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警务辅助人员招聘综合测试公安法律·党史·写作题库
警务辅助人员招聘综合测试涵盖公安法律、党史和写作等内容,旨在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确保选拔合适的人才。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2025年警务辅助人员招聘综合测试公安法律·党史·写作题库”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2025年警务辅助人员招聘综合测试(公安法律·党史·
写作)题库
试卷说明
1.考试性质:本试卷为警务辅助人员招聘选拔性测试题库,重点考查应试人员的公安法律基础知识、党史素养及文字表达能力。
2.知识范围:公安法律(《人民警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基础等)、党史(重要会议、理论成果、历史事件等)、写作(结合岗位的应用文与论述文)。
3.题型分值: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案例分析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写作题:1题,共30分
1.答题要求:客观题按要求选择答案;案例分析题需结合法律条文阐述理由;写作题需紧扣主题,结构完整、语言规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应当()
A.立即执行
B.拒绝执行
C.视情况执行
D.向上级请示后执行
答案:B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33条明确规定,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2.党史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B
解析: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拘留的期限一般为()
A.1日以上5日以下
B.1日以上10日以下
C.1日以上15日以下
D.1日以上20日以下
答案:C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6条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20日;单独执行的期限为1日以上15日以下。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
A.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B.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C.实现共产主义
D.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答案:B
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5.下列行为中,构成盗窃罪的是()
A.抢夺他人财物
B.骗取他人财物
C.秘密窃取他人财物
D.暴力劫取他人财物
答案:C
解析:盗窃罪的核心构成要件是“秘密窃取”,即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为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发觉的方法,将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抢夺罪需公然夺取,诈骗罪需欺骗手段,抢劫罪需暴力胁迫。
6.党史上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王稼祥
D.周恩来
答案:C
解析: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7.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进行检查时,应当出示()
A.工作证
B.身份证
C.检查证和工作证
D.搜查证
答案:C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7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
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
A.开展土地革命
B.实行改革开放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答案:B
解析: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9.辅警在协助人民警察执行公务时,遇有危险情况应当()
A.立即撤离
B.服从人民警察指挥
C.自行处置
D.等待支援
答案:B
解析:辅警的职责是协助人民警察开展工作,遇危险情况时需严格服从人民警察的指挥调度,不得擅自行动,确保执法安全与规范。
10.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
A.1919年
B.1921年
C.1949年
D.1978年
答案:B
解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11.根据《刑法》,已满()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12
B.14
C.16
D.18
答案:C
解析:《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特定重罪的才负刑事责任。
1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
A.高质量发展
B.共同富裕
C.科技创新
D.国家安全
答案:A
解析: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3.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
A.4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答案:B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3条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杂的,可延长至二十四小时。
14.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遵义会议召开
B.吴起镇会师
C.三大主力会宁会师
D.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答案:C
解析: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历时两年的长征彻底结束,实现了中国革命战略重心的伟大转移。
15.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时,遇有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
A.及时救助
B.等待指令
C.优先保护公共财产
D.视情况处理
答案:A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21条规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
1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
A.社会主义革命
B.建设社会主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案:C
解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17.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哪种处罚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种类?()
A.警告
B.罚款
C.拘役
D.行政拘留
答案:C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等;拘役属于《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
18.党的十九大把()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D
解析:2017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19.辅警不得从事的工作是()
A.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B.协助开展治安巡逻
C.独立办理行政案件
D.协助保护案发现场
答案:C
解析:辅警的职责是协助人民警察工作,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不得独立从事案件调查、审批、处罚等执法工作,仅可在民警指导下开展辅助性工作。
20.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根本问题是()
A.实现民族独立
B.实现人民解放
C.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D.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C
