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书记学习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乡镇党委书记应深入理解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乡镇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相结合,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乡镇党委书记学习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乡镇党委书记学习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2025年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乡镇党委书记,我深入学习了会议精神,深刻感受到这次会议不仅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对我们乡镇工作同样具有重要启发。乡镇是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在推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现结合乡镇工作实际,从学深、悟透、做实三个方面谈几点体会。
一、学深理论精髓,牢固树立正确发展理念
(一)深学"人民城市"核心要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重要理念为我们乡镇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虽然我们身处乡镇,但同样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乡镇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基层政权,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无论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还是发展富民产业、改善民生福祉,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深学"五大转变"基本要求,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会议提出的"五大转变"对乡镇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转变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在推进乡镇建设时要充分考虑群众需求,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要求我们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进绿色发展;转变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要求我们要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转变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要求我们要加强基层治理,提升治理水平;转变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要求我们要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三)深学发展阶段重大判断,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方向。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一重大判断对我们乡镇发展具有重要启发。当前,我们乡镇发展也要从过去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注重质量提升,从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发展。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乡镇发展不能脱离城市发展大局,要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既要避免盲目城镇化,又要防止发展滞后,走出一条具有乡镇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二、悟透实践要求,准确把握乡镇发展新使命
(一)悟透城乡融合发展内在要求,找准乡镇功能定位。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离不开乡镇的有力支撑,乡镇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乡镇既不是城市的缩小版,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而是具有自身特色和功能的重要载体。乡镇要承担起承接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乡村振兴、促进要素流动的重要使命。我们要立足乡镇实际,发挥区位优势,在产业发展上与城市形成互补,在公共服务上与农村形成梯度,在生态环境上发挥缓冲作用,真正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点。
(二)悟透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求,提升乡镇治理水平。会议强调要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这对乡镇治理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乡镇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运用现代化理念和手段,不断提升治理水平。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治理重心下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治理合力。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治理效率,让群众办事更便民、生活更便利。
(三)悟透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建设生态宜居乡镇。会议提出要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这为我们乡镇发展指明了方向。乡镇往往生态环境相对较好,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走绿色发展道路。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环境质量。要发展绿色产业,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要建设美丽乡镇,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让乡镇既有现代化便利,又有田园风光,成为人们向往的宜居之地。
三、做实工作举措,全力推进乡镇现代化建设
(一)做实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发展短板弱项。基础设施是乡镇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对标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要求,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要统筹推进道路交通、供水排水、电力通信、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镇承载能力。要推进数字乡镇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让乡镇群众享受到数字化发展红利。要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配套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要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高设施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这些举措,让乡镇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功能更加齐全,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二)做实产业发展文章,增强乡镇发展活力。产业发展是乡镇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要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要培育壮大乡镇企业,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增强发展后劲。要发展乡村旅游、电商物流、健康养老等服务业,拓展发展空间。要加强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乡镇。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收,让群众就近就业,实现安居乐业。
(三)做实民生保障工作,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民生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织密民生保障网,让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要加强平安乡镇建设,深化平安创建活动,维护社会稳定,让群众安居乐业。要推进移风易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要加强应急管理,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