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宣讲会上的宣讲稿党课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宣讲会上的宣讲稿党课”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宣讲会上的宣讲稿
乡亲们、牧民朋友们:
大家好!
眼下秋意正浓,草原上的草都黄了,牛羊也膘肥体壮,正是一年里头最喜人的时候。忙了一年,看到成果,大伙儿心里都敞亮。今天把大家伙儿聚在一起,是想和大家伙儿唠一件大事,一件和咱们每一个人的好日子都息息相关的大事。
啥大事呢?就是我手里这本刚刚出版的新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一听这书名,有的乡亲可能会觉得,这书名听着"高大上",都是国家大事,离咱们牧民的生活是不是有点远?其实不然。这本厚厚的书里,装着的不仅是国家发展的"大账本",更是咱们老百姓过日子的"小算盘"。总书记心里惦记着国家的前途,更惦记着咱们每一个人的冷暖。书里讲的每一个道理,定的每一项政策,最终都像涓涓细流一样,流淌到咱们这片草原,滋润着咱们的生活。
所以,今天咱们就坐下来,用牧区人最朴实的话,聊一聊这本新书到底讲了些啥,和咱们的牛羊、咱们的草原、咱们的钱袋子、咱们下一代的好日子,都有啥实在的联系。
一、领航定向,这本书是咱们稳稳当当过好日子的"压舱石"
咱们先说说这本书是啥时候写的。它收录的是总书记从20xx年5月到20xx年底这两年多的重要讲话和文章。大家伙儿想想,这两年多,咱们经历了啥?疫情的尾巴还在,外面的世界也不太平,经济形势也挺复杂。就像咱们在草原上放牧,有时候会遇到"白毛风",天昏地暗,看不清道儿。这种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经验丰富、心里有谱的"领头人",带着大家伙儿稳住方向,绕开险滩。
总书记就是咱们国家这艘大船的掌舵人。这本书,就像是这位掌舵人的"航行日志",记录了面对风浪,他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带着全国人民一起干的。书里反复强调一个词,叫"高质量发展"。
这个"高质量发展"对咱们牧民来说,不是空话。过去,咱们可能觉得,发展就是养的牛羊越多越好。但现在讲"高质量",就不一样了。它不光看数量,更看质量。比如说,咱们养的牛羊,是不是品种更好、出肉率更高、卖的价钱更贵?咱们的草原,是不是在放牧的同时,也保护得更好,草长得更茂盛,能一代一代传下去?咱们卖牛羊,是不是不光卖活畜,还能搞点牛羊肉精深加工,做成肉干、奶制品,甚至通过网上的直播卖到全国各地,让城里人也尝尝咱们〔...〕草原的鲜味儿?
这就是"高质量发展"落在咱们牧区实实在在的样子。它意味着咱们的腰包要鼓起来,但不能以牺牲草原生态为代价;咱们的生活要好起来,但这种好日子得是可持续的,是能让子孙后代也享福的好日子。这本书里的思想,就是给咱们指明了这样一条路,让咱们心里踏实,知道劲儿该往哪儿使,日子才能越过越稳当,越过越有奔头。
二、绿色发展,守好这片绿草地就是守住了咱们的"金饭碗"
咱们牧民,生在草原,长在草原,对这片土地的感情比谁都深。草原好,咱们的日子才能好。总书记在书里讲得最透彻的一个道理,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话搁在咱们牧区,那就是"绿草蓝天就是金山银山"。
大家伙儿都亲身感受到了这些年的变化。国家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有的地方实行禁牧、草畜平衡,虽然短期看好像限制了放牧,但长远看,草场得到了休养生息,草原的生态环境肉眼可见地变好了。天更蓝了,草更绿了,有些地方多年不见的野生动物又回来了。
这不就是给咱们的"金饭碗"打好底子吗?草原这个"饭碗"要是磕了、碰了,甚至碎了,咱们吃啥?这本书里就反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这对咱们牧区来说,指导意义太大了。
具体到咱们的生活里,这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是发展思路的转变。咱们不能再走"靠天养畜、粗放经营"的老路了。要转向科学养殖、生态养殖。比如,推广高效的饲草料种植,搞划区轮牧,让草原"歇口气";再比如,利用现代科技,给牛羊戴上"电子项圈",用无人机看护牧场,既省心省力,又能精准管理,减少对草场的压力。
第二,是收入来源的拓宽。守着这么好的生态环境,咱们不能光靠放牧这一条腿走路。书里提倡发展生态旅游、康养产业。咱们的草原风光这么美,空气这么好,完全可以发展"牧家乐"、特色民宿,让城里人来体验咱们的草原文化,感受咱们的游牧生活。这样一来,草原还是那片草原,但咱们的收入渠道就多了。保护生态不仅不是负担,反而成了一个能生钱的"宝贝"。
第三,是生活方式的升级。过去,咱们一些牧民的生活垃圾、牲畜粪污处理比较随意,对环境有影响。现在,国家大力推进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帮助咱们建卫生厕所,搞垃圾分类,集中处理污水。你看咱们镇上、嘎查里,是不是越来越干净、越来越漂亮了?这不仅让咱们自己住着舒坦,也是在用实际行动守护咱们共同的家园。
所以说,这本书教给咱们一个大智慧:保护好生态,就是保护咱们的生产力;改善了环境,就是改善了咱们的生活品质。这笔账,咱们牧民心里最清楚,也最划算。
三、共同富裕,让每个人的钱袋子都实实在在地鼓起来
总书记在书里讲得最多的,就是人民。他心里头最惦记的,就是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说让所有人都一模一样有钱,而是说要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每一个人,不能让任何一个人在奔小康的路上掉队。
这些年,咱们牧区老乡的腰包是不是越来越鼓了?这是大家伙儿都能感受到的。从全国来看,即便是在经济面临挑战的20xx年,全国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也达到了%左右。咱们很多牧区的收入增长速度,甚至比这个数还要高。就拿咱们身边的例子看,〔...〕旗20xx年农村牧区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增长了%。这些实打实的数字背后,就是国家"共同富裕"政策在咱们牧区的落地生根。
那么,这本书为咱们指了哪些奔富路呢?