解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根本问题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2个正确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人民警察义务包括()
A.秉公执法,办事公道
B.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C.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
D.保守国家秘密和警务工作秘密
答案:ABCD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20条明确规定了人民警察的四项义务,即秉公执法、办事公道;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保守国家秘密和警务工作秘密。
2.下列属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意义的有()
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B.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C.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D.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答案:ABCD
解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五大历史意义,上述四项均为其中内容,还包括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情形应当减轻或者不予处罚的有()
A.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B.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C.有立功表现的
D.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答案:ABC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9条规定了减轻或不予处罚的四种情形,ABC选项均符合;D选项属于“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而非“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十个明确”中,涉及国家安全的表述有()
A.明确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
B.明确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C.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D.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
答案:AB
解析:“十个明确”中明确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C选项涉及社会主要矛盾,D选项涉及外交,均与国家安全无关。
5.辅警在工作中应当遵守的纪律要求包括()
A.不得泄露工作秘密
B.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C.不得参与任何营利性活动
D.不得违反社会公德
答案:ABCD
解析:辅警纪律要求涵盖保密纪律、执法纪律、廉洁纪律和道德纪律等方面,上述四项均为辅警必须遵守的基本纪律。
6.下列属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事件有()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西安事变
答案:ABC
解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1927-1937年,南昌起义(1927)、秋收起义(1927)、红军长征(1934-1936)均发生在此时期;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但属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重要事件。
7.根据《刑法》,下列属于故意犯罪的有()
A.盗窃罪
B.抢劫罪
C.交通肇事罪
D.故意伤害罪
答案:ABD
解析:盗窃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均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为过失,属于过失犯罪。
8.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包括()
A.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B.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C.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D.务必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
答案:ABD
解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9.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应当依法保障当事人的()
A.陈述权
B.申辩权
C.隐私权
D.救济权
答案:ABCD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需遵循程序正当原则,依法保障当事人的陈述权、申辩权、隐私权及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等救济权。
10.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组成部分的有()
A.法律规范体系
B.法治实施体系
C.法治监督体系
D.法治保障体系
答案:ABCD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五大组成部分,即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上述四项均为其中内容。
三、案例分析题
1.案例:某辅警在协助民警开展治安巡逻时,发现一名男子正在街边争吵,随后该男子突然拿出随身携带的刀具挥舞,现场围观群众较多,情况十分紧急。民警立即指令辅警疏散群众,自己上前与男子沟通。辅警迅速组织群众后退至安全区域,并及时拨打110请求支援,最终协助民警将男子控制。
问题:该辅警的行为是否符合工作规范?请结合辅警职责与相关要求说明理由。
答案:符合工作规范。理由如下:①根据辅警职责要求,辅警需协助人民警察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处置突发情况。该辅警在民警指令下疏散群众,属于履行辅助性职责的合理行为。②面对持刀危险场景,辅警未擅自与行为人对峙,而是严格服从民警指挥,优先保障群众安全,符合“服从指挥、安全处置”的工作原则。③及时请求支援的行为,体现了辅警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意识,符合警务辅助工作中“不独立处置危险警情、及时报告支援”的规范要求。
2.案例:张某醉酒后在KTV包厢内与他人发生冲突,将包厢内的电视砸坏(价值2000元),KTV工作人员报警。民警到达现场后,张某拒不配合调查,还对民警进行辱骂。公安机关经调查后,对张某作出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的处罚。
问题:公安机关对张某的处罚是否合法?请结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说明理由。
答案:合法。理由如下:①张某醉酒后损毁KTV财物(价值2000元),其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6条“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规定,应予以处罚。②张某对依法执行职务的民警进行辱骂,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规定,需加重或单独处罚。③《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6条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公安机关对张某作出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的处罚,符合“分别定性、合并执行”的法律规定,处罚幅度在法定范围内。
四、写作题
题目:结合“党史学习”与“警务辅助工作”,撰写1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题目自拟。
写作要求:
1.紧扣主题,观点明确;
2.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3.语言规范,字迹工整。
写作思路提示:
1.开篇可阐述党史学习对警务辅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如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等);
2.主体部分可结合党史中的精神内核(如长征精神、抗疫精神等)与辅警工作实际(如治安巡逻、服务群众、应急处置等)展开论述,可列举具体场景增强说服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