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篇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心得体会精编完整版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彰显了民族团结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相辅相成,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展示了独特的自然与人文魅力。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心得体会完整版”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心得体会
六十载奋斗栉风沐雨,六十年雪域沧桑巨变。2025年8月21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约2万人欢聚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庆祝大会,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引前进方向、凝聚强大力量,激励雪域高原各族干部群众奋发进取、担当作为。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1965年9月,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西藏自治区宣告成立。这是西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巩固了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的伟大成果,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6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功实践,民族团结日益巩固,各族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强力量,充分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加强西藏工作,确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系统谋划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西藏同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跃升,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展现勃勃生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亲临西藏、亲自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西藏自治区的高度支持、对西藏各族人民的高度关怀。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到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
60年来,拉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拉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新征程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在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新贡献。藏传佛教具有爱国爱教、护国利民的优良传统,希望广大宗教界人士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促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引导信教群众坚定听党话、跟党走,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
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为西藏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群众就业增收,稳步推动共同富裕。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心得体会
金秋高原,硕果飘香。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时刻,翻阅雪域高原60载砥砺奋进的画卷,从百废待兴到蓬勃发展,从贫穷落后到繁荣进步,无数成就令人动容,诸多启示催人深思。这场“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不仅见证了西藏的沧桑巨变,更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磅礴伟力。
60年经济腾飞,书写跨越发展的时代答卷。曾几何时,西藏经济基础极为薄弱,1965年全区生产总值仅3.27亿元。而今,2024年这一数字已攀升至27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较成立之初增长155倍,年均增长8.9%的增速背后,是发展动能的持续迸发。最令人惊叹的是,西藏生产总值突破第一个千亿用了50年,而第二个千亿仅用6年便实现,这种加速度背后,是重大项目的坚实支撑与特色产业的活力绽放。墨脱公路通车让“高原孤岛”变身“茶旅胜地”,江孜青稞从“温饱粮”成为“致富粮”,尼木藏香通过电商香飘海外,九大产业体系的构建让高原经济焕发新生机。这些变化印证了:唯有立足资源禀赋、强化政策赋能,才能让边疆地区的发展根基愈发牢固。
60年民生改善,绘就人民至上的幸福图景。“从水桶到水管、油灯到电灯、土路到油路、毡房到楼房”,这句高原群众的切身感受,道尽了60年民生变迁的沧桑。1959年民主改革让百万农奴翻身作主,1965年自治区成立确立了各族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如今4.2万余名四级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占比达89.2%,民主权利的充分行使让发展更有温度。脱贫攻坚战场上,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3618所学校守护97万学子的求学梦,7231家医疗卫生机构筑牢健康防线,5G网络覆盖70%行政村,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1965年增长199倍。从农奴后代洛桑贡布成长为国家干部,到牧民拉达创办企业带动百人就业,每个人的命运转折都在诉说: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各族群众共享成果、实现全面发展。
60年生态守护,践行绿色发展的高原担当。作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西藏始终坚守生态优先理念,将超过60万平方公里国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占全区面积50%以上。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十年造林206.72万亩,年均固碳22.91万吨,让古城焕发绿意;43.98万个生态岗位让农牧民变身“生态卫士”,年发放补助超15亿元,实现“护绿”与“增收”双赢。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7%,主要江河湖泊水质100%达标,这份“生态答卷”彰显了: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更是各族群众的“幸福不动产”。
回望60年辉煌历程,三条经验尤为珍贵: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中央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政策指引,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全国支援是重要支撑,对口援藏机制架起民族团结的桥梁,体现了“共同繁荣发展”的制度优势;自力更生是内生动力,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激励着高原儿女不断开拓进取。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西藏正向着第三个千亿生产总值目标奋进。
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我深刻认识到:边疆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民族的团结进步离不开共同奋斗。未来,只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持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雪域高原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续写更壮丽的篇章,让各族群众的幸福之路越走越宽广。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心得体会
当布达拉宫的金顶沐浴着60载晨光,当雅鲁藏布江的浪花奏响新时代乐章,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荣光,不仅镌刻在经济发展的报表里,更流淌在文化传承的血脉中、书写在民族团结的画卷上。作为见证者,我在雪域高原的变迁中读懂了“传承”与“奋进”的深层意义,也对“中华民族一家亲”有了更真切的感悟。
60年文脉凄续,让千年文明焕发新生。西藏的魅力,始于唐卡上的矿物颜料,源于藏戏里的古老唱腔,藏于《格萨尔王传》的史诗长卷。60年来,西藏从未停下守护文化根脉的脚步:全区建立10个国家级、49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基地,唐卡艺人丹巴绕旦家族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结合,让藏地美学走进全国美术馆;藏语言文字得到依法保护,中小学双语教育覆盖率达98.5%,手机藏文输入法、藏文短视频平台让古老文字跟上数字时代;布达拉宫、大昭寺等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化保护工程,实现“线上永生”,2024年西藏文化产业产值突破180亿元,较2010年增长6倍。这份“守正创新”的坚持印证: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能滋养生活、带动发展的活态力量。
60年民族团结,让同心之花遍开高原。“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一理念在西藏60年发展中落地生根。从1994年对口援藏启动至今,18个省市、中央企业累计选派9.8万名援藏干部人才,投入援藏资金超6000
亿元:广东援藏团队帮林芝建成“高原果蔬之乡”,让藏地番茄端上粤港澳餐桌;江苏医生周明娟在那曲坚守12年,培养出50余名本地医护人员;藏族牧民巴桑次仁主动帮助来藏创业的湖南青年搭建牧场合作社,带动20多户汉藏家庭增收。如今,西藏有1.2万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各族群众共过雪顿节、藏历新年、春节,在共跳锅庄舞、共话家常中凝聚深情。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证明:民族团结不是口号,而是融入柴米油盐、贯穿发展始终的共同追求。
60年青春接力,让奋斗底色点亮未来。西藏的发展,从来不缺年轻的身影。60年前,十八军将士用脚步丈量雪域,筑起“天路”;如今,新一代青年以不同方式扎根高原:00后藏族大学生格桑曲珍返乡创办“云端民宿”,通过直播带火家乡的雪山草原;汉族工程师李岩带领团队在阿里建成光伏电站,让偏远牧区用上稳定电力;“90后”援藏教师王萌在日喀则小学开设编程课,为藏族孩子打开科技之窗。据统计,2024年西藏35岁以下青年创业人数较2019年增长45%,越来越多年轻人把个人理想融入西藏发展,用奋斗诠释“老西藏精神”的新时代内涵。这份“代际传承”的担当昭示:西藏的未来,永远与青春同行,与梦想共生。
回望60年,西藏的变迁是一部“党的领导”与“人民力量”同频共振的史诗。从民主改革打破封建枷锁,到改革开放激活发展动能,再到新时代推进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每一步都离不开党中央的深情关怀,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更离不开西藏各族群众的自力更生。
站在新起点,我深刻认识到:守护西藏的美,既要保护好雪山草原的自然之美,也要传承好文化交融的人文之美;建设西藏的未来,既要延续“缺氧不缺精神”的奋斗传统,更要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相信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指引下,雪域高原必将在文化传承中彰显自信,在民族团结中凝聚力量,书写更加灿烂的明天。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心得体会
2025年8月21日,西藏自治区迎来了成立60周年的盛大庆典。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庆祝了西藏自治区的辉煌成就,也深刻反思了民族团结与繁荣发展的内在联系。以下是我在庆祝活动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民族团结是西藏繁荣发展的基石
西藏自治区的成立和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60年来,西藏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实现了从封建农奴制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跨越。民族团结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更体现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的庆祝大会上,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共同欢庆这一历史性时刻,展现了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
