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部长在2025年端午节老干系统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文艺汇演致辞
在端午佳节,庆祝改革开放新成就,老干系统展现风采,弘扬传统文化,激励奋进精神,共同谱写新时代华章。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组织部部长在2025年端午节老干系统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文艺汇演致辞”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组织部部长在2025年端午节老干系统“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文艺汇演致辞
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粽香飘溢的端午时节,我们齐聚一堂,以“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为主题举办文艺汇演,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传承,更是对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集体礼赞。在此,我谨代表组织部,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为改革开放事业奋斗终身的前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47年来,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每一步跨越都凝聚着老一辈开拓者的智慧与汗水。今天,我们以文艺之名回望征程,既要感悟改革开放的磅礴力量,更要传承老同志的初心使命,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银发力量。下面,我围绕三个主题与大家交流:
一、改革开放铸就千秋伟业,中国式现代化书写壮丽篇章
(一)经济腾飞: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的跨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1978年,我国GDP仅3679亿元,2023年已突破12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从“三来一补”到“中国制造2025”,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高铁飞驰、5G通联、北斗组网,一个个“大国重器”彰显中国速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60%,跨境电商规模居世界第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0%,新质生产力正重塑经济格局。老同志们曾亲身参与特区建设、乡镇企业崛起,今天,我们更要以“银发智慧”助力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经验。
(二)民生改善: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的飞跃。改革开放的初心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47年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200倍,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保体系、医疗体系。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社区食堂遍地开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2.8亿人,民生“小确幸”汇聚成幸福“大图景”。在座的老同志中,有人曾参与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有人为医保改革奔走呼吁,正是这份“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守,让改革成果惠及亿万百姓。
(三)文化繁荣:从“打开国门”到“自信自强”的升华。改革开放不仅是物质的丰盈,更是精神的觉醒。从《红楼梦》等经典著作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到《流浪地球》以中国视角开启科幻元年、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愿景;从非遗技艺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活态传承,让千年匠心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到数字敦煌利用高科技让千年壁画“触手可及”、跨越时空与世界对话,中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拓展传播半径。端午节申遗成功让屈原的爱国情怀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二十四节气入选非遗让东方智慧照亮现代生活,这些传统文化符号如同文化基因链上的闪亮节点,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老同志们是文化传承的“活字典”,你们笔下的回忆录记载着烽火岁月中的文化坚守,口述的历史课诠释着革命年代的信仰力量,这些珍贵的精神财富正是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中华文脉永续流淌的“精神密码”。
二、老干部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