首先,是把产业链"拉长"。过去咱们是"单打独斗",养了羊就直接卖给贩子,价钱人家说了算。现在不一样了,书里鼓励发展现代农牧业,建立合作社,引进龙头企业。大家伙儿抱团发展,咱们的牛羊肉、奶制品、羊绒,就能统一品牌、统一加工、统一销售。从养殖到餐桌,每个环节的钱咱们都能挣一点,这不比光卖活羊挣得多吗?这就是把产业链拉长,把价值留在咱们牧区。
其次,是把致富技能"学到手"。要想富,光靠埋头苦干还不行,还得抬头看路,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书里强调要培养高素质的农民队伍。现在,政府组织的各种农牧业技术培训越来越多,教咱们怎么科学配比饲料,怎么防治疫病,怎么利用电商平台卖东西。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的本事。学会了,咱们的牛羊就能养得更好,咱们的特产就能卖得更远、价钱更高。
再次,是把保障网"织得牢"。人吃五谷杂粮,哪能没个头疼脑热?家里老人要养老,孩子要上学,这些都是大事。书里特别强调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现在,咱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越来越广,报销比例越来越高。孩子们上学有"两免一补",困难家庭还有各种救助。这张保障网织得越密实,咱们心里就越托底,就越敢放开手脚去发展生产,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共同富裕不是一句口号,它就体现在咱们的收入条上,体现在咱们的医保卡里,体现在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中。这本书,就是给了咱们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和方法。
四、中国式现代化,咱们牧区的好日子也是国家的大未来
书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叫"中国式现代化"。啥是"中国式现代化"?说白了,就是咱们国家要实现的现代化,既有其他国家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咱们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这个"中国式现代化",跟咱们牧区的关系可太大了。它不是要把咱们的牧区都变成高楼大厦,不是要让咱们牧民都过上和城里人一模一样的生活。而是要让咱们的牧区在保持草原风貌和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现代化的便利和文明。
体现在哪儿呢?
一方面,是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大家想想十年前,咱们去趟旗里得多长时间?现在呢?"村村通"的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很多牧区都通了电、通了网。手机信号越来越好,在草原深处也能刷视频、开直播。孩子们上学,有了宽敞明亮的校舍;乡亲们看病,有了干净整洁的卫生院。这些路、电、网、学校、医院,就是现代化的"骨架",它让咱们的生活半径扩大了,眼界开阔了,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了。
另一方面,是公共服务的现代化。现代化不光是硬件好,软件也得跟上。现在,文化活动越来越多,苏木和嘎查都有了图书室、活动中心。旗里的乌兰牧骑也经常下来演出,把精彩的节目送到咱们家门口。法律服务、政策咨询,一个电话就能找到人。这些都丰富了咱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咱们的日子不光富裕,还很充实、很有味道。
更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最终是人的现代化。咱们的观念也在变。过去,可能觉得把孩子拉扯大就行了。现在,都想着法儿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希望他们有知识、有文化,将来有更大的出息。咱们对健康也更重视了,知道要定期体检,讲究科学饮食。咱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更强了,知道不能乱扔垃圾,要爱护草原的一草一木。这些思想观念上的进步,才是最宝贵的现代化成果。
所以,"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大词,分解开来,就是咱们牧区更美的环境、更方便的生活、更丰富的文化、更高素质的人。它描绘的,就是咱们牧区未来的美好图景。这本书告诉咱们,咱们今天在草原上的每一份努力,不仅是在为自己的小家奋斗,也是在为国家实现现代化这个宏伟目标添砖加瓦。咱们也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堂堂正正的主人公。
乡亲们,朋友们!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这本书,博大精深,我今天也只是结合咱们牧区的情况,和大家伙儿分享了一些粗浅的体会。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里面还有很多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富民兴边的好政策。
总书记常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国家的大政方针再好,也得靠咱们自己的双手去落实、去创造。这本书为咱们指明了方向,国家为咱们创造了条件,接下来,就看咱们自己怎么干了。
让咱们把总书记的教导记在心里,把国家的政策用在实处。大家伙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咱们的草原,像对待孩子一样培育咱们的牛羊,用咱们勤劳的双手,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把家乡建设得漂漂亮亮。让咱们〔...〕镇的草原更绿,牛羊更壮,牧民的生活比蜜甜!
我的宣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上一篇:在政务服务工作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宣讲稿
下一篇:返回列表
