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党课锲而不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

浩渺 分享 时间:

廉政党课强调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为民政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作风保障,推动全体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服务意识。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廉政党课锲而不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廉政党课:锲而不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一条重要经验”。这为我们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回首百年征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变革,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形成了系统完备的作风建设理论与生动实践。深刻领悟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对于我市民政系统锻造过硬作风、护航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极端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抓好作风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溯源固本,准确把握作风建设的理论根基与实践传承

(一)中华智慧中的“风”之哲思。从《诗经》的“观风知政”到孔子的“君子德风”,中华文明将自然之“风”升华为关乎政治伦理与社会风尚的核心概念。“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毛诗序》),“上为之,下效之”(《白虎通义》)的理念,深刻揭示了执政者作风对社会风气的引领作用。这对我们我市民政人而言,意味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和政府在困难群众、服务对象心中的形象,是引领社会风气向善的重要力量。我们在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会救助、社区服务等窗口岗位的作风,直接影响着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知。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警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高度重视政党风气。恩格斯直言“又吃又喝…议论一番,这根本不是我的作风”,列宁则坚决要求“打倒装腔作势的作风”、“同官僚主义和官僚作风进行斗争”。这些论述直指作风问题的要害,警示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疾对民政公信力的侵蚀。特别是在管理使用庞大的民生资金、分配公共资源时,更需要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作风作保障。

(三)共产党人一脉相承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系统构建作风建设理论,提出“党风正,则民风淳”,确立“三大作风”与“两个务必”。邓小平同志在新时期强调“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指出,“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这些重要论述鞭策我们我市民政人必须将作风建设作为生命线,以“赶考”的清醒为民政对象提供更贴心、更精准的服务。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民政工作点多线长面广,资金密集、资源富集、政策关联度高,作风建设稍有松懈,就可能滋生腐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

二、总结传承,学好用好作风建设宝贵历史经验

(一)实事求是是贯穿我市民政实践的生命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新时代我市民政事业发展面临人口老龄化加速、困难群体需求多元化、基层治理精细化要求提升等新挑战。我们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开展“大走访、深调研、解难题、促发展”活动,精准掌握低保边缘群体、失能半失能老人、困境儿童、流浪乞讨人员的真实需求和痛点堵点,坚决反对“一刀切”、“拍脑袋”决策,确保救助政策精准滴灌、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社区治理切合民意。例如,在推进长者饭堂提质增效、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社区慈善基金运作等工作中,必须基于真实数据和群众反馈不断调整优化。

(二)理论联系实际是提升履职能力的压舱石。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关键在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要坚决摒弃学用脱节、“两张皮”现象,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我市“慈善之城”、“长者饭堂”升级、困境儿童计划深化、流浪乞讨人员源头治理等品牌工作的具体思路和举措。避免为了学习而学习,确保学以致用。

(三)密切联系群众是民政工作的本质属性与核心要求。“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是工作宗旨。我市民政系统必须始终把服务对象满意度作为最高标准。要深入社工站、颐康中心、救助管理站、婚姻登记处等基层一线,与困难群众、老年朋友、特殊儿童“坐在一条板凳上”,简化救助申请流程、提升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度、优化殡葬服务体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坚决整治“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新衙门作风”,以及“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四)清正廉洁是守护民生底线的防火墙。民政资金是“救命钱”、“保命钱”,一分一厘都关乎群众冷暖。我们必须以案为鉴,深刻汲取民政领域违纪违法案件教训,紧盯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组织管理、慈善捐赠、殡葬服务、工程项目建设、政府采购等廉政风险高发领域,健全内控机制,强化资金监管,用好“数字民政”平台预警功能,严肃查处贪污挪用、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行为,确保每一分民生资金都用在刀刃上,维护民政部门的清廉形象。

(五)艰苦奋斗是应对挑战攻坚克难的动力源。面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繁重任务与财政紧平衡的约束,尤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要精打细算用好每一笔财政资金和福彩公益金,坚决反对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在推进基本民生保障提标扩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民生保障等硬任务时,更要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六)严明纪律是锻造民政铁军的有力保障。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注重在基层一线、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识别干部,在我市民政系统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同时,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重点整治在服务群众中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在执行政策中打折扣、搞变通等纪律松弛问题。

三、笃行致远,立足我市民政实际深化新时代作风建设

(一)对标对表,精准切入。持续深入贯彻落实纪律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结合我市民政实际细化完善更具操作性的制度规范。聚焦报表过多、检查过频、过度留痕等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微腐败”和惠民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不畅、服务态度生硬等作风问题,聚焦易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收受礼品礼金等发多发的享乐奢靡隐形变异问题,精准施策、靶向治疗。例如,持续优化社会组织年检、评估流程,减轻基层和机构负担;规范殡葬中介服务市场,打击侵害群众利益行为。

(二)领导垂范,层层带动。局党组及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困难群众家庭、带头执行廉洁自律规定、带头开短会讲短话。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干部的作风是无声的命令,能带动整个系统风气向上向好。

(三)深化教育,筑牢根基。将作风建设要求融入日常学习教育中,结合民政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民生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提升拒腐防变“免疫力”。

(四)动真碰硬,立行立改。用好12345政务服务热线、信访举报平台,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对发现的作风问题线索快查快办、严肃处理,对违反纪律规定精神问题“零容忍”。针对审计、巡察、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并举一反三,堵塞制度漏洞。例如,对社会救助动态管理不及时、养老机构补贴审核不严等问题,即知即改、真改实改。

(五)改革创新,标本兼治。深化“数字民政”建设,推动更多服务“一网通办”、资金“一卡通发”、监管“一网统管”,善于运用改革思维和科技手段破解作风顽疾。健全完善项目审批、资金监管、内部审计、风险防控等制度体系,完善社会组织“全生命周期”监管、慈善信托规范管理。探索建立科学的民政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和干部作风评价机制,将作风建设成效与干部考核、评优评先挂钩。

(六)一严到底,永葆敬畏。始终保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不动摇,持续通报曝光民政系统典型案例。坚持越往后执纪越严,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反复敲打。教育引导广大民政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为民造福永无止境!我市民政事业的发展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加强作风建设,是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更加过硬的作风、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行动,用心用情用力书写好新时代我市民生幸福答卷,为我市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作用贡献坚实的民政力量!

67 51809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