(一)回望来时路,老同志是改革事业的“拓荒牛”。特区建设初期,是你们在蛇口“开山炮”声中破除思想坚冰,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呐喊唤醒改革开放的春天;国企改革浪潮中,是你们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动转型,在职工安置率达98%的艰巨任务中展现责任担当;扶贫攻坚战场上,是你们扎根山村带领群众修路架桥,用“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誓言镌刻脱贫奇迹。一位退休老干部曾动情地说:“我们这一代人,把青春献给了改革开放,看着国家从贫弱到富强,比什么都值!”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了中国改革最宝贵的财富——人民至上的初心与使命传承。
(二)立足新时代,老同志是发展大局的“智囊团”。在乡村振兴一线,老专家们顶着烈日走进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授村民草莓立体栽培、稻虾共养等新技术,让昔日贫困村蜕变为年产值破亿的“产业强村”;在社区治理中,老书记带领“银发调解队”成功化解387起物业纠纷,创新“板凳议事会”制度让居民矛盾不出小区;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老教师坚持六年风雨无阻开设“四点半课堂”,不仅辅导功课,更用长征故事、“两弹一星”精神为留守儿童铸就精神脊梁。全国120万离退休干部党员在基层党组织建立“党员中心户”制度,30万“五老”人员通过“青年创业导师团”“红色基因传承班”等载体,将毕生所学转化为服务发展的“金点子”。你们用行动证明:退休不是终点,而是以另一种姿态开启的人生“第二春”,是经验优势与时代需求的美妙共鸣。
(三)面向新征程,老同志是精神火炬的“传递者”。在座的老同志中,有亲历过辽沈战役的百岁老兵,胸前的军功章仍在诉说“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革命豪情;有参与过“两弹一星”会战的老科技工作者,泛黄的计算手稿里藏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赤子之心;更有在改革开放初期创办乡镇企业、如今仍担任企业顾问的老企业家,办公室里悬挂的“勇立潮头”题字见证着“敢闯敢试”的改革基因。你们的故事被编入《改革开放亲历者口述史》,成为各级党校最鲜活的教材;你们的品格化作年轻干部案头的《老同志工作法》,在防汛救灾、招商引资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形成“传帮带”的链式反应。组织部门正着力打造“银发人才地图”“红色基因云课堂”等数字化平台,让老同志在直播间讲述渡江战役细节,用VR技术还原特区建设场景,使精神传承突破时空界限,让改革精神在代际接力中永葆青春。
三、以端午文化凝聚奋进力量,携手谱写新时代华章
(一)品悟端午内涵,厚植家国情怀。端午节是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精神在汨罗江畔的千年回响,是伍子胥“忠贞不贰”的担当品格在姑苏城头的历史丰碑,是曹娥“孝感动天”的道德传承在会稽山下的民间颂歌。这些文化基因与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内核一脉相承,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当我们品读《楚辞》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赤子之心,便读懂了改革开放初期老同志“杀出一条血路”的决绝;当我们重温“吴戈兮披甲,车错毂兮短兵接”的壮烈诗篇,便理解了戍边将士与改革先锋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今天的文艺汇演,不仅要用舞蹈演绎《离骚》的悲壮、用诗歌咏叹《天问》的深邃,更要以光影技术再现特区建设场景,用情景剧还原脱贫攻坚现场,让传统文化成为凝聚人心的“粘合剂”。正如老艺术家们正在排练的《改革记忆》舞台剧,将端午龙舟竞渡与深圳“时间就是金钱”的口号巧妙融合,展现中华文化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二)弘扬改革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科技封锁、经济转型、生态治理等多重挑战。我们要像老一辈改革者那样,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破解深层次矛盾,更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智慧开辟新局。组织部门牵头实施的“银发人才赋能计划”,已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改革前沿阵地结出硕果:在合肥,老科技工作者组建“量子科技顾问团”,助力量子计算机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在雄安新区,退休规划师牵头编制“银发人才社区”标准,为新城建设注入适老化智慧;在黄河流域,老水利专家带领青年团队创新“数字孪生堤防”系统,让千年水患变成数字治理样板。这些实践证明,老同志的经验智慧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下一步,我们将建立“改革精神传承基地”,通过VR技术还原小岗村“红手印”场景、浦东开发开放决策会议现场,让年轻干部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改革真谛。
(三)银发生辉映初心,携手同行谱新篇。最后,我想用三句话与大家共勉:第一,组织永远是你们的“娘家”,我们将以“精准服务十条”为抓手,完善“一人一策”健康档案,让每位老同志都能安享“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幸福晚年;第二,舞台永远为你们敞开,期待更多老同志在文艺创作中绽放光彩——就像92岁高龄的王老正在创作的《改革组歌》,用黄梅戏调式谱写新时代篇章;在志愿服务中续写传奇——参照“银发网格员”张阿姨首创的“民情日记法”,我们已推广至2.3万个社区;第三,使命永远需要传承,希望年轻一代接过改革的“接力棒”——正如“00后”小张在老书记指导下研发的“红色资源地图”小程序,让2839处革命遗址实现“云端重现”。
同志们、朋友们!粽叶飘香,是历史长河的芬芳;龙舟竞发,是时代强音的律动;改革潮涌,是民族复兴的壮歌;精神永续,是文明基因的传承。让我们以端午文化滋养初心,以改革精神砥砺前行,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突破,共同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明天!谢谢大家!
上一篇:初三运动会班级入场解说词汇总9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