有的荣誉和回报。另一方面,要格外关注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敢于给他们压担子、交任务,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历练他们,支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只有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具备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眼光的复合型人才,〔...〕研究院的创新能力才能永葆活力。
总而言之,通过这次学习,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绝不是一次纯粹的理论务虚,而是一次紧扣时代脉搏、指导发展实践的战略对表。〔...〕研究院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理应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勇当排头兵。我将与班子成员一道,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改革的举措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带领全院干部职工,为实现我院的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的发言完了,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上一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治理重要论述专题研讨会议上的研讨发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