二、党的全面领导是西藏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西藏自治区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治藏方略,为西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自治区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转变,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庆祝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三、绿色发展是西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西藏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在庆祝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西藏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实施,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西藏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党的领导下,西藏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保护好这片雪域高原的生态环境,让绿水青山成为西藏人民的金山银山。
四、文化自信是西藏精神力量的源泉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在庆祝大会上,我们欣赏到了藏族歌舞、唐卡绘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感受到了西藏文化的独特魅力。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西藏将继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总之,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庆祝活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力量、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性、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文化自信的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学习贯彻在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治藏稳藏兴藏,首先是要保持西藏的政治安定、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治藏为基、稳藏为要、兴藏为纲,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推动西藏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治藏为基,筑牢长治久安根本。治藏,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协同推进。首先,要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党建引领。党的领导是西藏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更好地凝聚服务群众,夯实社会治理基础。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同时,要加强法治建设,提高依法治藏的能力和水平,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成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准则。要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让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进“五个认同”。例如,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文化展览、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展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以及西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独特贡献,增强各族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稳藏为要,营造和谐稳定环境。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稳藏,首先要保持政治安定,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主义思想和行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社会稳定方面,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要关注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要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可以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搭建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的平台,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感情,营造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例如,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帮扶活动,让不同民族的群众结成对子,在生产生活中相互扶持、共同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兴藏为纲,绘就繁荣发展蓝图。兴藏,是治藏稳藏的最终目的,也是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要推动西藏与内地经济、文化、人员双向交流,充分利用内地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结合西藏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促进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旅游业、高原特色农牧业、藏医药产业等。西藏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可以通过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要加大对高原特色农牧业和藏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加群众收入。文化兴则西藏兴。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西藏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例如,发展唐卡绘画、藏毯制作、民族歌舞等文化产业,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需求相结合。此外,还要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西藏各族群众的素质,为兴藏事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西藏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治藏为基、稳藏为要、兴藏为纲,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努力开创西藏更加美好的未来。
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心得体会
春华秋实一甲子,团结奋进写新篇。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我们向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表示热烈祝贺,向所有参加和支援西藏建设、关心帮助西藏发展进步的人们致以崇高敬意。
奔腾的雅鲁藏布江,滋养着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见证着雪域高原的沧桑巨变。60年前,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西藏社会制度实现了伟大跨越,西藏历史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6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藏走上了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平等发展、共同繁荣进步的光明大道,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西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引领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推动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西藏彻底摆脱了束缚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区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的68.17岁提高到目前的72.5岁,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从清洁能源、文化旅游、高原轻工业等现代产业蓬勃发展,到青藏铁路建成运行、雅下水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再到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世界屋脊不再是“孤岛”,西藏高质量发展的
潜力不断释放、活力充分激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
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202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65亿元,是1965年的155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西藏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彻底改变了旧西藏的贫穷落后,发展面貌焕然一新。今日西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生态良好、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呈现在世人面前。“西藏的科技迅速走向现代化,动车在高原上飞驰”,国际人士对西藏日新月异的面貌“叹为观止”;目睹西藏减贫方面取得的成就,有外籍记者认为这是“中国之治”“中国奇迹”的缩影,也是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创举。
新时代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援、真诚帮助的结果,充分彰显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充分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充分证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西藏才有了繁荣进步的今天,更会有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今天,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已经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西藏与全国一道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发展环境越是面临深刻复杂变化,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边疆地区一个都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做好西藏工作,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定能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党的兴边富民好政策引领下,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林芝市嘎拉村全体村民回信,勉励“为建设繁荣稳固的祖国边疆贡献力量”。新征程上共创西藏幸福美好未来,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主线,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推动西藏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上一篇:6篇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心得体会最新汇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